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参公身份不是公务员,如名所示,就是事业单位参照公务管理。
简单粗暴点说,公务员是行政编制,参公人员是事业编制,只是参照公务员进行管理。
2.参公人员虽然不是公务员,但是待遇基本和公务员是一样的,只要不是遇见关键时刻,还是没区别的。
3.关键时刻是什么?
1遴选机会:不少地区的遴选、选调考试(党口这种情况比较多)参公人员没有资格参加,只有公务员可以。
2改革:遇见改革时候,参公很可能凉凉。比如黑龙江农垦局这个参公省级机关,直接改制为企业(北大荒集团),里面的参公人员瞬间变企业员工。类似还有纤维检验局这个参公局,直接改为事业单位纤维检验院,类似的参公单位改为事业单位在2018机构改革中还有很多。
4.参公有没有例外?
有,群团组织。比如共青团、妇联、残联、文联、红十字会等等这些群团参公单位一直以来相对还是比较稳的。
但是,红十字本来挺稳的,本次疫情表现这么糟糕,以后会怎么改革,不好说。
还有各行政单位下属的参公执法局/队,这些机构动不了。
综上所述,能别考参公就别考参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