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怎样辩护

律师回答
摘要:不当得利是指受益人受领他人基于给付行为而移转的财产或利益,因欠缺给付目的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它可分为给付不当得利和非给付不当得利。给付不当得利指受益人受领他人基于给付行为而移转的财产或利益,因欠缺给付目的而发生的不当得利。非给付不当得利是指基于给付以外的事由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包括人的行为、自然事件以及法律规定。在处理过程中,不当得利警察应重视搜寻具体的辩护证据,准确归纳关键细节问题,避免不当得利被视
不当得利的辩护需要重视在具体的辩护证据方面进行搜寻,并准确地进行归纳。同时,还应关注一些关键细节问题,务必不能忽视。例如,对于不利于自己当事人的一些细节,应予以关注;而对于有利的情况,则应深入挖掘。
要善于准确归纳并找出辩护的法定理由。
对于律师辩护的法定理由,可以归纳出以下四类:
1、无罪或不负刑事责任辩护的法定理由。在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中,可作“无罪辩护”或不负刑事责任辩护的情形大致有三种:
一是刑法不认为犯罪的,如《刑法》第三条法无明文不为罪,《刑法》第十三条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为罪,《刑法》第十六条“不可抗力”或“不能预见”原因造成的危害行为不为罪;《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第(三)项“证据不足”的无罪推定;
二是刑法规定不负刑事责任的,如《刑法》第十六条年龄方面未满十四周岁的人犯罪的不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除犯故意杀人、故意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毒等八项罪名以外的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十八条精神方面完全性精神病人犯罪或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不正常时犯罪的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二十一条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
三是刑法不予追究的,如《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已过追诉时效的不再追究,《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第(四)项规定自诉案件受害人不起诉或撤回起诉的,不予追究。
2、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辩护的法定理由。在犯罪主体刑事责任能力方面的有:年龄方面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八岁的,精神方面间歇性精神病人,生理方面又聋又哑的人、盲人等;在主观方面恶性程度较小的有:防卫过当、紧急避险过当、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等;在犯罪作用方面较小的有:从犯、胁从犯;在犯罪后将功折罪的表现有:自首、立功等。
3、罪轻辩护的法定理由。通过此罪与彼罪之辩改变定性,将重罪辩成轻罪,最终提出罪轻辩护观点。
4、注重抗辩从重处罚的理由。我国《刑法》明文规定应当从重处罚的情形有:《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教唆犯,《刑法》第六十五条、第六十六条规定的累犯。实践中公诉人要求酌定从重处罚的还有:
(1)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相对于主犯
(2)教唆犯相对于被教唆犯
(3)惯犯相对于偶犯
(4)受过刑事处罚的人重新犯罪(又不构成累犯)相对于初犯
(5)拒不如实坦白供述罪行的
(6)拒不退赃或拒不交代赃款去向的。
二、不当得利的分类有哪些
不当得利依据不同标准可以作不同划分,最基本的划分是依据不当得利是否基于给付行为而发生,将其分为给付不当得利与非给付不当得利。
1、给付不当得利
给付不当得利,指受益人受领他人基于给付行为而移转的财产或利益,因欠缺给付目的而发生的不当得利。这里的给付目的,即给付的原因。给付者给与财产总有一定目的或原因,或为债务的消灭,或为债权的发生,或为赠与,这里的目的或原因就成了受领给付者受取利益的法律上的根据。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给付目的不存在或不能达到,那么受领给付者的受有利益便会因为无法律上的根据而成为不当得利。
2、非给付不当得利
非给付不当得利,是指基于给付以外的事由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包括人的行为、自然事件以及法律规定。人的行为,又可分为受益人的行为、受损人的行为和第三人的行为。基于这些事由构成不当得利的原因,是受益者无受其利益的权利,所以,非给付不当得利的“无法律上的原因”即为受益者无权利而受有利益。
(1)基于受益人的行为。基于受益者的行为而发生的不当得利,主要指侵害他人权益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受益者的行为可以是事实行为,也可以是法律行为。前者如侵夺他人所有物或擅自占有、使用、消费他人之物;后者如无权处分人将他人之物对于第三人为有效处分。
(2)基于受损者行为。这种不当得利以受损人为他人支出费用最为典型,如误将他人的家畜当作自己的家畜饲养,误以他人事务为自己的事务而管理。
(3)基于第三人行为。基于第三人行为的不当得利主要有:债务人对债权的准占有人清偿,使债权消灭,致真正的债权人受有损失;债权的让与人在让与通知前,债务人对让与人清偿,致债权的受让人有损害;第三人将甲的肥料施予乙的田地中等。
(4)基于法律规定。基于法律规定的不当得利,是指在一定事实或行为发生时,法律不问当事人的意思,直接规定发生一定得利的效果。如在因附合、混合、加工而获取被添附物所有权时,允许被添附物原所有人向受益者依据不当得利请求权主张以被添附物价值相当的利益返还。
(5)基于事件。如甲池塘的鱼因天降暴雨冲入乙的池塘;甲饲养的家禽吃掉乙的饲料等等,都是基于事件发生的不当得利。
三、不当得利警察怎么处理
不可以立案。
1、不当得利,本质上属于民事纠纷,不可以作为刑事公诉案件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2、民事纠纷,公安出警后,本着双方自愿的原则,可以依法进行调解。
3、调解无法达到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返还不当得利并赔偿相应的损失。
延伸阅读
罪轻辩护是指在法庭上为自己或其他被告人减轻罪责的辩护策略。在提出罪轻辩护观点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被告人的行为构成了犯罪,但应当减轻处罚。

2. 被告人所犯罪行的性质、情节和悔罪表现等,应当对刑罚的减轻起到积极的作用。

3. 被告人有立功表现或其他有利于减轻处罚的情节。

在提出罪轻辩护观点时,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应当提供充分的证据和理由,包括事实证据、法律依据和专家意见等。如果被告人能够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行为是出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或其他有利于减轻处罚的情节,那么可以考虑提出罪轻辩护。

罪轻辩护是被告人维护合法权益、减轻刑罚的有效途径之一,但需要充分准备、提供充分的证据和理由,并由专业的律师进行辩护。
结语:不当得利的辩护需要重视在具体的辩护证据方面进行搜寻,并准确地进行归纳。同时,还应关注一些关键细节问题,务必不能忽视。例如,对于不利于自己当事人的一些细节,应予以关注;而对于有利的情况,则应深入挖掘。要善于准确归纳并找出辩护的法定理由。对于律师辩护的法定理由,可以归纳出以下四类:无罪或不负刑事责任辩护的法定理由、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辩护的法定理由、罪轻辩护的法定理由和注重抗辩从重处罚的理由。不当得利的分类有给付不当得利和非给付不当得利。其中,给付不当得利指受益人受领他人基于给付行为而移转的财产或利益,因欠缺给付目的而发生的不当得利;非给付不当得利是指基于给付以外的事由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包括人的行为、自然事件以及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
民法典\t第九百八十七条\t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
民法典\t第九百八十五条\t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民法典\t第九百八十八条\t得利人已经将取得的利益无偿转让给第三人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第三人在相应范围内承担返还义务。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被告怎么辩解不当得利

作为不当得利纠纷案件的被告,在诉讼过程中应当寻找有利的证据反驳原告,一般当事人自己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都是会选择聘请律师按照事实为自己提供相应的辩护的,具体被告在诉讼过程中如何辩护还是要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作为不当得利纠纷案件的被...查看全文

不当得利如何抗辩

受损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获益一方返还不当得利,获益方可以从多方面入手,第一是该案件是否经过诉讼时效,第二是是否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一、发现有不当得利行为后可以起诉吗发现有不当得利行为后能起诉,受害...查看全文

别人提起诉讼我不当得利我该怎么辩护?

律师解答: 被起诉不当得利,就应当尽快收集获利的法律根据,比如合同、赔偿款等等,如果不能证明获利的法律根据,那么就有可能需要承担败诉风险,返还不当得利。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查看全文

不当得利怎样追回

法律分析:不当得利应当要求得利者返还原物,如拒不返还可提起民事诉讼。不当得利指没有合乎法律的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当负有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查看全文

怎样追讨不当得利??

法律解析: 不当得利指的是在未经他人同意的情况下,某个人以不正当方式获得了一定的利益。在追讨不当得利时,需首先收集有力的证据和相关材料,如涉案人员名单、涉案金额信息、相关合同或协议等。如果无法采取协商或调解等方式解决,则需要依据相...查看全文

怎样起诉不当得利

起诉不当得利:1、撰写民事起诉状,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立案窗口立案;2、案件被受理后,按照法院的缴费通知书的指示向指定银行缴纳诉讼费用;3、等待法院通知开庭,一般会给原被告送达...查看全文

不当得利怎样追回

一、不当得利怎样追回      1、不当得利的损失人可以要求得利人返还损失,如果协商解决不了的,损失人可以向法院起诉。...查看全文

怎样认定不当得利

法律分析:不当得利指没有合乎法律的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当负有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因此形成了受益人和受害人。如拾金而昧,占为己有等。不当得利体现在其自始至终欠缺给付目的、给付目...查看全文

怎样追讨不当得利?

律师分析: 不当得利指的是在未经他人同意的情况下,某个人以不正当方式获得了一定的利益。在追讨不当得利时,需首先收集有力的证据和相关材料,如涉案人员名单、涉案金额信息、相关合同或协议等。如果无法采取协商或调解等方式解决,则需要依据相...查看全文

不当得利怎样起诉

法律分析:不当得利这样起诉:_x000D_ 1、受害人向法院起诉不当得利人;_x000D_ 2、法院受理该诉讼并进行立案;_x000D_ 3、向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并通知被告答辩;_x000D_ 4、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查看全文

怎样追讨不当得利??

律师解答: 不当得利指的是在未经他人同意的情况下,某个人以不正当方式获得了一定的利益。在追讨不当得利时,需首先收集有力的证据和相关材料,如涉案人员名单、涉案金额信息、相关合同或协议等。如果无法采取协商或调解等方式解决,则需要依据相...查看全文

怎样构成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1、一方获得利益,是指总财产因某些事实而增加或避免减少;2、别人利益的损失,即由于某些事实,利益所有人的财产总额减少,与利益所有人的财产状况相反;3、一方获得利益与别人利益损...查看全文

不当得利不退会怎么样

法律分析: 不当得利不退的后果:不当得利拒不返还可构成侵占罪。受益人在得知自己的受益没有合法根据或得知合法根据已经丧失后,有义务将已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害人。如果数额不大,不当得利者承担民事责任;如果数额较大,不当得利者承担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不当得利不退会怎么样

不当得利不退还,使他人遭受到损失的,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还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一、明知上错菜还是吃完,餐厅可以要求付钱吗?明知上错菜还是吃完,那么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属于不当得利,餐厅可以要求其付...查看全文

怎样认定不当得利呀

不当得利的认定方式需满足以下条件:一方获得财产利益,另一方遭受财产损失;取得财产利益无法依法或约定;受益人的利益与损失人所遭受的损失有因果关系。...查看全文

怎样才算不当得利罪

不当得利是指在民事范畴内,通过民事途径解决财产返还问题。刑法规定,拒不偿还不当得利构成侵占罪。不当得利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返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查看全文

怎样认定不当得利呢

法律分析:认定不当得利如下:一方当事人没有合法根据获得利益;获得利益没有法律上的原因;另一方当事人的合理利益受到损失;获得利益与受有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九百八十六条_x000D_ 得...查看全文

怎样认定不当得利呢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点:1、没有法律或者约定的根据;2、一方取得财产上的利益;3、另一方遭受财产损失;4、受益人取得上的利益与损失人所遭受的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查看全文

口头利息怎样辩护

聊天记录可作为证据来辩护双方口头利息。合同形式有口头和书面两种,口头协议只要真实有效即可。...查看全文

不当得利的刑罚是怎样的

不当得利的刑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不当得利的法律处罚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占有他人的遗忘物...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邹艳君

北京市-北京市-东城区

专职律师医疗纠纷、医疗纠纷

已服务112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