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审缺少入团志愿书能过吗

律师回答

不会影响录用。
      入团志愿书:是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入团志愿书》,是首要团员档案。
      一,政审需要的材料:
      1,个人自传或是自我总结。这个材料是每个岗位都必须写的,包括一些事业单位或是企业。将自己的经历、家庭情况、自我分析等内容写成约八百字。重点为自己的成绩和特长。如在校期间担任学生干部、社团经验等,或是自己的成绩优异奖学金、职业证书等。切记不要编造。
      2,无犯罪记录证明。考生应当提前准备到两代以内近亲属(目前政审一般都不需要三代,两代近亲属具体有父母、兄弟姐们、配偶等)所在地最低一级行政机构出具证明材料后再到所在地派出所的无犯罪记录证明。如果报名的是特殊岗位为警察、监狱相关岗位则需要三代以内近亲属无犯罪记录证明材料,就需要考生再提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大爷、姑姑舅舅、表兄弟的无犯罪记录证明。此材料开具的时间比较长,需要提前一个星期准备。
      3,户籍证明。部分省份对户籍有所限制,需要考生提供相应的户籍证明。比如江苏、上海等地的公务员考试,就对户籍作出了一些限制。
      4,毕业证、学位证原件和一些岗位规定需要的职业证书。考生无论是应届还是非应届的,在政审时一般都可以提供毕业证等证件了,如果还未正式毕业,无法提供上述材料也可以说明情况,待到报到时再一并带到单位。一些岗位对职业证书有要求的,考生应当在政审时提供这些证书。
      5,个人档案。个人档案一般不需要考生自己去准备,政审人员会到你档案所在地亲自查看的。考生只需要告知政审人员档案目前在何处即可。
      6,个人照片。这个材料,在任何时候都是需要的,考生应当随身准备几张1、2寸的证件照,最好是白底的,因为白底就是最规范的证件照。
      二,发展党员政审工作规范:
      1、政审形式要规范。既可以委派正式党员前往政审对象所在单位进行政审,也可以采用组织发函的形式进行政审。政审时当事人应该回避,政审函应采用挂号信、机要特快等形式邮寄,以保证政审工作的严肃性和材料安全。要坚决杜绝让发展对象本人或其亲属到相关单位索取政审材料,安排非党群众参与政审和政审材料平信邮寄、不密封托人代交等现象发生。
      2、政审范围要规范。要严格按照规定对组织发展对象的家庭成员、主要社会关系进行政审。要坚决克服怕麻烦,图省事,舍远求近,随意缩小政审范围,减少政审对象的做法。
      3、政审内容要规范。出具政审材料的党组织,要安排专门人员对政审对象的历史情况进行调查,对其现实表现进行了解,所出具的政审材料要符合政审对象的客观实际,特别是要对其在重大政治斗争和现实生活中的政治表现进行准确表述。要坚决克服凭主观印象回忆,所提供的政审材料不真实、不准确、不全面,或者内容空洞,不具有针对性的简单做法。
      4、笔墨用印要规范。政审材料是一种存档材料,要端庄、大方、利于长久保存,纸张一般以16开为宜,应该用蓝黑、碳素墨水书写或黑色打印字体。出具政审材料的应该是党的基层委员会,如乡镇、街道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党委,基层党支部出具的材料要有上级党委加盖公章确认。要坚决克服用圆珠笔书写,用行政印章代替党组织印章的做法。
法律依据: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在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上,申请人应汇报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本人履历,以及需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支委会要向大会报告对申请人审议的情况。与会党员要对申请人能否入党进行充分的讨论,并采取举手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半数,才能通过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因故不能到会的党员正式向支部提出书面意见的,应统计在票数内。支部大会讨论两个以上的发展对象入党时,必须逐个讨论和表决。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入团志愿书补办流程

入团志愿书补办需要到学校或团区委领取空白入团志愿书相关资料:1.到学校或团区委领取空白入团志愿书,填写个人信息及入团志愿。2.入团介绍人为入团时所在班级的团支书、组织委员,让他们填表并签字。3.在“支部大会决议”处加盖入团时所在学...查看全文

入团志愿书丢了会有事吗

团志愿书丢失应当由入团单位予以补办,必要时应当开具遗失证明。若题主是在初中或高中时期入团的,则要找初中或高中的团委补办入团志愿书。《 入团志愿书》 的式样由团中央基层组织建设部负责制定, 省级团委基层组织建设部门按照式样统一印制,...查看全文

入团志愿书丢了会有事吗

亲亲,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这个问题哦~入团志愿书丢了会有事。目前团中央明确规定,入团志愿书丢失,不再予以补办。入团学校可以给学生开具团员证明信和团员登记表,即可补办团员证。...查看全文

入团志愿书丢了怎么办

你好,可以补办的。入团志愿书丢失应当由入团单位予以补办,必要时应当开具遗失证明。若题主是在初中或高中时期入团的,则要找初中或高中的团委补办入团志愿书。当申请入团的人在经过团组织一定时期的考察,初步认为可以接收而需要进一步研究审核时...查看全文

入团志愿书丢了怎么办

可以去初中或高中找负责团组织关系的相关老师重新办理,不过你的情况有些复杂,可能要跑几趟的,实在不行就申请重新入团,在大学里也可以入团的。 法律依据: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 第一条 年龄在十四周岁以上,二十八周岁以下的中国青年...查看全文

入团志愿书和团员证丢了怎么办

亲!你好!团员证和入团志愿书丢了可以补办。补办方法:仅是团员证丢失,向校团支部提交书面报告,先出具团员证明以应急。至于补发团员证,手续较复杂,可待后办理。证明团员身份的除了团员证还有《入团志愿书》。团员证由自己保管,其它材料由团组...查看全文

团员证和入团志愿书丢了怎么办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团员证和入团志愿书丢了怎么办 相关资料:1. 团员证和入团志愿书丢了可以补办。补办方法:仅是团员证丢失,向校团支部提交书面报告,先出具团员证明以应急。至于补发团员证,手续较复杂,可待后办理。 2.证明团员...查看全文

入团志愿书涂改了是不是就入不了团了

一、入团志愿书涂改了是不是就入不了团了入团志愿书涂改,如果被发现了,有可能入团的申请就作废了,如果不是什么大的原因,可以去重新要一个入团志愿书,然后重新誊写一遍。所以在写志愿书的时候,一定要高度重视,要注意力集中,不要...查看全文

入团志愿书丢了但有团员证怎么办

入团志愿书丢了但有团员证怎么办,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吧。      1、首先我们打开Microsoft Word,接着我们点击【创建空白文档】。...查看全文

入团志愿书丢了但有团员证怎么办

入团志愿书丢了但有团员证的可以去补办入团志愿书。入团志愿书丢了不会很严重。入团志愿书丢失应当由入团单位予以补办,必要时应当开具遗失证明。若题主是在初中或高中时期入团的,则要找初中或高中的团委补办入团志愿书。《入团志愿书》 的式样由...查看全文

入党志愿书能否涂改

入党志愿书一般是不允许涂改的!如果是填错,则可以修改处说明下支部证明下...查看全文

团员证没钢印 入团志愿书没盖章有影响吗?

志愿书没盖章是无效的哦,建议你去入团单位补盖,另外团员证首页也需要盖钢印,但是一般都没有做到,所以团员证要求的是首页盖了章就行了      关于团员证首页盖章的...查看全文

团员证和入团志愿书丢了有什么办法?

律师解答: 仅是团员证丢失,向校团支部提交书面报告,先出具团员证明以应急。至于补发团员证,手续较复杂,可待后办理。 证明团员身份的除了团员证还有《入团志愿书》。团员证由自己保管,其它材料由团组织管理。你的团员证丢了,但入团志愿书等...查看全文

志愿者入党志愿书出现错误

填写入党志愿书时,如出现笔误或错填等问题,可用斜线批掉并按手印后重写,但不可用刀刮、胶粘或涂抹。若出现刀刮情况,需向上级党组织提交情况说明。...查看全文

丢失入团志愿书后补办证明能不能认定团员身份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丢失入团志愿书后补办证明能认定团员身份,根据共青团山东省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团员发展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鲁团组字〔2015〕16号)文,对于团员证或入团志愿书丢失的情况,按照以下程序补办。一、团员证...查看全文

怎么加入志愿者团体

可以采取书面注册和互联网注册两种方式。书面注册:1、申请人向所在街道、学校、企业团组织或志愿者组织提出注册申请,填写统一格式的注册登记表和服务项目登记表等记录;2、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对申请人情况进行审核;3、审核合格,团组织、志愿...查看全文

入团一定要注册志愿者吗

必须。根据团中央、团省委关于推动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的部署要求:团员应成为注册志愿者,其年度志愿服务时长不少于20小时。除此以外,注册志愿者的基本条件还有: 1、年满十八周岁或十六至十八周岁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者;十四至十八...查看全文

入党志愿书写错

1、首先,如果入党志愿书写错了一定一定不要用修正液或修正带进行涂改修正,这不符合档案的填写要求和规定,严重的会使档案作废。      2、其次,入...查看全文

入团志愿书年龄错误也要作为依据吗?

律师分析: 最早年龄是档案工作的一个术语,即当一个人档案里有几个不同的年龄时,只认定最早年龄为该人的年龄。采用最早年龄主要目的是防治一些干部和个人为了某种目的改变自己的年龄,造成弄虚作假的不公平行为。认定最早年龄具有刚性,不以登记...查看全文

入团志愿书年龄错误也要作为依据吗

法律分析:最早年龄是档案工作的一个术语,即当一个人档案里有几个不同的年龄时,只认定最早年龄为该人的年龄。采用最早年龄主要目的是防治一些干部和个人为了某种目的改变自己的年龄,造成弄虚作假的不公平行为。认定最早年龄具有刚性,不...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