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未出资,可能面临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

律师回答
摘要:股东未出资在民法上承担补足责任,但在刑法领域,虚假出资和抽逃资本构成犯罪。虚报注册资本罪适用于要求实缴注册资本的公司,如银行、信托公司等;虚假出资、抽逃资本罪适用于所有公司。虚假出资是承诺但未给公司,抽逃资本是先给后拿回。涉及巨额、严重后果或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可能构成虚假出资、抽逃资本罪。
在民法上,股东未出资,那么他就有一个补足出资、承担违约赔偿的责任;那在未出资或未真实出资等股东出资有瑕疵的情形下,他在刑法领域上又会承担什么责任呢?我国《刑法》在有关公司注册资本方面规定了两条罪名:虚报注册资本罪,和虚假出资、抽逃资本罪。由于我国注册公司基本实行认缴制,所以虚报注册资本问题,一般来说,就只适用于一些法律、行政法规等要求实行注册资本实缴制的公司,比如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它们的股东如果存在出资瑕疵的情况,那就很有可能触及虚报注册资本罪了。其他实行认缴制的公司,它的注册资本在登记时不需要提交验资证明,也就不存在虚报注册资本的问题了。另一条罪名,虚假出资、抽逃资本罪,它就适用于所有公司。主要是针对公司发起人、股东没有交付出资物,或者没有将财产所有权从自己转移到公司的情况,我们称作虚假出资,也就是他承诺了会给,但是根本没给公司;又或者他先给了公司,在公司成立后,将先前出资抽逃,也就是他确实给了,但是又迅速拿回来了这种情况。这两种情况如果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就会涉嫌虚假出资、抽逃资本罪了。
延伸阅读
股东未出资:风险加倍!刑事与民事责任双重威胁
股东未出资将面临严重的法律风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股东应履行出资义务,未出资可能导致刑事和民事责任的双重威胁。在刑事方面,未出资可能构成欺诈、虚假陈述等犯罪行为,一旦被定罪,将面临刑事处罚,如罚款、拘留甚至有可能入狱。在民事方面,未出资可能导致公司无法正常运作,给其他股东和债权人带来经济损失,股东可能被追究民事责任,需承担赔偿责任。因此,股东应认真履行出资义务,遵守法律规定,以避免承担刑事和民事责任所带来的巨大风险。
结语:股东未出资将面临严重法律风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未出资可能构成欺诈、虚假陈述等犯罪行为,一旦定罪,将面临刑事处罚,如罚款、拘留甚至入狱。同时,未出资还可能导致公司无法正常运作,给其他股东和债权人带来经济损失,股东可能被追究民事责任,需承担赔偿责任。因此,股东应认真履行出资义务,遵守法律规定,以避免承担刑事和民事责任所带来的巨大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九章 公司合并、分立、增资、减资 第一百七十五条 公司分立,其财产作相应的分割。
公司分立,应当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分立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章 申请和受理 第二节 受理 第二十一条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有关债务人的民事诉讼,只能向受理破产申请的人民法院提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十二章 附则 第一百三十五条 其他法律规定企业法人以外的组织的清算,属于破产清算的,参照适用本法规定的程序。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股东未出资可能面临的刑事责任风险

本文讲述了股东虚假出资罪和虚假出资和抽逃资本罪的区别以及相关法律规定。股东虚假出资罪是指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工商登记部门,取得公司登记,虚报注册资本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查看全文

出资不实的大股东可能面临哪些刑事责任?

股东出资不实是指公司股东在公司设立或增加注册资本时,违反公司章程规定,未出资或出资不足,以及在出资后抽逃出资的行为。 出资不实的大股东的刑事责任,可能因其出资不足,构成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而被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查看全文

股东未出资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

股东未出资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包括虚报注册资本罪和虚假出资、抽逃资本罪。虚报注册资本罪指使用虚假文件或其他欺骗手段虚报注册资本,后果严重者将被判处刑罚。虚假出资、抽逃资本罪指公司发起人、股东未按规定交付资金或财产,或在公司成立后抽逃...查看全文

股东未出资,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对公司注册资本规定了虚报注册资本罪和虚假出资、抽逃资本罪。前者适用于要求注册资本实缴的公司,如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后者适用于所有公司。虚假出资是承诺出资但未实际到账,抽逃资本是实际出资后又将资金或物品取回。若数...查看全文

股东未出资可能承担什么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股东未出资属于虚假出资,可能承担的刑事责任是虚假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未出资股东可能面临的行政责任是什么?

股东未出资可能承担连带责任,行政机关可对公司处以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股东应按期足额缴纳出资,否则需向公司和其他股东承担违约责任,行政机关可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的发起人、股东也将受到相应处罚。...查看全文

股东未出资可能面临的行政责任是什么?

股东未出资可能承担行政责任。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未如实出资,将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并受到行政处罚。公司法明确规定股东应按期足额缴纳出资,否则需向公司和其他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对于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的股东,公司登记机关将责令改...查看全文

"公司挂名股东是否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挂名股东属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如果公司涉嫌违法犯罪,罪名成立时,挂名股东会承担刑事责任并可能坐牢。根据刑法和公司法的规定,单位犯罪时,对单位判处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判处刑罚。公司违反法律规定时,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查看全文

股东未出资可能承担什么刑事责任呢

法律分析: 股东未出资属于虚假出资,可能承担的刑事责任是虚假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股东未出资可能承担行政责任,包括股东会责任和公司责任

未出资的股东可能承担连带责任,行政机关可对公司作出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股东应按期足额缴纳出资,否则需向公司和其他股东承担违约责任;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的发起人和股东可能被处以罚款。...查看全文

股东未出资可可以承担什么刑事责任

未出资的股东可能承担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59条的规定,如果虚假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抽逃出资金额2%至10%的罚金。单位犯罪时,对单位判处罚金...查看全文

股东未出资会承担哪些刑事责任?

犯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需判刑,若未交付货币或财产、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不低于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金额的2%且不高于10%。...查看全文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未出资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

股东未出资可能构成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单位犯罪者将受到罚金处罚,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查看全文

被告是否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根据买卖合同的法律规定,被告通常不会面临坐牢的情况。买卖合同纠纷属于民事纠纷范畴,根据法律规定,被告如被判违约,只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无需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是买卖合同涉及的是合同诈骗案件,那么属于刑事案件,是有可能坐牢的。...查看全文

股东未足额出资的刑事责任是什么?

股东应按期足额缴纳出资,不得抽逃。未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将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并向已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的股东也应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这一法律条款确立了股东不履行足额出资义务...查看全文

股东没有出资可能承担什么刑事责任

法律解析: 一个是虚报注册资本罪;另一个是虚假出资、抽逃资本罪。如果股东承诺要出钱但是一直没有把钱打到公司账户,说要出物,但是一直没有办理转让登记手续等,就称作虚假出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五十九条 ...查看全文

股东没有出资可能承担什么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一个是虚报注册资本罪;另一个是虚假出资、抽逃资本罪。如果股东承诺要出钱但是一直没有把钱打到公司账户,说要出物,但是一直没有办理转让登记手续等,就称作虚假出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查看全文

股东没有出资可能承担什么刑事责任?

律师分析: 一个是虚报注册资本罪;另一个是虚假出资、抽逃资本罪。如果股东承诺要出钱但是一直没有把钱打到公司账户,说要出物,但是一直没有办理转让登记手续等,就称作虚假出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五十九条 ...查看全文

企业股东未履行出资责任,面临诉讼风险

股东应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额。货币出资应存入公司银行账户,非货币财产出资应办理转移手续。未按规定缴纳出资的股东除需向公司缴纳外,还需承担违约责任。若股东未足额缴纳,公司可直接要求其履行义务,拒绝则可起诉至法院。...查看全文

简述股东抽逃出资的民事责任

抽逃出资的民事责任 1、股东权利 股东抽逃出资,公司根据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对其利润分配请求权、新股优先认购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等股东权利作出相应的“合理限制”,该股东请求认定该限制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股...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