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弃罪是否意味着有罪?

律师回答
摘要:遗弃罪是指对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的行为,侵犯了家庭成员的平等权利。犯罪主体是负有扶养义务的人,主观上需故意拒绝扶养。根据《刑法》,情节恶劣者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刑罚的具体量刑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但最高刑期为五年有期徒刑。
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主要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
(2)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对因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原因而没有生活来源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绝扶养的行为。扶养包括长辈对晚辈的抚养、晚辈对长辈的赡养以及夫妻之间的扶养。
(3)犯罪主体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的人。
(4)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自己应当履行扶养义务。拒绝扶养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但犯罪动机的不同不影响定罪,可作为量刑时考虑的情节。
现实中的遗弃行为要是同时满足上述内容的话,则一般是以遗弃罪定罪处罚的。此时根据《刑法》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由此可见,遗弃罪是要被判刑的。但是具体判刑多少,则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但是最高是五年有期徒刑。
延伸阅读
遗弃罪是否构成刑事责任?
遗弃罪在法律上通常被视为一种刑事责任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当一个人无故抛弃他人,导致被遗弃者面临生活困境、危险或伤害时,可以构成遗弃罪。遗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有意地抛弃他人、导致被遗弃者面临实际困境,并且缺乏合理解释或合法理由。一旦被定罪,遗弃者可能面临刑罚,如监禁、罚款或社区服务等。然而,具体的刑事责任与法律体系、司法解释和个案情况有关。因此,对于遗弃罪是否构成刑事责任的问题,需要具体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以确定具体的法律后果。
结语:遗弃罪是一种严重的行为,侵犯了被害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对于那些年老、年幼、患病或者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来说,被拒绝扶养是一种残忍的行为。根据《刑法》的规定,这种行为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处罚。然而,具体的刑期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以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应有的关爱和扶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
【遗弃罪】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是否意味着被判有罪?

公诉案件中,公诉人是履行国家职权的原告,不因被害人与被告人和解而忽视案件事实,仍会根据事实和法律决定是否提起诉讼。法院也会根据事实和法律判断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并决定是否判刑。...查看全文

分居是否意味着遗弃家庭成员?

分居不算遗弃,遗弃是指家庭成员中负有赡养、扶养、抚养义务的一方,明知应履行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对需要赡养、扶养和抚养的另一方的违法行为。动机多种多样,如视老人为累赘而遗弃、离婚后不予抚养子女、为再婚条件遗弃儿童、逼迫对方离婚而遗弃...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是否意味着有罪?

取保候审是一种强制措施,不能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也不能证明其无罪。其目的是确保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不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在取保候审期间,案件的侦查和调查是不能停止的。取保候审需要书面申请,并且必须遵循相关法律规定。...查看全文

坐牢是否意味着有罪案底?

本文讲述了案底和前科的概念及其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案底是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前科是指30年前坐牢有记录吗,会有记录,该记录会记录到个人档案里...查看全文

公诉是否意味着被判有罪?

公诉不一定会判刑,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符合特定情形的案件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提起公诉的程序包括检察院做出决定、制作起诉书并送交法院。检察院向法院移交起诉书、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等材料。被害人隐私和人身安全等敏感信息可...查看全文

拘禁是否意味着被判有罪?

刑事拘留不一定会导致判刑,具体结论需根据案情确定。侦查机关可撤销案件,公诉机关可决定不起诉,法庭可宣告无罪或免予追究刑事责任。如发现不需追究刑事责任,应撤销案件并立即释放。因此,刑事拘留后是否判刑取决于具体情况。...查看全文

刑拘是否意味着定罪?

刑拘不一定判刑,法院根据证据认定有罪或无罪。刑事拘留是暂时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只适用于重大嫌疑分子。行政拘留适用于一般违法行为,具有处罚性质。刑拘保证刑事诉讼进行,行拘处罚和教育违法者。刑拘最长37日,行拘最长15日。...查看全文

酒驾是否意味着定罪?

醉驾构成危险驾驶罪,将被判处拘役和罚金。《刑法》第133条之一第一款规定了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罚,包括追逐竞驶、校车超员、超速行驶等情形。同时,运输危险化学品违规也会受到严厉处罚。...查看全文

是否意味着无罪释放?

取保候审与无罪释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无罪释放是指在经过法院审判后,判决认定被告无罪而释放,与之前是否采取取保候审措施无关。...查看全文

释放是否意味着无罪?

不批捕并不意味着无罪。根据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应当不批准逮捕决定的情形包括:缺乏证据证明犯罪事实,犯罪嫌疑人行为不构成犯罪或不负刑事责任,犯罪行为不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以及采取其他措施已足以防止社会危险性。不批准逮捕并不排除后...查看全文

批捕是否意味着定罪?

人民检察院负责批捕,人民法院负责定罪量刑。逮捕并不等同于定罪,但逮捕决定表明公安机关已掌握一定的犯罪线索或证据。根据法律规定,对有犯罪事实证据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且取保候审不足以防止社会危险的情况下,应该予以...查看全文

返还赃款是否意味着罪犯有罪?

诈骗案返还钱财不一定免刑,具体情况需考虑法定从宽、退赃退赔、参与程度等因素。追回被诈骗的钱可报警并提供相关证据。一审可能当庭宣判也可能不宣判,判决书应及时送达当事人和检察院。被害人可作证,且对刑事案件有知情的人都有作证义务。证人证...查看全文

被判有罪,是否意味着有案底?

案底是指犯罪记录,记录着过去的犯罪行为,一般由公安部门保存。判缓刑的也算刑事处罚,会有犯罪记录。除非未成年且判刑时间不超过五年,否则犯罪记录将永久保存,无法消除,法院只会封存。...查看全文

犯罪嫌疑人被捕是否意味着有罪?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对有犯罪事实且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嫌疑人,应予以逮捕,以防止社会危险性。此外,对可能实施新犯罪、危害国家安全或公共安全、干扰证据或报复他人的嫌疑人也应予以逮捕。对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或者故意...查看全文

认罪认罚是否意味着被判定有罪?

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并不意味着免于刑罚,但法院会采用速裁程序处理。认罪认罚从宽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自愿供述犯罪事实并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从宽处理分为实体上从宽和程序上从简。但对精神病人、未成年人或可能不构成犯罪的案件不适用。我...查看全文

被羁押是否意味着被判有罪?

被羁押不必等于被判刑。羁押与判刑无必然联系。法院在审判时,若案情清晰、证据充分,依法认定被告有罪,则会判有罪;若案件撤销或未起诉,则不会判刑。...查看全文

被拘留是否意味着被判有罪?

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后,是否会被判刑取决于实际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00条规定,如果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被告人将被判有罪;如果证据不足,无法认定被告人有罪,将被判无罪。判决结果取决于法律和证据的综合评...查看全文

看守所是否意味着被判有罪?

在看守所被拘留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判刑,是否释放取决于对方是否有犯罪事实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应在24小时内对被拘留人进行讯问,如发现不应拘留,则必须立即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75字)...查看全文

有案底是否意味着被判无罪?

取保候审不留案底,但被判有罪会留案底,对犯罪分子及其亲属有影响。取保候审最长12个月,监视居住最长6个月。期间不中断侦查、起诉和审理。发现不应追究刑责或期满应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需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和单位。...查看全文

虐待罪是否意味着坐牢?

虐待罪的主旨:根据我国刑法,虐待家庭成员情形恶劣者可判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严重情节致使重伤或死亡者可判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不属于告诉才处理。...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