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拘役的定义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管制和拘役是刑法中的刑罚方式,管制是限制人身自由但不剥夺的刑罚,由社区矫正机构监督改造,期限为3个月至2年;拘役是短期剥夺人身自由的刑罚,由公安机关实行就近关押改造,期限为1个月至6个月,可每月回家1-2天。
我们常听说某人被管制,或者是被拘役,那么管制和拘役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管制,是刑法规定的五种主刑之一,由人民法院判决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改造,但限制其人身自由,交由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监督改造的刑事处罚,是刑罚主刑中量刑最轻的一种。
管制不是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但依法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刑事处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仍然生活在原先的社会环境中,如仍与家人同住、同吃、有工作单位的,仍在原工作单位工作,领取劳动报酬。其监督改造不是由监狱依法执行,而是由户籍所在地的社区矫正机构监督改造。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三年。
拘役也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五种主刑之一,是介于管制与有期徒刑间的一种较轻的刑罚。拘役是对犯罪分子短期剥夺人身自由,并由公安机关实行就近关押改造的刑罚方法。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最高不能超过1年。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综上,管制和拘役都是刑法中的刑罚方式,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
延伸阅读
了解管制拘役的法律规定和适用条件
管制拘役是一种刑罚形式,根据法律规定,适用于某些犯罪行为的情况下。其定义是指在一定期限内,被判决者被限制自由,但不需要入狱服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管制拘役通常适用于轻微犯罪行为,如违反交通规则、盗窃小额财物等。具体的适用条件包括犯罪行为的性质、程度以及被判决者的前科记录等。在管制拘役期间,被判决者需要遵守特定的限制和监管措施,如定期报到、居住限制等。这种刑罚形式旨在实现刑罚的目的,同时减轻监狱系统的负担,为犯罪者提供改过自新的机会。
结语:管制和拘役是刑法中的两种刑罚方式。管制是一种轻刑,对犯罪分子不剥夺其人身自由,但限制其自由,并由社区矫正机构进行监督改造。拘役则是一种较轻的刑罚,犯罪分子被短期剥夺人身自由,由公安机关实施关押改造。管制和拘役的期限根据犯罪的性质而定,旨在实现刑罚目的,同时为犯罪者提供改过自新的机会。这两种刑罚形式在保障社会安全的同时,也体现了法律的温度与人性关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三条
【主刑种类】主刑的种类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无期徒刑;
(五)死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八条
【管制的期限与执行机关】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管制拘役的定义是什么?

管制拘役是指:1、管制是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实行社区矫正的一种法定办法;2、拘役是剥夺犯罪分子短期人身自由,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一种法定方法。拘役是一种短期自由刑,短期剥夺人身自由,实行...查看全文

有关管制拘役的定义是什么?

本文介绍了刑法中的管制和拘役刑罚方式的区别以及检察院如何查缓刑人员的人刑犯。管制是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改造,但不剥夺其人身自由,限制其自由主要表现在限制其政治自由、会客、外出经商、迁居等自由;拘役是对犯罪分子短期剥夺人身自由,并由公...查看全文

管制和拘役的定义是什么?

管制、拘役和剥夺政治权利是由公安机关执行的刑罚方法。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司法行政机关管理、监督、教育、改造的一种刑罚,刑期是六个月以上,二年以下。拘役是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期限一...查看全文

拘役管制的法律定义是什么?

拘役和控制是我国刑法总则规定的两种主刑。拘役是公安机关在最近的拘役所、拘役所或者其他监管场所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的短期刑罚方法,刑期自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前先拘留的,拘留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而控制则是依法对判处管制、拘役的罪...查看全文

管制与拘役的定义及区别是什么?

管制和拘役是两种不同的刑罚,主要区别在于刑期、执行方式和刑期计算方式。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至二年,不剥夺人身自由但限制其自由,由公安机关监督改造;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至六个月,可回家一至两天且可获得报酬。刑期计算方面,管制折抵比例为1...查看全文

管制和拘役在法律中的定义是什么?

拘役管制是两种不同的刑法,有着不同的意思。 管制: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限制其一定自由,交由公安机关执行的刑罚方法。 拘役:是对犯罪分子短期剥夺人身自由,并由公安机关实行就近关押改造的刑罚方法。 根据规定什么叫刑事管制? ...查看全文

什么是管制拘役的定义?

拘役与管制拘役是两种不同的刑罚,拘役是一种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并强制劳动的刑罚,而管制拘役是对罪犯的一定自由进行限制并实行社区矫正的刑罚。拘役能够帮助罪犯改正错误,重新融入社会。...查看全文

管制拘役定义是什么

管制和拘役的定义具体为:1、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但是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2、拘役,是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拘役的期限一般为1个月以上6个...查看全文

什么是拘役和管制的含义

我国《刑法》的主刑包括管制和拘役,管制是对罪犯限制一定自由进行社区矫正,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的刑罚,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需遵守法律规定,接受监督;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查看全文

管制拘役有什么释义

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的刑罚。拘役是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但是在数罪并罚时,可以延长到3年。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查看全文

管制拘役不吸收是怎么定义的

法律分析:管制拘役不吸收是根据罪犯所犯得的轻重,根据最重的刑法吸收较轻的刑法。若数罪中没有可并罪时的主刑,则不采取管制拘役吸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八条 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查看全文

管制拘役的定义与解释

本文介绍了社区矫正和拘役的定义、执行地点、期限计算和折抵以及是否有案底等内容。管制是一种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最高不超过1年。拘役是对犯罪分子短期剥夺人身自由,并由公安机关...查看全文

什么是管制拘役?

拘役是一种短期自由刑,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并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由公安机关在拘役所、看守所或其他监管场所执行,期间可每月回家一到两天,参加劳动可获得报酬。...查看全文

什么是管制拘役?

管制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被判处管制刑的犯罪分子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被判管制的犯罪分子可以自谋生计,在劳动中与普通公民同工同酬。拘役是一种短期自由刑,短期剥夺人身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拘役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拘役所...查看全文

拘役管制是什么?

拘役管制和拘役是我国刑法中的主要刑罚,分别是对犯罪分子进行社区矫正和剥夺人身自由的短期刑罚。拘役管制要求犯罪分子遵守法律、服从监督,并限制其一定自由;拘役则要求犯罪分子在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可以每月回家一至两天,并可能获得劳动报酬。...查看全文

拘役与管制的定义及区别

拘役和管制是刑事处罚的主刑,但含义、期限、对象和执行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拘役是剥夺犯罪人自由并进行劳动改造,期限为1-6个月,由公安机关执行;而管制是限制犯罪人自由并进行社区矫正,期限为3个月至2年,适用于轻微罪行。拘役由公安...查看全文

管制与拘役的定义及区别

管制和拘役是两种不同的刑罚方式。管制是指罪犯不被拘留,但在一定范围内限制其自由,进行社区矫正。控制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而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的刑罚,受刑人在最近的看守所或监管场所执行,每月可回家一两天。拘役期限为一个月以...查看全文

拘役和管制的定义及区别

我国刑法规定,管制是一种主刑,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进行社区矫正。管制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不得行使自由权利,需报告活动情况,遵守会客规定,离开居住地需获批准。在...查看全文

拘役管制是什么制度?

我国法律规定的主刑包括管制和拘役,其中管制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而拘役则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最高不能超过1年。...查看全文

拘役的定义是什么?

《刑法》规定的拘役是一种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的刑罚,强制其劳动改造。拘役的刑期为一个月至六个月,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先行羁押的时间可抵扣刑期。...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