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按照犯罪构成的理论,构成过失犯罪,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行为人必须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即年满16周岁以上,并且精神正常;(2)实施了某种不该实施的行为;(3)主观上存在过失;(4)客观上必须是造成了严重的而不是一般的危害结果。按照这些条件,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出于过失即使造成他人死亡的严重后果,也不构成犯罪,成年人出于过失造成了轻微的危害后果,比如致他人轻伤的,也不构成犯罪。
过失犯罪向故意犯罪转化的条件有哪些?
有下列条件:
1.行为人同时实施了过失或故意两个行为。
2.行为人主观上所具有的过失、故意两种罪过,必须是过失在前,故意在后。
3.过失、故意两种罪过之间,必须具有密切的联系。
4.行为人主观上的犯罪故意表现为对最终的严重危害结果的追求或放任。
5.后一个危害结果由故意造成。
共同过失犯罪的成立范围
过失犯罪是可以成立共同犯罪的,条件如下:
1、各行为人都有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共同注意义务。
2、数人实施或促成了违反共同注意义务的行为,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发生。
3、行为人在主观上都是过失。不论是疏忽大意的过失,还是过于自信的过失,或两种过失的竞合,均不影响共同过失犯罪的成立。
过失犯罪能否成立共同犯罪
过失犯罪不能成立共同犯罪。根据《刑法》规定,共同犯罪人在主观上必须具备共同故意,这种故意的共同性有三个特征:1、共同犯罪人之间在主观上有一定的联系。2、共同犯罪人对共同犯罪行为所引起的危害结果都有预见。3、共同犯罪人都希望或者放任犯罪结果的发生,也就是对犯罪结果采取直接故意或间接故意的态度。
过失犯罪是否成立共同犯罪
不成立。共同犯罪必须要双方都是故意的主观心态,所以过失是不成立共同犯罪的,即两人以上由于过失行为,造成同一危害结果的,不以共同犯罪定罪处罚。因为在过失犯罪的场合,行为人在主观上既不希望,也不放任犯罪结果的发生,当然不存在共同的犯罪故意,也就不成立共同犯罪。
构成过失犯罪的条件包括哪些
构成过失犯罪,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行为人必须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即年满16周岁以上,并且精神正常;
(2)实施了某种不该实施的行为;
(3)主观上存在过失;
(4)客观上必须是造成了严重的而不是一般的危害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