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伪造行为的法律后果

律师回答
摘要:伪造印章罪的追诉时效最长为15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87条的规定。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刑罚同样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伪造公章追诉时效期限
伪造印章罪是属于刑事犯罪,伪造印章是有追诉时效规定的,伪造印章罪最长追究时效是经过十五年。
二、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延伸阅读
伪造公章的法律责任与追诉时效
伪造公章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其法律责任与追诉时效密切相关。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伪造公章涉嫌犯罪的,将面临刑事追究的法律责任。对于伪造公章的追诉时效,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公诉时效为15年,即从犯罪行为发生之日起算起,15年内可以提起公诉。但是,对于特定情况下的伪造公章犯罪,如涉及国家重要公文、重要合同等,追诉时效可能会延长。因此,对于伪造公章的追诉时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及时采取法律手段,追究伪造公章行为的责任,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伪造公章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其法律责任与追诉时效密切相关。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伪造公章涉嫌犯罪的,将面临刑事追究的法律责任。对于伪造公章的追诉时效,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公诉时效为15年。然而,对于特定情况下的伪造公章犯罪,如涉及国家重要公文、重要合同等,追诉时效可能会延长。因此,对于伪造公章的追诉时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及时采取法律手段,追究伪造公章行为的责任,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二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二百零九条 对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犯罪事实、无罪或者罪轻的事实、申辩和反证,以及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证明自己无罪、罪轻的证据,公安机关应当认真核查;对有关证据,无论是否采信,都应当如实记录、妥善保管,并连同核查情况附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八节 时效 第八十九条 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5月14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35号)和2007年10月25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修正案》(公安部令第95号)同时废止。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伪造假章的法律后果

盖假公章是违法犯罪行为,使用假公章构成刑事责任。刻假公章的后果包括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行为人必须明知是国家机关制作的公文证件、印章而伪造、买卖,或者明知是国家机关制作的真实的公文、证件、印章而变造。对于偷盖...查看全文

伪造印章罪行的法律制裁

伪造印章的判罚标准: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的犯罪应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严重者判3-10年有期徒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犯罪应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印章行为的法律效果

公章与私章在法律效力上具有同等地位,盖章与签字都是对书面形式意思表示的确认。对于自然人来说,签字与加盖私章具有同等效力,一般无争议。但对公司而言,盖公章具有特殊功能,表明行为是代表公司职务行为,应由公司承担法律后果。...查看全文

伪造印章的法律风险

伪造、变造或买卖公文、证件、印章等违法行为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情节较轻者拘留并罚款,严重者可判有期徒刑。盖公章是一种有效的订立协议方式,文书即可证明双方合意。...查看全文

伪造印章的法律责任

伪造印章的处罚及管辖问题: 伪造印章行为构成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公章伪造犯罪的法律后果

伪造公章的刑罚与对象限定。伪造公章一般会受到三年以下刑罚,且仅限于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和印章。严重情节者则可能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刑罚。凡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该罪。...查看全文

伪造印章犯罪还是违法行为?

伪造公章可能涉及刑事或治安问题。伪造、变造、买卖、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伪造公司印章的后果是什么?

使用假公章是指在签订合同时使用非真实的公司章。根据法律规定,这将导致合同无效。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需要行为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并且意思表示必须真实。使用假公章违背了这些条件,表明不是公司的真实意思表示。因此,使用假公章将使合同...查看全文

伪造公章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或者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证件,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伪造信用卡犯罪行为的法律后果

伪造信用卡犯罪的处罚规则如下:构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一至十万元罚金;若数量巨大或有严重情节者,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至二十万元罚金。...查看全文

伪造公司财务公章的法律后果

伪造财务公章属于犯罪行为,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构成犯罪的条件包括:1、侵权对象为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2、实施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3、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查看全文

伪造公章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

伪造公章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行为人可被罚款或警告;私刻、伪造、涂改公章可构成扰乱社会秩序罪,可判刑。伪造、变造、买卖公文、证件、印章构成犯罪。...查看全文

伪造货币罪行的法律后果

伪造货币构成刑事犯罪,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条,犯罪者将受到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和罚金的处罚。若伪造货币情节特别严重,如为伪造货币集团的首要分子或伪造货币数额特别巨大,犯罪者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罚金或没收财产的...查看全文

伪造印章是否属于犯罪行为?

伪造印章是犯罪。伪造印章罪属于行为犯,即只要实施此种行为即构成犯罪。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明确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查看全文

如何判断某印章是否为伪造印章?

伪造印章的使用会导致刑事责任和法律后果。对于明知使用假公章的人,构成使用假公章罪;对于不知情使用的人,不构成犯罪,但相关协议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根据刑法规定,伪造、变造或使用伪造机动车相关证件也会受到处罚,包括拘留和罚款,构成犯罪还...查看全文

伪造公司印章罪法律意见

伪造公章罪,是指没有办理合法手续,私刻印章的行为。伪造国家机关的印章与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所处的刑罚完全不同。此罪是行为犯,不要求达到一定结果就可以认定该罪,也就是说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伪造国家机关、公司、企业...查看全文

伪造财务印章罪行的法律制裁是什么?

私刻公章构成私刻公章罪,处罚根据情节轻重而定。如果情节较轻,处罚为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处以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情节较重,则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为了防止不法人员制作公章、从事违法活动,甚至侵害单位、企业、团体的合法...查看全文

伪造印章的刑罚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查看全文

伪造签名的法律后果

法律分析:伪造签名的法律后果:构成诈骗罪的,一般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法律依据:_x...查看全文

制造伪证的法律后果

1、民事诉讼中,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朱增敏

北京市-北京市-东城区

认证律师离婚财产纠纷、离婚财产纠纷

已服务168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