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力的定义及相关情形

律师回答

不可抗力包括下列情形:

一、自然灾害。我国法律认为自然灾害是典型的不可抗力。

二、政府行为。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以后,政府当局颁发新政策、法律和行政措施而导致合同不能履行。如订立合同以后,由于政府颁布禁运的法律,使某些运输合同不能履行。

三、社会异常事件。主要是指一些偶发事件阻碍合同的履行。如罢工、骚乱等。

货物运输遭遇暴雨致损是否属于不可抗力,特大暴雨算不可抗力吗

货物运输遭遇暴雨致损不属于不可抗力。

货物运输途中突遭暴雨,货物承运人虽不能避免暴雨的发生,但依据现有的天气预报等科技手段,结合运输行业的运输惯例,承运人主观上应当预见运输过程中的天气情况,因而暴雨不符合不可抗力"不能预见”的要件;依据当事人双方签订的运输合同,承运人应使用全封闭的运输集装箱运输货物,暴雨发生时,承运人应及时启用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八十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建筑工程中的不可抗力是什么

建筑工程中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具体指下列情况:

1、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地震等;

2、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

3、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

不可抗力劳动合同解除适用法律吗

属于。

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不可抗力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对其发生和后果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事件,包括自然灾害、战争、社会异常事件等。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对履行合同的影响可能有大有小。有时只是暂影响合同的履行,当事人可以通过延期履行实现合同目的,但不能滥用单方解除权。因不可抗力事由而单方解除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必须承担举证责任,说明自己行使解除权的法律事实已经发生。

工伤确认有哪些情形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法定情形有七种: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一、有哪些情形劳动合同无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欺诈:首先虚构一个事实,对方依据这是事实作出了一个错误的意思表示。

胁迫:胁迫和乘人之危是一种手段和状态的关系,利用地位、信息的不对等,利用单位的强势地位、劳动者弱势地位,胁迫劳动者签订解除协议等情形。

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如:合同约定“出现工伤公司概不负责”。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比如试用期期限的延长,法律规定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如果约定9个月,后面约定的3个月试用期无效。另外还有婚育限制约定、职业违法(赌博、高利贷等)。

但是要注意,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二、无效劳动合同由谁确认?

所谓无效劳动合同,是指所订立的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定条件,不能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后果的劳动合同。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的无效应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法院确认。此前劳动部在《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劳动合同的无效由法院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确认,不能由合同双方当事人决定”。

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交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而对于双方无争议的无效合同或者无效的合同条款,是否必须由上述机关进行确认,《劳动合同法》并未作出明确的、强制性的规定。

综上所述,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不是自然无效的,需要注意的是,对劳动合同全部无效的处理对于全部无效的劳动合同,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提供劳动力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并应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等费用。

相关内容:公司不能开除员工的情形有哪些

一、公司不能开除员工的情形有哪些

企业虽然可以依据劳动法解除不合适的员工,但是有以下六种员工企业是不能随意解除的: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用人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间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违法辞退员工怎么赔偿

公司辞退员工需要法律是由和法律程序,不同的解除理由将导致不同的解除补偿情况。

首先了解赔偿标准的常见陈述和算法:

N:经济补偿金,由员工工作年×员工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

1:代通知金,公司没有提前30天通知就解除无过错员工,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补偿。

2N:违法解除赔偿金,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支付两倍经济补偿金。

员工的月份薪酬高于当地平均工资三倍的,按照当地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最长不超过十二个月。若根据双方的协议执行补偿,可以高于也可以低于法定的补偿金,甚至可以协商达成其他交换条件不给补偿金。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员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其单方发出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不发生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效力,劳动合同处于继续履行的状态,用人单位应支付员工该期间的工资。

有的公司耍小聪明,不和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以为可以随时辞退员工,员工想打劳动争议,拿不出证据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面临败诉风险。但公司这样的想法真的很幼稚,员工可以拿出很多证据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比如工资条,工牌,加班微信,缴纳社保的证明,处理工作的邮件,同事证言等。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不可抗力的定义及范围

不可抗力是指在合同订立时无法预见、无法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它包括自然灾害、政府行为和社会异常事件。其中,自然灾害包括地震、台风、洪水、冰雹等,政府行为包括征收、征用,社会异常事件包括罢工、骚乱等。不可抗力是独立于人的行为之外...查看全文

不可抗力的情形及其法律后果

不可抗力事件构成的条件范围和法律后果是什么 一、不可抗力构成的条件 我国《民法通则》第153条及《合同法》第117条第二款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某一情况是否属不可抗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加以认...查看全文

自首相关情形的定义

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或罪犯在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自首者可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待遇,甚至免除处罚,但具体应根据犯罪的轻重程度来判断。...查看全文

合同可约定的不可抗力的情形

合同可约定的不可抗力情况有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洪水、冰雹;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等。法律规定,不可预见、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即为不可抗力。...查看全文

不安抗辩权的定义及相关规定是什么

不安抗辩权定义的相关规定:如果当事人互负债务,并且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应当先履行债务的一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逃避债务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的,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中止履行。 不安抗辩权定义...查看全文

不可抗力不能免责的情形?

律师分析: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查看全文

不可抗力的含义及其范围

法律分析:对于不可抗力的认定,法律要求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有关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对这个事件是否会发生是无法预见到的,在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尽管采取了及时合理的措施,但客观上并不能阻止这一意外情况的...查看全文

不可抗力的含义及其范围?

律师分析: 对于不可抗力的认定,法律要求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有关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对这个事件是否会发生是无法预见到的,在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尽管采取了及时合理的措施,但客观上并不能阻止这一意外情况的发生,...查看全文

不可抗力的含义及其范围

对于不可抗力的认定,法律要求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有关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对这个事件是否会发生是无法预见到的,在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尽管采取了及时合理的措施,但客观上并不能阻止这一意外情况的发生,并且对该结果...查看全文

不可抗力有哪些情形

法律解析: 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自然灾害。如水灾、地震、台风、海啸等。2、政府行为。即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因政府发布新的法律和行政法规而导致合同客观上不能履行。3、社会突发事件。如战争等社会事件的突然发生,使原定的合同...查看全文

不可抗力有哪些情形

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情况:1、自然灾害。如水灾、地震、台风、海啸等;2、政府行为。也就是说,当事人订立合同后,由于政府发布、行政法规,合同客观上无法履行;3、社会突发事件。如突发战争等社会事件,...查看全文

不可抗力有哪些情形

法律分析:不可抗力是不包括疾病的,法律规定的不可抗力主要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查看全文

不可抗力有哪些情形

法律解析: 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自然灾害。如水灾、地震、台风、海啸等。2、政府行为。即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因政府发布新的法律和行政法规而导致合同客观上不能履行。3、社会突发事件。如战争等社会事件的突然发生,使原定的合同...查看全文

不可抗力有哪些情形?

律师分析: 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自然灾害。如水灾、地震、台风、海啸等。2、政府行为。即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因政府发布新的法律和行政法规而导致合同客观上不能履行。3、社会突发事件。如战争等社会事件的突然发生,使原定的合同...查看全文

不可抗力有哪些情形

不可抗力不包括疾病。法律界定的不可抗力主要指无法预见、无法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如果因不可抗力无法履行民事义务,则不承担民事责任。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则按照规定执行。...查看全文

不可抗力有什么情形

不可抗力有三种情况:自然灾害、政府行为和社会异常事件。自然灾害是典型的不可抗力,政府颁布新政策、法律和行政措施也可能导致合同不能履行,而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等偶发事件也可能阻碍合同的履行。...查看全文

不可抗力是指的什么情形

法律分析:不可抗力主要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查看全文

不可抗力的情形包括哪些

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冰雹;(2)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3)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在不可抗力的适用上,有以下问题值得注意:...查看全文

不可抗力是指的什么情形

不可抗力主要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查看全文

不可抗力的情形包括哪些?

不可抗力的情形有自然灾害、政府行为、社会突发事件等,自然灾害比如如台风、洪水、冰雹等。法律规定的不可抗力主要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不可抗力有哪些情形 不可抗力是不包括疾病的,法律规定的不可抗力主要是指不能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