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侵权的特征,网络暴力侵权行为如何承担

律师回答
摘要:网络暴力侵权的主要特征是侵权主体难以察觉且法律制约有限。网络暴力侵权行为除了应承担民事责任外,情节严重者还会受到刑事制裁。对策包括审视自身言论、及时致歉改正错误,保护个人信息以防信息暴露。
网络暴力侵权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侵权的主体难被察觉,法律制约有限。网络暴力侵权行为的承担除了民法典中的侵权责任篇所列举的责任外,情节严重的是要受到刑法的制裁。
一、网络暴力侵权的特征
网络暴力侵权有以下的特征:
1.侵权主体复杂隐密
网络服务提供者是网络环境下所特有的主体,网络的运行离不开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参与,因此网络服务提供者往往会卷入大量的网上侵权纠纷中。而且在网上人们可以自由使用根据自己爱好所起的名字甚至匿名,这就给实践中侵权人的认定带来了技术上的难题。
2.侵权后果域宽速快
网络在全球范围的覆盖,突破了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的地理限制,模糊了领土和国家的界限,沟通了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网络的交互性和实时性使网上信息的传播更加方便快捷。可以想见,网上侵权行为的后果会在全世界迅速蔓延,而权利人却无可奈何。
3.司法管辖不好定位
侵权行为适用被告所在地法或侵权行为地法是各国法院的普遍作法。但是,因特网将全球的计算机及其网络连为一体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网络空间,同一侵权行为往往同几个地点相联系,物理位置在网络空间中的意义微乎其微,从而使传统管辖权的基础在网络空间中发生了动摇。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案件,人们不得不寻找新的管辖依据。
二、网络暴力侵权行为如何承担
网络暴力侵权的行为人要承担以下责任: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此外,网络暴力侵犯他人名誉权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构成犯罪的,按照诽谤、侮辱罪追究刑事责任。以暴力或者其他方式公开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三、面对网络暴力的对策
面对网络暴力的对策是一定要先审视一下自己是否发过不当的言论,如果确实是自己的错误,要及时致歉并改正。要检查保护好个人信息,防止信息暴露,通过个人信息,网友可以直接查找到你具体的身份、地址等现实情况,那样事态会恶化。
延伸阅读
结语:网络暴力侵权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侵权的主体难被察觉,法律制约有限。网络暴力侵权行为的承担除了民法典中的侵权责任篇所列举的责任外,情节严重的是要受到刑法的制裁。面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审视自己的言论是否合适,及时致歉并改正错误。同时,保护个人信息也是重要的,避免信息暴露导致事态恶化。在应对网络暴力方面,我们需要加强法律的管辖和监管,以保护受害者的权益。网络暴力侵权的危害是全球性的,需要全球范围的合作来解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一条 网络相关行业组织按照章程,加强行业自律,制定网络安全行为规范,指导会员加强网络安全保护,提高网络安全保护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设、运营、维护和使用网络,以及网络安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网络暴力侵权责任法如何承担

法律分析:网络暴力导致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法律依据:《《中...查看全文

网络暴力的特征有哪些?

律师分析: 网络暴力的特征:1、传播活动自发形成;2、信息结构的开放性;3、恶劣影响的虚拟促成;4、传播效果容易失控。通过信息网络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查看全文

遭受网络暴力如何维权?

网络暴力可通过起诉人民法院解决,起诉流程包括递交起诉状、法院立案审查、开庭审理、判决宣判。严重的网络暴力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如侮辱、诽谤他人。网络暴力是指在网络上发表的具有诽谤性、诬蔑性、侵犯名誉、损害权益和煽动性的言论、文字、图片...查看全文

网络暴力侵权律师收费要多些

1、按件收费收取 (1)无财产争议:6000元-20000元之间; (2)法律文书:600元-2000元之间; (3)律师见证:2000元-10000元之间; (4)代办公证:1500元-3000元之间。 2、民事案件收费 (1)...查看全文

网络暴力侵权律师收费要多少

1、按件收费收取 (1)无财产争议:6000元-20000元之间; (2)法律文书:600元-2000元之间; (3)律师见证:2000元-10000元之间; (4)代办公证:1500元-3000元之间。 2、民事案件收费 (1)...查看全文

如何规范网络暴力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

网络暴力对个人隐私权侵犯的规范途径有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树立对隐私权尊重的全网意识;加大对网络暴力实施者的打击力度与处罚力度;减少网络暴力侵权诉讼手续,扩展网络暴力受害人维权途径。 网络暴力对个人隐私权侵犯如何规范 首先,要在法律中...查看全文

遭受网络暴力该如何维权

遭受网络暴力该怎么维权针对网络暴力,我国在2014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通报《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首次划定个人信息保护的范围,明确利用自媒体等转载网络信息行为的过错认定...查看全文

遭受网络暴力该如何维权

针对网络暴力,我国在2014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通报《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首次划定个人信息保护的范围,明确利用自媒体等转载网络信息行为的过错认定,以及如何对网络水军进行规制。 在...查看全文

网络侵权人承担责任的方式,网络侵权行为有哪些

网络侵权人应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等八种责任。侵权行为涉及人格权、财产利益和知识产权。网络侵权与传统侵权的区别在于认定困难、主体复杂和后果迅速传播。...查看全文

网络侵权行为的特点是什么,网络侵权行为包括哪些

网络侵权行为具有较高的操作便利性,范围广、速度快,且管辖权争议较大。网络侵权行为包括侵害他人的人格权、财产利益和知识产权。被侵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采取强制措施或赔偿损失。...查看全文

网络暴力如何判刑

对网络暴力的判刑: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的,对行为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该罪是告诉的才处理的犯罪,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则除外。...查看全文

网络暴力如何判刑

法律分析:对网络暴力的判刑: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的,对行为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该罪是告诉的才处理的犯罪,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则除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网络暴力

对施暴者发布网暴信息的平台上对相关信息进行截图,但由于上述方式取得的证据可信度较低,可能无法完整反映来源,所以最保险的方式是对电子数据通过公证处进行公证保存。在保留证据后,可以找到平台的运营商,要求其删除网暴相关信息,同时也要保留...查看全文

网络暴力如何判刑

行为人以网络暴力为手段,侮辱、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有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从而受到刑罚处罚。《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查看全文

网络暴力如何判刑

以网络暴力为手段,侮辱、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侮辱罪和诽谤罪是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但是如果当事人的网暴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受害人不起诉也会受到处罚。网络暴...查看全文

网络版权侵权行为都有哪些特征

法律分析:网络版权侵权行为都有如下特征:_x000D_ 1、对比一般的侵权,范围更广泛,且损害后果更加严重;_x000D_ 2、具有较强的隐蔽性;_x000D_ 3、侵权客体拓宽;_x000D_ 4、网络版权侵权行为的其他...查看全文

网络侵权如何判定侵权行为地

1、实施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终端设备所在地,也就是侵权信息编写上传地。侵权人使用计算机编写侵权信息侵犯他人权利,这一行为实施地就在其使用的那台计算机的所在地。 2、发布侵权内容的网络服务器所在地或者提供链接的网络服务器的所在地。在网络...查看全文

网络侵权如何判定侵权行为地

法律分析:网络侵权中对侵权行为地的判定是,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而侵权行为实施地又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等信息设备所在地,侵权结果发生地又包括被侵权人的住所地。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被网络暴力怎么维权

法律分析: 当事人在被他人网络暴力之后,可以通过向公安机关进行举报的方式以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进行维权;不仅可以要求网络暴力行为人,也可以要求提供服务的网络平台方承担责任。我国《民法典》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查看全文

被网络暴力怎么维权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受害人受到网络暴力侵害时,可以向侵权发生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以保护自身利益。网络暴力是暴力的一种形式,它是在互联网上发布有害、侮辱性、煽动性言论、图片、视频的一种行为现象,俗称网络暴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