子女抚养权变更规定概述

律师回答
摘要:变更子女抚养关系需另行起诉。法定事由支持变更抚养关系,如严重疾病、虐待等。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可准许,无需法院起诉。不允许擅自变更抚养关系,可告知依法起诉或由法定代理人起诉。无正当理由需说服教育送回孩子,可采取强制措施。强制措施对象为抢走或骗走子女的当事人。
(1)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应另行起诉。
离婚后,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或者子女长到有识别能力时,主动提出与另一方一起生活时,应另行起诉。离婚后,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请求,不涉及原离婚案件,不是对原离婚案件子女抚养问题的判决、调解协议的纠正,而是出现了处理原离婚案件当时不存在的子女抚养方面的新情况,所以,应当作新的案件另行起诉。
(2)具有法定事由,应予支持变更抚养关系。
具体的法定事由:①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②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③10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的;④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的。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上述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3)准许协议变更抚养关系。
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应予准许。无论是协议离婚还是判决离婚后,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并非一定要向法院起诉,双方当事人达成了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协议,只要没有违法事项和对子女成长不利的问题,应予准许。
(4)不允许擅自变更抚养关系。
司法实践中,常常会出现没有与子女一起生活的一方擅自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情况,但引起的原因是不同的,对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处理:①有正当理由的,可告知依法起诉。离婚后,抚养子女的一方确实没有尽到抚养责任,或者有虐待、遗弃子女等行为的,另一方为了保护子女的身心健康而擅自将子女骗走或抢走的,这种行为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应告知其依法起诉,由人民法院确定是否变更子女抚养关系。②子女擅自变更的,可告知由其法定代理人依法起诉。受一方抚养的子女因种种原因,如因受歧视、虐待等,而自行躲避到另一方的家中,并且明确表示再也不愿与抚养方一起生活的,其法定代理人应代理其子女起诉,要求人民法院变更子女抚养关系。③没有正当理由的,应说服教育送回孩子。没有正当理由抢走或骗走孩子,应说服教育其送回孩子,经说服教育仍不送回孩子的,人民法院可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强制措施执行的对象并不是该子女,而是抢走或骗走该子女的当事人。
延伸阅读
结语:在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问题上,根据法律规定,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应另行起诉。具备法定事由的情况下,法院应予支持变更抚养关系的请求。双方达成协议变更抚养关系时,只要合法且不对子女成长不利,应予准许。但擅自变更抚养关系是不被允许的,根据具体情况可依法起诉或说服教育送回孩子。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法院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别处理,以保障子女的权益和身心健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四条 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扶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条 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赡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老年人的意愿。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所在单位监督协议的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十三条 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子女抚养权变更的法律规定概述

离婚后,如果一方或双方的情况或抚养能力发生较大变化,可以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双方应先协商确定,若协议不成,可通过诉讼请求法院判决变更。法院应支持以下情形之一:一方因严重疾病或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一方不履行抚养义务、虐待子女或对子...查看全文

抚养权法规定及其变更程序概述

变更子女抚养权的法定条件及方式:离婚后,一方或双方情况、抚养能力发生较大变化,可提出变更子女抚养权要求。法院支持以下情形:1.患病或伤残无力抚养子女;2.不尽抚养义务、虐待子女或对子女有不利影响;3.十周岁以上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且...查看全文

非婚生子女抚养权规定概述

非婚生子女抚养权的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被扶养权,不满两周岁的归母亲,两周岁以上由法院根据情况判决,八周岁以上应尊重子女意愿。...查看全文

子女抚养权的法律规定概述

《子女抚养权的规定及年龄影响》 根据子女年龄的不同,抚养权规定有所变化。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对于已满两周岁的子女,双方父母未达成一致的协议,法院将根据最有利于子女的原则做出判决;对于已满八周岁的子女,应尊重其...查看全文

子女变更抚养权规定

1、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给予支持;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对方有不尽抚养义务的情况;对方有虐待子女...查看全文

子女抚养权的规定变更

变更子女抚养关系应另行起诉,不涉及原离婚案件。具有法定事由的变更请求应予支持。准许父母双方协议变更抚养关系。不允许擅自变更抚养关系,应根据情况处理。正当理由可告知依法起诉,子女擅自变更可由法定代理人起诉。无正当理由应说服教育送回孩...查看全文

抚养权变更自愿流程概述

离婚后,一方或双方情况发生较大变化,可申请变更子女抚养权。可先协商,如不成可通过诉讼请求法院判决变更。变更可准许的情形包括:一方因疾病或伤残无力抚养子女,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虐待子女,或其他正当理由。父母双方协议变更抚养关系也应准许...查看全文

诉讼抚养权变更程序概述

变更抚养权诉讼的程序包括提交起诉状、法院审核立案、送达起诉状、答辩、调解、开庭审理和判决等环节,最终根据证据和被扶养人情况确认是否变更抚养权。...查看全文

抚养权变更诉讼程序概述

起诉变更抚养权,要求法院裁决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支持变更的情形包括:一方因疾病或伤残无力抚养子女,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虐待子女,或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且对方有抚养能力。...查看全文

子女抚养权判定原则概述

这段内容讲述的是在离婚案件中,判决孩子抚养权时应倾向于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根据孩子年龄和父母的情况,抚养权会有所不同。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一般判给母亲一方,但是如果母亲有特殊情况,如患有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查看全文

子女抚养权变更规定解析

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给予支持;对方有不尽抚养义务、虐待子女、对子女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或子女已满8周岁并想跟随另一方生活的,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查看全文

子女抚养权变更的法规规定?

律师解答: 法律对离婚后变更抚养权的条件是这样规定的:(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3)...查看全文

子女抚养权变更的法规规定?

法律解析: 法律对离婚后变更抚养权的条件是这样规定的:(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3)...查看全文

股权变更法律规定概述

股东变更可通过股权转让或公司增资实现,须遵守法律和章程规定。股权转让需遵循程序,公司增资需三分之二以上股东会表决通过。变更后需修改章程并进行工商登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可相互转让全部或部分股权。...查看全文

子女抚养法规体系概述

父母离婚后,子女抚养的规定是:不满两周岁的子女由母亲直接抚养,已满两周岁的子女若父母无法协议,法院将根据最有利于子女的原则判决。已满八周岁的子女的真实意愿应受到尊重。...查看全文

子女抚养权变更的特别规定

变更子女抚养权的正当理由包括:一方患病或伤残无力抚养、一方不履行抚养义务或虐待子女、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有不利影响、十周岁以上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且该方有抚养能力、以及其他正当理由。...查看全文

变更抚养权所需文件内容概述

抚养权变更需要准备的材料不同,协议变更需要签订《变更抚养权协议》,诉讼变更需要起诉状、离婚证或离婚判决书等材料。变更抚养权一般先由双方协商确定,如协商不成,可通过诉讼请求人民法院裁决变更。对于离婚后的父母双方经协商一致对子女的抚养...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抚养权变更程序概述

变更子女抚养权的流程和要求,包括协商和诉讼两种方式。若双方同意变更,可以签订变更协议并公证;若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变更抚养权需符合法定理由,如一方患病、不履行抚养义务或对子女有不利影响等。变更抚养权的协议有效,但需明确双方...查看全文

私生子的子女抚养责任规定概述

本文介绍了私生子的抚养义务与婚生子女相同,一般持续到他们年满18岁成年。如果私生子年满16周岁但不满18周岁,并且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能够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那么可以提前结束抚养义务。同时,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给付期限是给付...查看全文

子女抚养权法律知识概述

离婚后父母共同承担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双方的子女。对于抚养问题,不满两周岁的子女由母亲直接抚养,已满两周岁的由法院根据最有利于子女的原则判决。尊重子女已满八周岁的真实意愿。...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