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与规章的区别及重要性

律师回答
摘要: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的区别:制定机构不同,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而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及其下属部门制定;法律地位不同,行政法规的法律效应高于部门规章;概念上的区别是,部门规章不能违背行政法规的规定。行政法规的制定不仅包含了国务院的规定,还包括各个部门委员会和行政法规的规定。行政法规的地位次于宪法和法律,违背宪法和法律需要撤销。部门规章需要遵守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内容。
1、制定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机构不一样。
2、两者在法律上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3、概念上两者也有很大的区别:行政法规的法律效应是高于部门规章的,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颁布的,而部门规章则需要国务院,部门来决定,并且该部门规章不能违背行政法规中的规定。
1、制定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机构不一样。首先行政法规仅仅只是由国务院制定的,但是部门规章的制定不仅是由国务院规定的,还有国务院下面的各个部门委员会以及行政法规的规定的。也就是说部门规章的制定中包含了一部分的行政法规的规定。
2、两者在法律上的地位是不一
样的。行政法规指的是由国务院制定并且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它的法律地位以及效应是仅仅只次于宪法和法律的,因为它的制定不能与宪法和法律相违背。因为宪法是我国的第一大法律。如果发现行政法规中有与宪法和法律有着违背的地方的话,国务院需要撤销该条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与其他性地方法规一样需要配合宪法,法律以及行政法规中的内容,不能与它们相冲。
延伸阅读
法规和规章的区别、适用范围及实施方式
法规和规章是法律体系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虽然它们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定义、适用范围和实施方式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首先,法规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律规范,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它们通常涵盖广泛的领域,如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对全国范围内的人民都具有约束力。
而规章则是由行政机关制定的具体规定,用于实施法律、管理行政事务。规章的适用范围通常是特定的行政区域或特定的行业领域,具有相对较低的法律效力。
此外,法规的实施方式一般是通过立法程序,经过公开讨论和表决通过后生效。而规章的制定通常是由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授权,通过行政程序制定和修改。
总之,法规和规章在定义、适用范围和实施方式上存在明显的区别。法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较高的法律效力,而规章则更具体地用于实施法律和管理行政事务,适用范围相对较窄。了解它们的区别对于正确理解和遵守法律法规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在制定机构、法律地位和概念上存在明显区别。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具有高于部门规章的法律效应;而部门规章需由国务院和相关部门决定,且不能违背行政法规。此外,行政法规仅由国务院制定,而部门规章中包含了一部分行政法规的规定。在法律地位上,行政法规的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违背宪法和法律的部分需被撤销;部门规章需配合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不能与其相冲突。了解这些区别对于正确遵守法律法规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根据《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第十一条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组织起草。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确定行政法规由国务院的一个部门或者几个部门具体负责起草工作,也可以确定由国务院法制机构起草或者组织起草。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地方性法规与地方性规章的区别

地方性法规与地方政府规章的区别在于:1、制定机关不同,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等制定;2、权威性和社会效力不同,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政府规章,...查看全文

规章与法规的区别

规章与法规的区别如下:1、位阶不同,即法律地位和等级不同。地方性法规是政府规章的上位法,省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行政区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2、立法权限不同。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了执行法律、...查看全文

项目章和公章的区别及重要性

公章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守领导批准制度,否则无效。若公章管理不善,损坏、遗失或被盗,应及时报告上级并采取措施。为了防止公章被盗用、滥用或复制,推出了智能商务设备-云章,它是一种保护公章的可携带智能物品,帮助企业建立安全用章机制,特别适...查看全文

司法鉴定与检验的区别及重要性

司法鉴定与检验的主要区别在于:依据法源不同、隶属关系不同、业务范围不同和受鉴时限宽度不同。法医鉴定是公安机关的内设机构,以活体损伤鉴定为主,须及时鉴定;而司法鉴定是依法成立的,包括了物、事等鉴定对象,可以事后进行。...查看全文

羁押与逮捕的区别及重要性

逮捕和羁押的区别在于性质、实施主体和产生原因。逮捕是一种强制措施,由公安机关执行,目的是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妨碍刑事诉讼、逃避侦查等。羁押是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状态,可以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执行,是逮捕或拘留决定的后续...查看全文

累犯与再犯的区别及重要性

累犯与再犯的区别在于累犯指在法定期限内受过一定刑罚后再次犯罪,而再犯则是指两次或两次以上实施犯罪的人。累犯有特殊累犯和一般累犯之分,前者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后者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累犯要求前后罪都是故意犯罪并受过一定刑罚,而再犯没...查看全文

借条与欠条的区别及重要性

借条和欠条的性质和形成原因不同,借条证明借款关系,欠条证明欠款关系。借条的形成原因是特定的借款事实,而欠条的形成原因很多。在法律诉讼中,借条持有人相对较容易获得支持,而欠条持有人需要进一步证明欠条形成的事实。此外,借条和欠条的诉讼...查看全文

行政与治安的区别及重要性

行政处罚和治安处罚的主要区别在于:主体不同,适用依据不同,罚则不同,适用法律文书格式不同,罚缴方式不同,执行不同,权利救济不同。治安处罚只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罚则有警告、罚款和拘留;行政处罚除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还适用其...查看全文

重罪与轻罪的区别及法律规定

抢劫罪的法律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或胁迫将财物抢走。犯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查看全文

法律咨询与法务咨询的区别及重要性

律师与企业法务的区别:律师是支柱性群体,全面代理各类诉讼,掌控企业法律问题,业务成效直接影响企业生死存亡;法务是企业辅助团队,保障日常法务问题,工作内容单一。律师掌控企业风险,法务无法达到此高度。法务是公司员工,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查看全文

司法程序与法律程序的区别及重要性

司法程序是指司法权行使时必须遵循的法定方式、方法、顺序和步骤的总称,包括起诉程序和审判程序等。司法程序是司法改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作用。法律程序是人们在法定时限和时序下按照法定方式和关系进行法律行为的总称,具有特定行为要求...查看全文

法规,法规,规章的区别?

律师解答: 1.概念含义不同 (1)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2)法规,在法律体系中,主要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及经济特区法规等...查看全文

法规的重要性及意义?

律师解答: 法律的重要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作为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是巩固政权,维护社会秩序的必要手段,没有法律必然会天下大乱。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1、法律对人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对人的行为的指引有两种形式:个别性...查看全文

地方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的区别

地方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的区别在于制定颁布的机关不同,地方性政府规章法律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在本省(市)范围内有效,其效力低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查看全文

地方性规章和行政法规的区别?

律师分析: 制定机关不同、法律效力不同、适用范围不同。制定主体不同: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地方性规章由地方政府制定;效力不同:行政法规效力高于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不得与行政法规相抵触;适用范围不同:行政法规适用于全国范围,地...查看全文

地方法规与地方规章的区别

地方性法规与地方政府规章的区别在于:一是制定颁布的机关不同,前者由地方立法机关制定,后者由地方政府制定;二是权威性和社会效力不同,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政府规章。双方冲突时,应适用地方性法规。...查看全文

法律职权与事实职权的区别及重要性

法律职权是指国家机关或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时所具有的权能,职权法定原则是行使职权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行政职权是行政机关或公务员为实现特定目的、履行法定职责而拥有的权力。...查看全文

非法行医与非法行医罪的区别及重要性

非法行医行为既会受到行政处罚,又可能构成刑法罪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6修正)》,根据行为的情节严重程度,可以认定为“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严重损...查看全文

性侵罪与强奸罪的区别及法律规定

强奸罪的定罪与刑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根据我国刑法,强奸妇女或未满14周岁的幼女属强奸罪,对强奸幼女的处罚更重。对男性对象的强奸案件,根据年龄分为猥亵儿童罪和强制猥亵罪。若强奸导致身体损害,还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查看全文

发表权与发行权的区别及重要性

发表权和发行权在概念、发行次数和继承方面存在区别。发表权是作者对未发表作品决定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而发行权是作者对作品发行的原件或复制品的权利。发表权只能行使一次,而发行权可以多次行使。发表权通常不能转让,但在作者死后50年内可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