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证据的认定标准

律师回答
摘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法院应以证据为依据作出裁判,审判人员应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根据法律规定、职业道德和逻辑推理判断证据的证明力和结果。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八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根据依法作出裁判。
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
延伸阅读
民事诉讼中证据的鉴定与评估
民事诉讼中,证据的鉴定与评估是确保司法公正和合法性的重要环节。在诉讼过程中,法庭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通过鉴定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可信度,来确定证据的有效性和权威性。鉴定包括对证据来源、采集方式、保存环境等进行审查,评估则是对证据的证明力、重要性和相关性进行评定。通过鉴定与评估,法庭可以准确地认定证据的价值和作用,从而为案件的判决提供有力依据。同时,鉴定与评估也有助于防止虚假证据的出现,维护司法公正和诚信原则。
结语:在民事诉讼中,法庭对证据的鉴定与评估是确保司法公正和合法性的重要环节。法官应依据法律规定,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独立判断证据的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并公开理由和结果。通过鉴定与评估,法庭可以准确认定证据的价值和作用,为判决提供有力依据,同时维护司法公正和诚信原则。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八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根据依法作出裁判。
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事诉讼中证据的认定原则

举证责任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对其提出的主张中须确认的事实依法负有的提出证据的义务,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规定,谁主张谁举证为举证责任分配的原则标准。...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的认定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电子证据,如何判断电子证据的真实性是认定案件事实的一大难点。例如,在上海浦东新区法院审结的一起劳动争议案件中,判断电子邮件的真伪是此案的关键。原告王女士原是吉列(中国)投资...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中证据的认定标准

行政诉讼证据的确认方法包括真实性、真实性和关联性。真实性指证据必须能够证明案件真实存在,具有可信度。关联性指证据必须与案件所要查明的事实存在逻辑上的联系,能够对案件事实进行补充说明。刑事证据的特征为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证据的三...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规定

本文讲述了证据的八种类型,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以及刑事诉讼中的七种证据,即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证明标准是什么?

律师分析: 民事诉讼的规律决定所依据的事实,除免证事实外,都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高度盖然性(可能性)规则的理论源自了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只能是法律事实。高度盖然性是证明标准,是在证据优势基础上法官形成的内心确信。依照民事诉讼法规...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二审新证据的认定标准有什么?

民事诉讼二审新证据认定标准及当事人特点:一审庭审后新发现的证据可予认定;二审法院可认定一审应准许调查取证的申请;二审当事人包括广义(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人)和狭义(原告、被告);当事人以自己名义进行诉讼,与民事权益争议相关...查看全文

民事新证据的认定标准

我国民事证据规则最新规定是怎样的 一、当事人举证 第一条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提供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 第二条人民法院应当向当事人说明举证的要求及法律后果,促使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积极、全面、正确、诚实地完成...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证据如何认定

民事诉讼证据如何认定      对于民事诉讼证据,一般有三种认证方式:一证一认方式、一组一认方式、综合认证方式。  ...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法定证据的规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法定证据有: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民事...查看全文

民事虚假诉讼的认定标准

民事虚假诉讼的认定标准为当事人出于非法的动机和目的,利用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采取虚假的诉讼主体、事实及证据的方法提起民事诉讼,使法院作出错误的判决、裁定、调解的行为。_x000D_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证据的相关规定

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当事人提起诉讼需附有符合条件的证据,举证责任在诉讼当事人。若无证据或证据不足,责任在举证方。法院应全面客观审查核实证据,若当事人无法收集证据或法院认为需要,法院可调查收集。...查看全文

民事案件证据认定标准

法律分析:1、客观性。指作为民事证据的事实材料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作为证据事实,它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以真实而非虚无的、客观而非想象的面目出现于客观世界,且能够为人所认识和理解。2、关联性。指民事...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要求

起诉诈骗不需提供证据,诈骗属刑事案件,只能由公诉机关起诉。被害人可向公安、检察院或法院报案或控告。收集证据是侦查和公诉机关职责,被害人应主动提供证据配合调查。...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的证据种类

民事证据的种类有哪些 一、书证。 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表等记载或表达的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作为定案证据的书证具有以下特征: 其一,书证是以其记载或表达的思想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 其二,书证的特质载体一般是纸张,但也包括...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证据有什么标准?

法律解析: 民事诉讼证据有;1、当事人的陈述,如原被告向法庭所作出的陈述;2、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3、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书证、视听资料;4、鉴定机关出具的鉴定意见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证据标准有哪些?

律师解答: 民事诉讼证据规定有哪些:我国《民事诉讼法》对证据的规定比较多。主要有:第一,证据的种类。民事诉讼的证据种类有八种;第二,证明责任的分配。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承担举证责任;第三,证人的条件和义务的规定。除此之外,当...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证据有什么标准?

律师解答: 民事诉讼证据有;1、当事人的陈述,如原被告向法庭所作出的陈述;2、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3、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书证、视听资料;4、鉴定机关出具的鉴定意见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新证据的界定是怎么标准的?

律师解答: 民事诉讼新证据的界定的相关规定如下: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当事人要求重新进行调查、鉴定或者勘验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事实认定不清证据不足的判定方法

民事诉讼中,如果事实认定不清、证据不足,无法判定诉讼请求。法院严格执行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当事人需提供足够证据支持主张。法院应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判断证据是否原件、与事实相关、符合法律规定、真实可信,以及证人或提供证据者与当事人是...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有关证人的标准?

律师解答: 1、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有义务出庭作证2、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3、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4、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有特定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