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孩子意外杀人,家庭何去何从?

律师回答
摘要:14岁以下故意杀人不会被判刑,但监护人需赔偿。15-18岁的少年需承担刑事责任,但不会判死刑,刑期约10年左右。14岁以下无行为能力人不追究刑事责任,但监护人需赔偿,并接受相关部门的严格管教。因此,不会监禁。
14岁不小心杀人怎么处理
1、我国刑法中,把14周岁以下称为无行为能力人,14周岁以下故意杀人,并不会被判刑,但监护人会承担民事责任,对被害人家属赔偿。15周岁到18周岁的,为限制行为能力人,要为自己的行为付上刑事责任,我国还没有判过未成年人死刑,15岁犯故意杀人罪应承担刑事责任,实践中判罚应该会在10年左右。
2、不满14周岁不能追究刑事责任,除了监护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外,相关部门还会要求监护人对违法的少年严加管教。
3、由于不追究刑事责任,因此不会监禁。
延伸阅读
青少年犯罪:家庭困境与未来重建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当一位14岁的孩子意外杀人时,家庭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与挑战。这个事件不仅对受害者家庭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也对犯罪者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家庭成员需要面对深深的悲痛和愧疚,同时还要应对社会舆论的压力和法律的追责。在此困境中,家庭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法律帮助,以应对情绪上的困扰和法律程序的挑战。同时,家庭还需要积极参与社区的矫治计划,帮助孩子重新建立起积极的人际关系和价值观念。通过家庭的支持和社会的关怀,青少年犯罪者有机会重建自己的未来,成为对社会有益的成员。这需要家庭、教育机构、社区和法律机构的共同努力,为青少年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机会,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让家庭重建和社会和谐成为可能。
结语:在面对一位14岁孩子不小心杀人的情况时,家庭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与挑战。这个事件对受害者家庭和犯罪者家庭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家庭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法律帮助,同时积极参与社区的矫治计划。通过家庭的支持和社会的关怀,青少年犯罪者有机会重建自己的未来,成为对社会有益的成员。这需要家庭、教育机构、社区和法律机构的共同努力,为青少年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机会,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让家庭重建和社会和谐成为可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三章 家庭暴力的处置 第二十一条 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等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依法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
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加害人,应当继续负担相应的赡养、扶养、抚养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十九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和智力发展状况,在作出与未成年人权益有关的决定前,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充分考虑其真实意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二十一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未满八周岁或者由于身体、心理原因需要特别照顾的未成年人处于无人看护状态,或者将其交由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不适宜的人员临时照护。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生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14周岁孩子无意杀人如何判

14岁儿童无意杀人不会被判刑,但监护人将承担民事责任,赔偿被害人家属。16岁以上的人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14岁以上不满16岁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查看全文

家庭破裂,孩子何去何从?

离婚后,子女的抚养权归属问题由法院根据子女的利益和双方情况判决。哺乳期内的子女一般随母亲抚养,哺乳期后的子女抚养问题应由父母协商,协商不成由法院判决。离婚时,宝宝在半岁以下,一般判给母亲抚养,父亲负担抚养费;如母亲不愿抚养,才会判...查看全文

孩子离婚,家庭何去何从?

离婚时,双方有孩子的处理方式:先协商解决,如不行再诉诸法院。根据《民法典》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能提出离婚请求,除非女方提出离婚或法院认为有必要。对两周岁以下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但在特定情...查看全文

家庭破裂,孩子抚养权何去何从?

法院在抚养权判决中,重视子女身心健康,综合考虑生育能力、经济收入、文化水平、工作性质、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因素。两周岁以下的孩子通常判给母亲,但特殊情况下可能给父亲。已满8周岁的孩子,法院优先考虑孩子意愿。...查看全文

14岁男孩杀人如何应对?

在14岁时,一个孩子犯了杀人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他可以从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中选择一种刑罚,并且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故意杀人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在此基准刑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14岁故意杀人如何判刑

法律分析:故意杀人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其中,已满14周岁末满16周岁的自然人有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行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八周岁需要对故意杀人罪承担...查看全文

14岁男孩意外杀死同学,司法如何审判?

一个14岁的男孩意外杀人不会被判刑,但他的监护人将会承担民事责任,并赔偿被害人家属。而14岁偷东西则不会被判刑,但会受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管教。根据法律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属于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仅对故意杀人、故意伤...查看全文

14岁女孩幼园无意杀人如何判刑

14岁儿童无意杀人不会被判刑,但监护人将承担民事责任,赔偿被害人家属。16岁以上的人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14岁以上不满16岁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查看全文

14岁杀人如何判

依据我国刑法规定,十四岁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一般犯罪不负刑事责任,但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不会被判处死刑和死缓。并且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查看全文

14岁故意杀人罪如何定罪?

十四岁行为人故意杀人将受到刑事处罚,根据情节轻重可能判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十六周岁以下行为人犯故意杀人罪也需承担刑事责任,但不适用死刑且从轻处罚;轻伤指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或功能障碍,构成故意伤害罪可能受到法院量刑。...查看全文

14岁故意杀人罪如何判定?

十四岁行为人故意杀人,可被判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未满十六周岁的人需从轻处罚。未满十八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一般不适用死刑,可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14周岁孩子无意杀人怎么判决

法律分析:14周岁孩子无意杀人的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不需要判刑。因为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只有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才应当负刑...查看全文

军嫂遭遇外遇,家庭何去何从?

军嫂出轨可能构成破坏军婚罪,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破坏军婚罪是指明知配偶为现役军人而同居或结婚,需有故意破坏婚姻关系。明知配偶为现役军人而同居或结婚者,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利用职权或从属关系,以胁迫手段奸淫现役军人妻子,...查看全文

14岁故意杀人罪应如何判刑?

未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时,不承担刑事责任。故意杀人罪的量刑一般在十年有期徒刑到无期徒刑之间,根据情节可在十年有期徒刑以下判处。帮助犯的定罪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故意杀人罪属于行为犯,不属于结果加重犯。...查看全文

家庭纷争何去何从?

死者配偶无权在遗产中偿还债务,除非放弃继承权。继承人有义务在继承的财产范围内清偿死者生前所欠债务,放弃继承权的继承人不需偿还债务。债务人死亡后,可以向配偶追偿,或要求继承人偿还,或要求担保人承担责任。若无上述情形,债权债务消灭。...查看全文

家庭负债何去何从?

套路贷致死构成刑事犯罪,家属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刑责,并提起民事赔偿诉讼。被告人犯罪致被害人财产损失,可在刑事诉讼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其法定代理人及近亲属也可提起民事诉讼。...查看全文

重组家庭丈夫去世,家庭何去何从?

遗产继承按照遗嘱或顺序进行,优先配偶、子女、父母,其次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一顺序继承人优先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只在无第一顺序继承人时继承。...查看全文

6个月大孩子提出离婚,家庭何去何从?

哺乳期孩子的抚养权通常归母亲,离婚限制规定孕期后一年内丈夫不能提出离婚,但妇女和男子提出离婚不受此限制。两岁以下孩子通常与母亲居住,但双方同意并对子女无不良影响时,可以给予父亲抚养权。...查看全文

老婆出轨,家庭面临破裂,孩子何去何从?

离婚时争取孩子抚养权,对外遇的男方有利,但不保证孩子一定判给男方。两周岁以下由女方抚养,两周岁以上双方协商或法院判决,综合考虑孩子的健康成长。...查看全文

9个月大孩子提出离婚,家庭何去何从?

离婚是夫妻依法解除婚姻关系的行为,根据原则,孩子两周岁以内判给母亲。男方提出离婚诉讼需满足法院认可的必要条件。女方提出离婚后,法院判决离婚若确认夫妻感情破裂。离婚需按法定程序办理,否则无法生效。离婚将导致人身关系消除、财产清算、子...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