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抚养权父母是否有探视权?

律师回答
摘要:离婚后,没有抚养权的一方仍然有权利与孩子保持亲子关系和探视权。父母关系的结束不会影响亲子关系和血缘关系。探视权受法律支持,双方可协商定期会面、联络和短期同居。
没有拿到抚养权的一方依然是孩子的父亲或者母亲,也依然对孩子有抚养权、探视权、也依然有着保护、教育孩子的权利和义务。依照法律规定,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不会随着父母婚姻结束而消失,依然有着亲子关系、血缘关系。探视权是法律支持的。在双方协商好的情况下也可定期与孩子会面,联络、短期同居等。
延伸阅读
探视权的法律规定及适用条件
探视权是指非抚养权父母在特定情况下被授予与子女会面的权利。根据法律规定,探视权的具体安排与适用条件可能因国家、地区和案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情况下,法院会考虑以下因素来决定是否授予探视权:父母的关系、子女的利益、非抚养权父母的行为和能力等。在确定探视权的具体安排时,法院还会考虑探视的频率、时间和地点,以确保子女的福祉和安全。非抚养权父母通常需要向法院提出申请,并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他们拥有探视子女的权利。最终,法院将根据法律和事实情况做出决定,以保护子女的最佳利益。
结语:父母婚姻结束并未使非抚养权父母失去与子女的亲子关系。根据法律规定,探视权是法律所支持的权利。非抚养权父母可在特定条件下获得与子女会面的权利。法院会综合考虑父母关系、子女利益、父母行为和能力等因素,制定具体的探视安排。这包括探视的频率、时间和地点,以确保子女的福祉和安全。非抚养权父母需向法院提出申请,并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他们与子女会面的权利。最终,法院将根据法律和事实情况,保障子女的最佳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五十八条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五十五条离婚后,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的,应当另行提起诉讼。
第五十六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
(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
(三)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
(四)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父母没有抚养费, 还有探视权吗?

中止探望权的条件是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探望权人未付抚养费不可中止。中止探望权需遵循法定事由,如恶化关系、侵权或犯罪行为等威胁子女利益。民法典未具体列举,但总的概括为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查看全文

父母没有抚养费,还有探视权吗?

中止探望的唯一条件是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没有支付抚养费不能中止。中止的条件是法定中止事由,如恶化的关系、侵犯或犯罪行为。子女利益受损可中止探望。...查看全文

父母没有抚养费,还有探视权吗

中止探望权的条件是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未支付抚养费不是理由。探望权中止需出现法定事由,如与子女关系严重恶化,子女拒绝探望,探望人侵权或犯罪损害子女利益等。民法典未具体列举,仅概括为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查看全文

父母没有抚养费, 还有探视权吗

中止探望权的条件是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未支付抚养费不是中止理由。中止探望权需出现法定事由,如感情严重恶化、侵权或犯罪损害子女利益。民法典未具体列举,只概括为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查看全文

探视父母与抚养权有什么关系?

拒绝探视权可起诉法院解决,拒绝探视多次后可考虑变更抚养权。父母可通过协商变更孩子抚养权,以保障子女合法权益。当协商无果时,可通过起诉法院解决变更抚养关系纠纷。...查看全文

生父母对送养子女是否有探视权

法律分析:生父母对送养子女法律上没有规定有探视权,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在子女送养后,与其亲生父母之间的法律关系已经消除。...查看全文

不支付抚养费是否会影响父母探视权?

离婚后,即使一方不需要对方支付抚养费,对方仍享有探视子女的权利。根据《民法典》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义务。然而,满8岁的子女不愿意被探视时,无法强制执行探望权。强制执行的对象是拒绝履行协助责...查看全文

父母是否有义务支付抚养费和授予探视权?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仍享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对方有协助的义务。如果不直接抚养方不支付抚养费,可以通过起诉要求支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离婚后,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探望方式由双方协议或由...查看全文

父母离婚一方不出抚养费是否会有探视权

父母离婚一方不出抚养费有探视权。探视权和抚养费是两个问题,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抚养费是支付给孩子使用的费用,是另一方的义务。而探望权是一种权利,不能随意侵犯。一、离婚后不让探视孩子该如何解决离婚后,不直接...查看全文

未支付抚养费,父亲是否有探视权?

不付孩子抚养费不剥夺对方的探视权,离婚后一方有权探望子女。满8岁的子女拒绝执行探视权不可强制,只能申请强制执行对方的协助责任。强制执行对象是拒绝履行协助责任的一方,需注意保护子女身心健康。如果子女已满8岁,法院会征求他们的意见,不...查看全文

非亲生父母是否有抚养权的权利

非亲生孩子可以争取抚养权,即使法律规定只有亲生父母有权。如果一方在多年抚养后发现孩子非亲生,但已形成抚养关系,可争取抚养权。亦可在亲生父母放弃抚养权且孩子愿意与养父母生活时争取。法院会听取八周岁以上孩子的意见。依据《民法典》第10...查看全文

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是否有孙辈探视权?

祖父母、外祖父母是否拥有探望权尚未明确规定,但按人情伦理,如果他们曾照顾过孩子且不对子女不利,通常可以探望。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1086条规定,离婚后不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望权,另一方有协助义务。探望方式和时间由当事人协...查看全文

抚养权探视权?

律师分析: 1.探视权是指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按照离婚协议或法院判决,遵循一定的方式和时间,探望子女的权利。 2.探视权属于身份权的范畴,是基于父母子女关系而享有的身份权。也是有子女的父或母,基于夫妻离婚而产生的一种...查看全文

父母能否代劳探视权?

不能委托父母代为行使探视权,探望权是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一方定期或不定期探望子女的一种权利。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如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可由法院中止探望,但中止事由消失后...查看全文

不给抚养费是否有探视权

不给抚养费还有探视权,抚养费是支付给孩子使用的费用,照顾孩子的一方可以放弃,也就是和孩子生活的一方的权利。支付是另一方的义务。探望权是不和孩子生活的一方的权利,和孩子生活的一方没有权利剥夺,否则诉讼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一般是败诉。...查看全文

不出抚养费是否有探视权

夫妻感情不和导致离婚。离婚协议会对婚生子女的抚养和探视做出约定。双方都应当按协议履行。我国法律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由此可见,探望权是离婚后父母对子女的法定权利,不因抚养费的给...查看全文

不给抚养费是否有探视权

法律分析:不给抚养费有探视权。离婚后一方不需要对方付孩子抚养费,是权利的放弃;但对方的探视权属法定的,属于身份权的范畴,是基于父母子女关系而享有的身份权。不能因此剥夺,对方仍有探视权。 法律依据:_...查看全文

不出抚养费是否有探视权?

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视权,无需支付抚养费。探望方式由当事人协议或法院判决,但不得影响子女学习及生活规律。若离婚判决未涉及探望权,可单独提起诉讼。中止探望权唯一条件是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不支付抚养费可向法院起诉,可申请强制...查看全文

给抚养费的是否有探视权

离婚后,抚养费与探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抚养费是给孩子用的,可以放弃;探视权是不可剥夺的,不和孩子生活的一方有权要求探视。...查看全文

没出抚养费是否有探视权

没出抚养费有探视权。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视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经法院判决或者调解离婚后,对方拒不支付抚养费的,可以根据调解书、判决书的规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其财产用于支付抚养费。【本文关联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