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者自首后如何量刑?

律师回答
摘要:交通肇事罪犯逃逸后主动自首,我国法院应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根据刑法规定,自首是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自首的犯罪分子可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
犯罪嫌疑人造成交通肇事事故,在逃逸后主动自首,构成犯罪的,我国人民法院应当对其按照交通肇事罪的规定从轻或减轻处罚。《刑法》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延伸阅读
交通肇事逃逸者自首后的法律后果及量刑规定
交通肇事逃逸者自首后的法律后果及量刑规定取决于多个因素。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属于刑事犯罪,自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法律后果。自首后,法院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量刑决定。量刑的考量因素包括肇事后的后果严重程度、逃逸行为的恶劣性、自首的真实性和时机等。一般情况下,自首可以减轻刑事责任,但并不意味着免罪。法院可能会根据法律规定判处交通肇事逃逸者有期徒刑、罚款、吊销驾驶证等刑罚。此外,被害人或其家属还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总之,交通肇事逃逸者应当面对法律的制裁,并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结语:犯罪嫌疑人自首后,我国法院会根据《刑法》规定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属于刑事犯罪,自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法律后果。然而,量刑决定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肇事后的后果严重程度、逃逸行为的恶劣性、自首的真实性和时机等。自首并不意味着免罪,法院可能会判处有期徒刑、罚款、吊销驾驶证等刑罚。此外,被害人或其家属还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交通肇事逃逸者应当承担法律的制裁和相应的法律后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交通肇事者逃逸后自首如何处理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处理视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而定。电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包括机动车之间事故责任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事故责任。逃逸等法定情形下,责任方应承担全部责任和赔偿责任。...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量刑?

律师分析: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会在“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法定刑基础上,对其自首从轻处罚,但罪行极其严重、主观恶性极深、人身危险性极大,或者恶意利用自首规避法律制裁者除外。行为人交通肇事逃逸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仍可成立自首...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者撞人后逃逸自首减轻量刑吗

法律分析:   自首会从轻处罚、减轻量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交通肇事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应认定为自动投案,构成自首的,因上述行为同时系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义务,对其是否从宽...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自首量刑标准

法律分析: 交通肇事逃逸自首可以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如何处置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章,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会产一诸多不利后果。交通事故逃逸后自首的可以减轻刑罚的一个条件。交通事故逃逸的处罚如下: 首先,是民事赔偿责任方面。通常情况下,交警会根据事故各方的过错来认...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如何处罚

法律分析: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由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向公安机关报告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认定为交通肇事罪,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特别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如何处罚?

律师分析: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如何处罚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法律分析: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认定: (一)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二)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三)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门...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者撞人后逃逸自首会减轻量刑吗

法律分析: 《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 交通肇事逃...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该如何认定?

律师分析: 1、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2、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受处理的。4、交通肇事...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该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认定如下: 1、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2、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3、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门或...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后又自首如何处罚?

律师分析: 在交通肇事后为了逃避法律追究,未等交警到达即弃车离开了现场,应当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即便之后再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但“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事实已经成立,不能因后来的自首而否定当时的逃逸事实。但是投案自首的行为符合《最高人...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该如何认定

法律解析: 1、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2、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受处理的。4、交通肇事...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该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1、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2、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受处理的。4、交...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该如何认定

法律解析: 1、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2、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受处理的。4、交通肇事...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后又自首如何处罚

在交通肇事后为了逃避法律追究,未等交警到达即弃车离开了现场,应当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即便之后再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但“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事实已经成立,不能因后来的自首而否定当时的逃逸事实。但是投案自首的行为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自首

法律分析: 交通肇事逃逸自首的认定,主要考量肇事者是否主动投案自首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依据《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如何量刑

法律分析: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法律依据:《《中华...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