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罪诉讼时效的相关法律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刑法》规定,诽谤罪的追诉时效为五年。根据不同刑罚的最高刑期,犯罪经过一定期限后不再追诉。最高刑期不满五年的犯罪经过五年不再追诉,五年以上不满十年的犯罪经过十年不再追诉,十年以上的犯罪经过十五年不再追诉,无期徒刑或死刑的犯罪经过二十年不再追诉,但如果认为必须追诉,需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诽谤罪的追诉时效是五年。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延伸阅读
诽谤罪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及法律限制
诽谤罪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及法律限制是指在诽谤罪案件中,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起诉时效的限制和适用范围进行界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诽谤罪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但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会有特殊规定。例如,如果被害人是未成年人、老年人或残疾人,或者案件涉及重大损害国家利益的情形,诉讼时效可能会延长。此外,法律还规定了起诉时效的中断和终止情况,例如被告人逃避追诉或被告人被判处刑罚等情况。因此,在起诉诽谤罪时,应当注意相关法律规定的适用范围和限制,确保起诉时效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结语:诽谤罪的追诉时效一般为五年。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对于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情节严重者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然而,根据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犯罪经过一定期限后不再追诉,具体期限根据法定最高刑的长度而定,最短为五年,最长为二十年。如果在二十年后仍认为有必要追诉,需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因此,在起诉诽谤罪时,要注意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和法律限制,确保起诉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诽谤罪的相关法律规定

诽谤罪的主旨是指散布捏造事实来贬损他人的人格和名誉,必须以严重情节为基础,并符合刑事处罚的要求。散布可以通过言语或文字方式进行,如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若散布的虚假事实不会损害他人的人格和名誉,或者没有实际损害...查看全文

诽谤罪既遂的相关法律规定

诽谤罪既遂的量刑标准:法院依法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严重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查看全文

网络诽谤罪的相关法律规定

网络媒体诽谤罪的证据:大字报、录音、录像等物证和证人证言。对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被害人可向法院起诉,如证据困难,法院可要求公安机关协助。...查看全文

诽谤罪赔偿的相关法律规定

诽谤罪的赔偿应考虑侵害人的过错程度、获利情况、民事责任能力,以及受害人的精神受损害程度和后果,侵权行为的方式、场合和范围,以及诉讼时当地的经济状况。赔偿既是精神抚慰又是惩罚,要平衡双方利益,对弱势群体处以较轻处罚,对强势群体处以较...查看全文

诽谤罪量刑的相关法律规定

刑法中的诽谤罪量刑规定及认定要件。根据《刑法》的规定,诽谤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构成诽谤罪的主观要件是故意损害他人名誉,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客体要件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客观要件包括捏造并散布虚假事...查看全文

诽谤侮辱罪的相关法律规定

诽谤行为引起的民事赔偿责任主要是精神赔偿,但精神赔偿标准与数额没有明确规定,由法官根据适用原则决定。诽谤是指故意捏造、散布虚假事实,属于自诉犯罪,不告不理。...查看全文

诽谤罪处罚的相关法律规定

本文主旨:口头诽谤罪是指以暴力或其他手段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严重情节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侵犯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权,对象为自然人。...查看全文

诽谤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

诽谤罪构成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查看全文

诽谤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

诽谤罪名成立的要件包括: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行为针对特定人且情节严重,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上必须是故意且希望损害他人名誉。...查看全文

了解诽谤罪立案时效的相关规定

我国法律规定了诽谤罪的构成条件及惩罚措施,包括捏造事实、散布捏造事实、针对特定人进行侮辱以及情节严重等。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严重损害他人人格与名誉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国有财产属于...查看全文

诽谤罪定罪和处罚的相关法律规定

诽谤罪情节严重的标准包括:1.导致受害人或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2.在2年内再次犯罪;3.发布的诽谤信息被点击、浏览5000次以上或转发500次以上;4.存在其他严重情节。...查看全文

诽谤罪的诉讼时效

法律分析:诽谤罪的诉讼时效为五年。因为诽谤罪的法定最高刑为三年,未满五年。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法律依据:_x000D_ 《刑法》 第...查看全文

诽谤罪的刑罚及其相关法律规定

诽谤罪的处罚:根据《刑法》第246条,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者,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通过网络实施的,被害人可向法院起诉,如提供证据困难,法院可要求公安机关协助。...查看全文

我国商业诽谤罪的相关法律规定

商业诽谤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假信息,严重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其他严重情节。根据刑法第221条,犯罪行为者将面临不超过2年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可能被处以罚金。...查看全文

诽谤罪的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法律分析:诽谤罪最高处三年有期徒刑,所以诉讼时效是五年。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诽谤罪起诉时效的规定

法律分析:行为人构成诽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追诉时效是五年。根据法律规定,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犯罪经过五年的,不再追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查看全文

诽谤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其司法解释

根据最新《刑法》,诽谤罪的构成要件包括:针对他人的捏造事实的散布,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且情节严重。诽谤罪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行为人必须故意散布虚假事实,明知其会...查看全文

诽谤罪起诉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起诉诽谤罪的具体规定及方式,诽谤罪与诬告陷害罪的区别在于捏造事实的内容、行为方式和主观意图,诽谤罪与侮辱罪的区别在于是否捏造事实、使用暴力手段和行为对象。...查看全文

诽谤罪相关法规概述

公然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诽谤行为可能构成诽谤罪,需根据刑法规定定罪处罚。治安处罚一般以批评教育为主,但造...查看全文

诽谤罪的相关决定?

律师分析: 诽谤罪的相关决定如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等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