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是否有资格争夺子女抚养权?

律师回答
摘要:父母离婚后,子女仍然是双方的子女,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由母亲直接抚养,已满两周岁的子女抚养问题由法院判决,尊重子女真实意愿。离婚后,由一方直接抚养子女的另一方应负担部分或全部抚养费,费用和期限由双方协议或法院判决。子女在必要时可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数额的合理要求。
没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父母去世才轮到爷爷奶奶。
参考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延伸阅读
爷爷奶奶的权利:在子女抚养权争夺中的法律地位
在子女抚养权争夺中,爷爷奶奶的法律地位备受关注。根据法律规定,爷爷奶奶在特定情况下有权争夺子女的抚养权。然而,他们并非自动享有这一权利。法院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爷爷奶奶的健康状况、经济实力、亲子关系等,来决定是否授予他们抚养权。此外,法律也注重维护子女的最佳利益,因此,爷爷奶奶必须能够提供一个稳定、安全、有利于子女成长的环境。在争夺抚养权的过程中,爷爷奶奶应当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并充分准备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意愿。最终,法院将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做出公正的判断,以保障子女的福祉。
结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和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的规定,父母离婚后,子女仍然是双方的子女,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在子女抚养权争夺中,爷爷奶奶有权争夺子女的抚养权,但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提供稳定、安全、有利于子女成长的环境。法院将根据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以保障子女的福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三条 老年人与配偶有相互扶养的义务。
由兄、姐扶养的弟、妹成年后,有负担能力的,对年老无赡养人的兄、姐有扶养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十六条 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居住或者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
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关系或者租赁关系。
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赡养人有维修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七章 参与社会发展 第六十六条 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优良品德,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保障老年人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爷爷奶奶能否争夺子女抚养权?

爷爷奶奶在孩子抚养权上并非一定有权利争夺,只有在父母双亡或无法抚养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抚养权。如果父母中有一方健在且愿意抚养孩子,爷爷奶奶无法获得抚养权。然而,如果父母双方条件相当且都希望与孩子共同生活,但孩子已经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查看全文

爷爷奶奶是否有权争夺孩子抚养权

法律上爷爷奶奶通常无法直接争取孩子抚养权,除非父母已故或无力抚养。监护人有权拒绝爷爷奶奶看望孩子,但如果爷爷奶奶支付抚养费且父亲已故,则有探望孩子的权利。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有探望权,另一方有协助义务。探望方式和时间可协商...查看全文

爷爷奶奶是否有权争夺孩子的抚养权

爷爷奶奶争取孩子抚养权需满足父母去世或无法抚养条件。离婚后,哺乳期内子女随母亲抚养,哺乳期后法院根据权益和双方情况判决。根据相关规定,以有利于未成年子女成长为原则,考虑年龄、感情、经济等因素。...查看全文

爷爷奶奶可以争夺子女抚养权吗

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可争夺孩子抚养权。若父母死亡或无力抚养,有义务抚养孙子女、外孙子女。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义务。根据民法典规定。...查看全文

爷爷奶奶争夺孙子抚养权是否合法?

爷爷奶奶争孙子抚养权需满足父母双亡或无法抚养的情况。两周岁以下子女一般跟随母方,但父方有特殊情形可要求抚养。两周岁以上子女,父母双方要求抚养时需考虑特殊情况,如绝育、长期生活环境改变等。若父母条件相同,但子女与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查看全文

爷爷奶奶能否争夺孩子的抚养权?

爷爷奶奶想要争取孙子女的抚养权并不一定能成功。只有在孩子的父母双亡或无法抚养的情况下,爷爷奶奶才有可能获得抚养权。如果父母中有一方健在且愿意抚养孩子,爷爷奶奶就无法获得抚养权。然而,如果父母双方的抚养条件相当,并且祖父母多年来独自...查看全文

子女抚养权爷爷奶奶有权利争吗?

法律解析: 孩子抚养权爷爷奶奶不一定有权利争。爷爷奶奶的抚养权,应在孩子的父母双亡,或不能抚养的前提下才能取得。如果孩子的父母有一方健在并且愿意抚养孩子,孩子的爷爷奶奶就不能取得孩子的抚养权。如果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查看全文

子女抚养权爷爷奶奶有权利争吗?

律师解答: 孩子抚养权爷爷奶奶不一定有权利争。爷爷奶奶的抚养权,应在孩子的父母双亡,或不能抚养的前提下才能取得。如果孩子的父母有一方健在并且愿意抚养孩子,孩子的爷爷奶奶就不能取得孩子的抚养权。如果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查看全文

爷爷奶奶是否可以争取子女抚养权?

法律解析: 从法律上来讲爷爷奶奶不能争抚养权,因为孩子的法定抚养权是归孩子的父母的,除非有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或者有其他法定事由的,否则爷爷奶奶不能直接要求争取孩子的抚养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查看全文

爷爷奶奶是否可以争取子女抚养权?

律师解答: 从法律上来讲爷爷奶奶不能争抚养权,因为孩子的法定抚养权是归孩子的父母的,除非有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或者有其他法定事由的,否则爷爷奶奶不能直接要求争取孩子的抚养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查看全文

爷爷奶奶是否有权争取孩子抚养权?

根据法律规定,爷爷奶奶不能争夺孩子的抚养权。孩子的法定抚养权属于父母,除非父母已经去世或者无法抚养孩子,或者有其他法定原因,爷爷奶奶不能直接要求获得孩子的抚养权。如果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未成年子女或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查看全文

孩子的抚养权是否可以由爷爷奶奶争夺?

祖父母可以成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但抚养权仍属于父母。父母去世或无监护能力时,监护权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兄姐担任,经当地居委会或民政部门同意。离婚后,监护权不丧失,父母仍是监护人,但需通过法院变更抚养权。探视权需通过法院申请,未必...查看全文

离婚时爷爷奶奶是否有权争夺孩子的抚养权?

父母健在时,一般不支持爷爷奶奶争夺孩子抚养权。法院判决抚养权时综合考虑双方的生育能力、经济收入、文化水平、工作性质、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两周岁以下的孩子一般判给女方,八周岁以上的孩子会优先考虑孩子的意愿。...查看全文

爷爷奶奶能否有权抢夺抚养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除非父母双亡或无民事行为能力,否则祖父母无权争夺孙子的监护权。离婚后,子女无论是由父母直接抚养还是由父母双方抚养,父母仍然有权利和义务抚养和教育孩子。哺乳期后的子女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查看全文

爷爷奶奶能否有权抢夺抚养权

除非父母双亡或者没有民事行为能力,否则祖父母无权争夺孙子的监护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得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是由父母直接抚养还是由父母双方抚养。离婚...查看全文

爷爷奶奶是否有权利争取孙子女的抚养权?

抚养权的归属是根据双方的经济情况、生活条件和有利于孩子健康生活等因素具体分析判定的。精神病人可以争孩子抚养权,但最终抚养权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两周岁以下的孩子由母亲抚养,两周岁以上的以更有利于孩子成长为标准,八岁以上时,法院...查看全文

爷爷奶奶是否有权争取孙子的抚养?

爷爷奶奶有权争取孙子的抚养权,但需与男方协商。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或...查看全文

爷爷奶奶是否有权争取孩子的抚养权?

从法律角度来看,爷爷奶奶是否具有抚养孩子的权利需考虑具体情况。父母双亡或无法抚养孩子时,爷爷奶奶方可争取抚养权。若父母中有一方还活着并愿意抚养孩子,爷爷奶奶则无法取得孩子的抚养权。另外,认的干爸一般无赡养义务,义父、义母与继父、继...查看全文

离婚后,爷爷奶奶能否争夺孩子的抚养权?

离婚时,爷爷奶奶无权争夺抚养权,但若孩子与爷爷奶奶生活多年且有能力帮助父母照顾孩子,则可优先考虑父亲获得抚养权;反之,若孩子与外公外婆生活多年且有能力帮助母亲照顾孩子,则会优先考虑母亲获得抚养权。...查看全文

爷爷奶奶是否有权抚养孩子?

孩子抚养权与爷爷奶奶无直接关系,根据法律规定,抚养权取决于孩子年龄和最有利于其成长的标准。法院会考虑孩子与爷爷奶奶的长期生活情况,但最终判定将基于经济状况、生活条件和保护孩子身心健康与权益为前提。...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