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宣传他人个人隐私会判什么罪

律师回答
摘要:宣传他人个人隐私涉及侵犯他人隐私权,可能会被拘留。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公然侮辱他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捏造事实诬告他人、散布他人隐私等行为都可能受到处罚。网络造谣可能承担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包括赔偿损失、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拘留和罚款等。煽动分裂国家、编造虚假恐怖信息、损害商业信誉等罪行也会受到相应刑事处罚。
一、大量宣传他人个人隐私会判什么罪
宣传他人个人隐私不涉及犯罪,但是涉及侵犯他人隐私权,可能会被拘留。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二、网络造谣有哪些处罚
1、民事责任: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方式。
2、行政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散播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3、刑事责任:比如煽动分裂国家罪,刑法第103条规定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等。比如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刑法第291条规定,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比如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刑法第221条规定,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延伸阅读
结语:宣传他人个人隐私涉及侵犯他人隐私权,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可能会被处以拘留或罚款。网络造谣也会面临不同的处罚,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对于散播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等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可能会被处以拘留和罚款。对于严重的罪行,比如煽动分裂国家罪、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和损害商业信誉罪,可能会面临更严厉的刑事处罚。因此,请大家在网络使用中要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隐私,不传播谣言,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四节 单位犯罪 第三十条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三节 共同犯罪 第二十八条 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六十条之一 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传播他人隐私罪怎么判

一、泄露别人隐私判刑多久 1、泄露别人隐私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刑规定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查看全文

传播他人隐私是什么罪?

律师分析: 个人隐私权是公民的重要权利,应当得到保护。从法律的角度来说,除非法定的机构和部门经过严格审批,不允许个人擅自使用专业器材对他人进行跟踪、监视、拍照的,更不用说放到网上加以传播了。因此传播个人隐私是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查看全文

传播他人隐私是什么罪

传播他人隐私的,有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行为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传播他人隐私是什么罪

传播他人隐私的,有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行为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窃听他人隐私会判什么

法律分析:安装窃听器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任何未经批准,擅自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行为,都是违反规定的行为。主要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有权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未经批准擅自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二是无权使用窃听、窃照专用...查看全文

窃听他人隐私会判什么

法律分析:安装窃听器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任何未经批准,擅自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行为,都是违反规定的行为。主要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有权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未经批准擅自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二是无权使用窃听、窃照专用...查看全文

窃听他人隐私会判什么

法律分析: 安装窃听器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任何未经批准,擅自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行为,都是违反规定的行为。主要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有权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未经批准擅自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二是无权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而...查看全文

传播他人隐私视频是什么罪

传别人的隐私视频可能判什么罪 传播他人隐私造成他人自杀死亡的,如果传播的是女性裸照等隐私的,可能会构成强制猥亵、侮辱罪。 未经许可在网上传播隐私视频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同时也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受害人不但可以报警,也可直...查看全文

传播他人隐私信息是什么罪

法律分析:传播他人隐私的,有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行为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查看全文

传播他人隐私图片是什么罪

法律分析: 传播他人隐私图片的行为一般是不构成犯罪的,该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治安处罚。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查看全文

传播他人隐私视频犯什么罪

传播黄色隐私视频属于犯罪吗 如果传播的是女性裸照等隐私,属于犯罪,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罪。传播淫秽的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向他人传播三百至六百人次以上的;(二)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查看全文

传播他人隐私视频是什么罪?

律师分析: 传播他人隐私造成他人自杀死亡的,如果传播的是女性裸照等隐私的,可能会构成强制猥亵、侮辱罪。 未经许可在网上传播隐私视频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同时也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受害人不但可以报警,也可直接向起诉进行维权。...查看全文

传播他人隐私视频是什么罪

传播他人隐私视频属于犯罪,一般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未经许可在网上传播隐私视频的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可处拘留或罚款。情节严重者可处拘留并罚款。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者可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者可处有期徒刑、拘役...查看全文

传播个人隐私罪量刑标准

法律分析:嫌侵犯个人隐私,受害人搜集证据,报警处理,调解不成,到法院起诉,主张侵权赔偿。严重的,给予侵权者治安处罚,严重的,要承担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查看全文

恶意传播他人隐私犯什么罪行

故意传播他人隐私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法行为人将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者可处刑罚。个人隐私权应受法律保护,禁止擅自追踪、监视、拍照或传播他人隐私。传播他人隐私属于侵权行为,违法者可涉嫌侮辱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查看全文

传播他人隐私图片导致死亡判什么罪

法律分析: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传播他人隐私造成他人自杀死亡的,如果传播的是女性裸照等隐私的,可能会构成强制猥亵、侮辱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七条 【强制猥亵、侮辱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查看全文

传播他人隐私视频导致对方自杀的会判什么罪

传播他人隐私视频属于犯罪,一般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侮辱罪等。传播他人隐私造成他人自杀死亡的,如果传播的是女性裸照等隐私的,可能会构成强制猥亵、侮辱罪。未经许可在网上传播隐私视频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查看全文

就是有一个人他自己把自己的隐私给泄露出去,然后我在这中间宣传了他的个人隐私会犯什么责任隐私会犯什么责任?

民法典认定侵犯隐私权是指任何组织和个人非经合法程序和途径都不得擅自宣扬和泄露。隐私是指个人的私生活,包括个人生活和行为上所不愿公开的一切秘密,隐疾、住所、电话等都属于法定的隐私范围。每个公民都有保护其隐私的权利。法律依据:《民法典...查看全文

传播他人隐私视频判几年

一、恶意上传他人隐私视频判多久 恶意上传他人隐私视频的,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最高处七年有期徒刑,如果该视频属于淫秽视频,可能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最高处二年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查看全文

肆意传播他人隐私?

律师分析: 公开散布他人隐私的,已经涉嫌违法,报警后可以予以治安处罚,即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许迪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公司事务、公司事务

已服务165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