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事故伤人逃逸者的法律后果

律师回答
摘要:撞人骨折逃逸需根据当事人协商和解情况决定是否坐牢,受害人起诉则需坐牢。根据《刑法》第133条,违反交通法规造成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财产重大损失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开车撞死人逃逸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根据驾驶人实际情况,需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有逃逸或其他严重情节,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撞人骨折逃逸要坐牢吗
1、撞人致人骨折后逃逸的,如果当事人之间愿意协商和解,可以不坐牢;受害人坚持起诉,构成犯罪的,需要坐牢。法律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开车撞死人逃逸怎么判刑
开车撞死人逃逸根据驾驶人的实际情况,通常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危险驾驶罪等罪。
就较为常见的交通肇事罪而言,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前提条件是驾驶人违法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若事故造成一人以上死亡且在造成人员死亡的事故中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需判处刑罚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若存在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判处刑罚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延伸阅读
逃逸责任与法律制裁:揭示汽车事故伤人逃逸者的法律后果
在汽车事故中,当有人受伤而肇事者选择逃逸时,这种行为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逃逸者可能面临刑事指控,如过失伤害罪或故意伤害罪,以及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如驾驶逃逸、不报警等。此外,逃逸行为还可能导致保险索赔的失效,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法律对逃逸者采取了严厉的制裁措施。司法机关将展开全面调查,追究逃逸者的刑事责任。此外,交通管理部门也会对逃逸行为进行处罚,包括吊销驾驶证、罚款等措施。
逃逸责任的法律制裁旨在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通过揭示汽车事故伤人逃逸者的法律后果,有助于提高公众对逃逸行为的认识和警惕,促使驾驶者更加尊重交通规则,减少悲剧的发生。
总之,逃逸责任与法律制裁的存在提醒我们,任何肇事者都必须承担起自己的法律责任。逃逸行为不仅会给受害人带来伤害,也将给逃逸者自己带来沉重的法律后果。只有通过严厉的制裁,才能有效遏制逃逸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与正义。
结语:逃逸责任与法律制裁的存在提醒我们,任何肇事者都必须承担起自己的法律责任。逃逸行为不仅会给受害人带来伤害,也将给逃逸者自己带来沉重的法律后果。只有通过严厉的制裁,才能有效遏制逃逸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与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〇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三节 交通肇事逃逸查缉 第四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查缉预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汽车事故逃逸的法律后果

交通事故逃逸的后果及相关规定:交通事故后逃逸行为将受到处罚,根据情况可罚款、拘留,重大事故构成犯罪者将吊销驾照,逃逸者将终身不得重新领取驾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试行)》,逃逸者将面...查看全文

汽车事故后逃跑者的法律后果

交通事故中逃逸的严重性及相关法律规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者可能被判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情况分为三种:1)不知他人死亡而逃离现场;2)故意将受害者丢至隐秘处致死;3)发现受害者受伤后逃离且不报案致死。同行知情但肇事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查看全文

汽车事故后逃逸罪行的法律制裁

开车撞死人后逃逸的刑罚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开车撞死人但没有逃逸的情况一般构成交通肇事犯罪,不会判死刑。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查看全文

汽车事故逃逸者如何受到法律制裁

开车撞死人后逃逸,构成犯罪,需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我国法律,交通肇事逃逸是指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肇事致死并逃逸者将被判三至七年有期徒刑,逃逸致死者将被判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汽车事故逃逸,伤者无恙,如何处理?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条件及情节加重犯。逃逸不仅限于事故现场,送伤者至医院后逃跑也属逃逸行为。逃逸行为需满足已构成交通肇事罪且具有明知自己肇事的动机。即使履行抢救义务但逃避责任仍构成逃逸行为。逃逸形式包括现场逃离、送医后逃离及躲藏等...查看全文

汽车肇事逃逸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逃跑以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后如果没有逃逸且没有其他恶劣情节,则不会判死刑。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事故、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可处三年以下有...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者的法律后果

交通肇事后逃逸人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为:处罚款、拘留和吊销驾驶证。若构成交通肇事罪,还需承担刑事责任。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逃逸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可被处罚款。若行为人有特定情形,还可被吊销驾驶证或拘留。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逃逸的法律后果

交通肇事逃逸处理:逃逸行为罚款或拘留,重大事故除刑事责任外吊销驾照;交通肇事逃逸交强险能赔,但醉驾、无证驾驶、故意制造事故不赔;肇事逃逸交强险赔偿限额:死亡伤残11万、医疗费用1万、财产损失2千。...查看全文

汽车事故逃逸算肇事逃逸吗?

交通事故后逃逸属于肇事逃逸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受伤人员,并报告交通警察或公安机关。如果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且无争议,当事人可撤离现场自行协商处理。但若车辆逃逸,目击者...查看全文

汽车撞坏他人后视镜后逃逸,法律后果严重

撞坏别人的后视镜逃逸后果严重,可能被罚款并拘留。恶意掰后视镜可以报警,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撞坏红绿灯逃逸会被罚款并可能拘留,同时驾驶证会被扣分。遵纪守法是做好公民的建议,违法交通法规会受到罚款和拘留的处罚。...查看全文

汽车撞电动车逃逸后果?

律师分析: 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查看全文

汽车撞电动车逃逸后果

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查看全文

汽车事故造成严重伤害的法律后果

驾驶致人重伤的处罚方法包括立即停车、报案、保护现场、抢救伤者、防火防爆、协助调查、报案保险。赔偿所需单证如下:医疗费需诊断证明、药费收据;误工费需休病证明、误工证明;交通费需车票;残疾补助费需残疾证明;死亡补偿费需死亡证明。...查看全文

责任归属:汽车撞人逃逸者的法律规定

撞人骨折逃逸行为是否坐牢取决于伤情鉴定结果,构成交通肇事罪需坐牢,否则公安机关处罚款并拘留;撞人致轻伤逃逸不构成犯罪,责任划分由交警决定,可吊销驾照并赔偿;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逃逸者除刑事责任外,驾照终身吊销。...查看全文

避免交通事故逃逸的法律后果

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不构成犯罪者罚款200-2000元;涉嫌构成交通肇事罪并逃逸者处3-7年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者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酒后驾车逃逸的法律后果

酒后肇事逃逸的处罚办法:民事赔偿责任需承担全部责任,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违法责任包括暂扣驾驶证、罚款,醉酒后驾驶还需拘留。饮酒后驾驶营运车辆的处罚更严,包括暂扣驾照、罚款。重复违法者将吊销驾照并禁驾。...查看全文

汽车撞人后逃逸,法律如何制裁?

肇事逃逸行为的构成要求当事人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故意,如果当事人确实不知情且没有主观故意离开事故现场,则不构成肇事逃逸。但是,判断当事人是否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不能仅依据其陈述,而应综合考虑日常经验、事故情况和现场情况等因素。...查看全文

汽车事故逃逸的赔偿问题

开车逃逸的赔偿应根据实际损害后果确定,包括人身和财产损失。对人身损害,需赔医疗、护理、交通等费用,以及误工减少的收入;残疾还需赔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死亡需赔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对财产损失,原则上应恢复原状或折价赔偿,包括维修费...查看全文

撞人后逃逸后的法律后果

一、肇事逃逸拘留多少天1、肇事逃逸拘留的天数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的行政拘留,不会被刑事拘留;(2)肇事逃逸情节严重构成交...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至人轻伤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律师分析: 肇事者违章肇事如果只是致被害人轻微伤、轻伤或者只是造成了牲畜(如猪、牛、羊等)死亡的后果,财产损失数额不大。此时如果肇事者逃逸行为本身未造成其他严重后果,肇事者不构成犯罪,对肇事者可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道路交通...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