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目前我们所说的医保卡事实上就是社保卡,社保卡已将医保、养老保险等功能集中在社保卡上。如果社保卡不慎遗失,当事人应及时挂失,并到相关部门办理补卡手续,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失。
一、补办医保卡需要什么资料?
(1)有参保单位的,本人办理: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代人办理:携带代办人身份证原件、复印件和补办人的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2)灵活就业人员,本人办理:携带本人身份证或户口原件及复印件。代人办理:携带代办人身份证原件、复印件和补办人的身份证原件、复印件,补办人的户口复印件。
二、医保卡的补办流程
(一)社会保障卡丢失或被盗,建议先拨打咨询电话办理电话挂失;
(二)尽快到市社保中心社保卡管理科受理窗口办理挂失、更换手续
(三)到市一楼缴纳社保卡制作工本费;
(四)社保卡管理科与制卡公司做好制卡材料和已制卡的交接工作;
(五)领卡人凭收费票据到原经办的社保机构领取新制作的社会保障卡。自柜台受理挂失、更换之日起5个工作日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予以报销。
三、社保卡的作用
1、可当身份证使用
社保卡可当身份证使用,这是其身份凭证功能。身份凭证主要是指作为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就业扶持政策和参保登记、缴费申报、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医疗费用报销、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等业务办理的身份凭证。
2、可当银行卡使用
目前的社保卡是一卡两个账户,分为医保个人账户和金融账户。相当于一卡两用,既是一张社会保障卡,也是一张银行借记卡,具有现金存取、转账、消费金融等服务,使用更加方便。由于采用了芯片技术,新社保卡的安全性也更强。只是,只限在境内使用,目前暂不支持贷记功能,但是省内跨行取现免费。
3、社保卡不等于“医保卡”
首先要声明的是,社保卡不等于“医保卡”。社保卡最先启用的是医保功能,因此很多人误认为社保卡就是医保卡。其实,医疗保险仅仅是社保卡所承载的众多功能中的一项,以后跟人社业务有关的事项都能通过社保卡办理。
4、可缴纳领取养老金
社会保障卡加载金融功能后,人社部门积极推动其在社会保险费缴纳、待遇领取等业务环节的应用,逐步将涉及个人缴费、支付的各项业务,包括社会保险费的缴纳、养老金、失业保险金等待遇的领取以及医疗费用即时结算后的费用支付等。
5、可办理出国业务
社保卡除了就医等基本功能,还能申请出国。据相关部门介绍,政务类应用事项也会纳入,涉及人社、民政、公安、卫生、公积金等应用事项,具体包括就业、社会保险公共业务、出入境申请预约等。
6、可申领各种保险金
当下,有关机构将养老金、失业保险金、生育津贴、工伤抚恤金等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直接打入社保卡金融区资金账户,参保人员是能够到对应的银行网点支取、转账或直接进行购物消费的哦!
7、可办理各种人力资源业务
小小的社保卡,可以在你事业中发挥大作用。求职登记、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申请执业资格鉴定,以及参加政府经费补贴的职业培训项目,这些事情千万别忽视了。
8、可查询公积金、还房贷
拿着社保卡,可在相应银行营业网点自助终端上查询个人参保缴费信息、医保账户余额,还可以通过输入卡号在网站上查询持卡人的个人权益记录和个人住房公积金。
9、可定点买药刷卡
大家可能生大病了,去医院了,才想到使用社保卡,其实那只是功能的一小部分。不是只有生大病、动手术才会用到社保卡,平时感冒、发烧、上火、胃痛等小病,都可使用社保卡,到指定可用社保卡的药店购买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10、可用支付宝在线刷社保卡付医药费
这个功能很多人都容易忽略,只需打开支付宝app界面,点击城市服务-电子社保卡-添加社保卡,再打开智慧医院,挂号、预约取号、缴费……所有一切都能轻松实现。
11、刷卡消费代发工资
你是不是很头疼每换一家单位,就得重新办理一张工资卡,手里六七张卡想想也是醉了。现在有些企业就学聪明了,直接把工资发到社保卡的金融账户里,省去了多卡的麻烦。
12、签约社区门诊
在有些城市,本着就近方便的原则,持卡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签约后可享受医保门诊统筹待遇。
13、就医和费用结算
目前,用这一张社保卡,可在一些城市一些医院进行挂号、就医和费用结算“一卡通”。预计未来,全国很多医疗机构经联网调试、上线运行后,患者使用本人的社保卡,可以在所有医疗机构进行挂号、就诊和费用结算。
14、未来可实现102项应用
按照规划,未来的社保卡将可以实现102项应用,人们拿着社保卡就可以实现电子凭证、信息记录、自助查询、就医结算、缴费和待遇领取、金融支付等六大方面的功能应用。
医保卡也就是社保卡,它除了有报销医疗费用等功能外,还可以领取养老保险,已经实现了许多功能,因此,它在人们生活中十分重要。一旦医保卡遗失,就有可能会被盗刷,从而导致卡片所有人的损失。因此,医保卡丢失后持有人应及时办理补办手续。
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