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主动放弃抚养权是否合法?

律师回答
摘要:离婚后,父母仍为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如果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子女有权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同时,父母也不能放弃子女的抚养权,否则可能会失去监护权。
如果离婚后放弃了抚养权,那么另一方必须按照协议规定的时间定期支付抚养费用。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如果父母按时履行抚养义务,那么未成年子女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就有权要求父母支付抚养费用。
一、父母离婚谁是监护人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所以可以看出,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即使父母因为种种原因离婚了,由一方抚养孩子,父母也依旧是孩子的监护人,不抚养孩子的一方丧失的只是孩子的抚养权,而不是监护权。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二、孩子的抚养权能放弃吗?
孩子的抚养权不能放弃。法律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所以父母无正当理由不得放弃子女的抚养权,父母都不抚养子女的,法院可先行裁定暂由父亲或者母亲一方抚养孩子。
延伸阅读
子女不赡养老人犯法吗?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人。这种义务是无期限的,只要父母需要赡养扶助,子女就应继续履行这一义务。并且不能以放弃继承为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如果不履行该义务,要承担给付赡养费的民事责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子女都要履行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拒不赡养老人后果严重的可能会构成遗弃罪,会有坐牢的可能性。
结语:离婚后,父母仍为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因此,即使父母离婚,孩子的抚养权也不能放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二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时,应当妥善处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探望、财产等事宜,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见。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应当依照协议、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调解确定的时间和方式,在不影响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情况下探望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的一方应当配合,但被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权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三章 家庭暴力的处置 第二十一条 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等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依法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
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加害人,应当继续负担相应的赡养、扶养、抚养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五条 禁止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离婚时主动放弃抚养权是否可以

法律分析:离婚时,如果有一方愿意抚养孩子,那另一方可以放弃争取抚养权,但是不能双方都放弃抚养权,因为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放弃抚养权之后,双方可以协商决定孩子的抚养费,协议不成的由法院判决。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离婚时是否可以主动放弃抚养权

离婚时,可以放弃争取抚养权,但不能双方都放弃。父母对子女有抚养义务,离婚后仍然存在。抚养费可以协商或由法院判决。抚养费支付期限根据情况而定,从出生到18岁为止,有条件或无条件给付。...查看全文

离婚后主动放弃抚养权,是否能要回孩子?

变更子女抚养权需满足四种情形:1、一方因疾病或伤残无力抚养子女;2、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虐待子女;3、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且该方有抚养能力;4、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查看全文

放弃抚养权是否合法?

根据法律规定,夫妻一方离婚时,即使放弃子女抚养权,仍需支付抚养费。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义务是不可放弃的,而相关民事权利可以自愿放弃。监护权和抚养费支付是可以分开处理的。...查看全文

离婚后,抚养权是否可以放弃?

离婚后变更子女抚养权需协商或法院裁决。若一方放弃抚养权,需与对方协商,否则需法院裁决。法院会考虑子女健康成长,如一方无抚养能力或虐待行为,变更抚养权几率较高。...查看全文

离婚后是否可以放弃抚养权?

夫妻离婚,一方可以放弃抚养权,但是要支付抚养费用。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可以不要抚养费吗 ...查看全文

离婚后是否可以放弃抚养权?

离婚可以放弃抚养权,但最终抚养权归属需根据最有利于孩子的原则判决。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权利和义务。一方抚养子女,另一方需支付抚养费,费用和期限由双方协议或法院判决。离婚后,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无权取消监护权,除非有犯...查看全文

子女是否有权主动放弃抚养权?

本文讲述了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和保护义务以及未履行义务时子女或成年人要求父母付費抚养的权利。离婚前孩子抚养费是共同承担的,而没结婚的女方带走孩子是违法的。...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中放弃抚养权是否合法?

在协议离婚时,双方可以协商决定抚养权的归属。如果协商不成,法院将作出判决。法院在判决抚养权归属时,通常会遵循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原则,考虑夫妻双方的文化程度、工作能力、收入状况、年龄、家庭背景以及子女的年龄等因素。夫妻离婚后,一般也会...查看全文

离婚后是否能主动放弃探望权

离婚后,父母不能放弃探望子女的权利。探望权是一种延伸的亲权,不能自由处分或放弃。探望权不仅是一种权利,也是法定义务,离婚协议中放弃探望权无效。如果一方不让探望,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探望子女。...查看全文

离婚抚养权是否能够自动放弃?

离婚后,父母可以自动放弃孩子的抚养权,但需要与对方协商并签订抚养协议书。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教育、保护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抚养费的计算一般按月总收入的20%至30%支付,负担多个子女的可适当提高,但不得超过50%。要变更孩子的抚养...查看全文

离婚后是否可自愿放弃抚养权?

离婚不影响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父母无论是否离婚都有共同的抚养权和抚养义务。离婚后,父母可以协商确定子女的抚养问题,如果无法达成协议则由法院根据最有利于子女的原则做出判决。对于未满两周岁的子女,通常由母亲直接抚养。对于已满两周岁的子女...查看全文

男方主动放弃抚养权是否有效?

男方要求得到孩子的抚养权,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男方已有抚养权、有扶养能力,女方无抚养权或无扶养能力,孩子在男方抚养下能健康成长,或孩子本人意愿。根据《民法典》1084条,如父母协议不成,法院将根据最有利于孩子的原则判决。对于已满8...查看全文

离婚主动放弃抚养权的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离婚主动放弃抚养权的相关规定是不可以放弃抚养权,因为抚养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承担监护、抚养、教育和保护孩子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查看全文

离婚能否放弃抚养权

离婚不能放弃抚养权。根据法律规定,抚养费不会因为放弃抚养权而丧失。父母不应该也不能放弃抚养孩子的教育义务。可以说,我们享有的相关民事权利可以主动放弃,但我们必须承担的一些社会义务不仅不能放弃,而且必须依法履行。父母作为第一法定监护...查看全文

离婚能否放弃抚养权

离婚后,父母不能放弃抚养权,即使放弃也不会丧失抚养费。父母应该履行抚养孩子的教育义务。父母可以分开支付监护权和监护费。离婚后,由一方直接抚养子女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全部抚养费。...查看全文

抚养费主动放弃后是否还有起诉权利?

抚养费是父母离婚后一方应负担子女生活费等费用。抚养费数额应根据子女需求、父母负担能力和当地生活水平确定。放弃抚养费后可重新起诉。子女可根据需要向父母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的合理要求,有正当理由可起诉要求增加抚养费。...查看全文

离婚是否可以放弃抚养权

离婚后,父母仍需履行子女抚养义务,如无法协商达成协议,可由法院判决。离婚不影响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子女仍是双方子女,父母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仍有责任。...查看全文

离婚后,夫妻能否放弃抚养权?

父母在离婚后仍然有抚养和教育的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如果双方都拒绝抚养孩子,法院可以先行裁定由其中一方抚养。因此,父母不能放弃孩子的抚养权。抚养孩子应当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的具...查看全文

离婚后放弃抚养权,能否重获?

离婚时放弃孩子的抚养权是否可以要回来,取决于具体情况。法院会支持变更请求,如有严重疾病、虐待、不利影响或子女意愿等。根据《民法典》,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义务。离婚前两周岁以下子女原则上归母亲,已满两周岁子女则根据最有利于子女的原则判...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