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继承权疑问:丈夫去世谁来承继?

律师回答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丈夫去世后住房公积金的继承问题以及法定继承的情况和遗嘱的类型。其中包括了丈夫去世公积金的继承顺序和遗嘱继承人的放弃、丧失继承权等情况。此外,还介绍了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等不同类型的遗嘱。
一、丈夫去世公积金谁继承?
住房公积金属于夫度妻共同财产,如果一方去世,公积金的一半应当作为去世一方的遗产,由所有继承人共同继承。如果死亡人有遗嘱给非血缘关系的人,受遗赠人也可以继承该笔公积金。职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其住房公积金法定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可提取死亡职工的住房公积金。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二、法定继承的情况有哪些?
立有遗嘱的遗产继承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1、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的;
2、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
3、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的;
4、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
5、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三、遗嘱的类型有哪些?
1、公证遗嘱。即立遗嘱人至公证机关对其遗嘱行为及遗嘱内容进行公证;
2、自书遗嘱。即立遗嘱人亲笔书写的遗嘱,该遗嘱必须由立遗嘱人亲笔签名,并注意年、月、日。
3、代书遗嘱。即立遗嘱人委托他人代笔书写的遗嘱。代书遗嘱应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见证人不得为遗嘱确定的继承人。
4、录音遗嘱。即立遗嘱人通过录音或录像的形式,确定其遗嘱的内容。录音遗嘱同代书遗嘱一样,需要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并将其见证的情况进行录音、录像。完后,应将录音、录像内容封存,封口由见证人及遗嘱人签名盖封。
5、口头遗嘱。即立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无条件书写、录音或办理公证时,口头订立遗嘱的行为。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延伸阅读
结语:在夫妻共同财产中,丈夫去世时,公积金的一半应作为遗产由继承人共同继承。同时,根据遗嘱的情况,法定继承将适用于放弃继承、丧失继承权、先于遗嘱人死亡、遗嘱无效部分涉及的遗产以及未处分的遗产。遗嘱的类型包括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以上是关于丈夫去世公积金继承、法定继承情况和遗嘱类型的相关信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法定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 继承 第三十一条 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法定继承 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丈夫去世公积金谁继承?

丈夫去世公积金属于共同财产,女方分到一半后,余下的部分由丈夫配偶、父母及子女共同继承,这些人都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可以参与公积金分配。一方去世,女方可以去公积金中心办理提取手续,将钱取出来后再分割。 ...查看全文

丈夫去世公积金谁继承?

丈夫去世时,公积金应由继承人共同继承;法定继承情况包括放弃继承、丧失继承权、先于遗嘱人死亡等;遗嘱的类型有公证、自书、代书、录音和口头遗嘱。...查看全文

丈夫死后公积金谁继承?

1、死亡赔偿金不能继承,但是死者的近亲属可以分割。这类案件实际上属于死亡赔偿金分割纠纷。根据司法实践,一般按下列主体和分配方式进行分配。2、权利主体:对于死亡赔偿金的分配,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是应按照与受害人生前共同...查看全文

丈夫去世遗产继承问题

丈夫去世遗产继承,如果存在有合法有效的遗嘱的话,按照遗嘱继承;如果不存在,则按照法定继承。法定继承顺序,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查看全文

丈夫去世第一继承人是谁

律师分析:妻子、父母、子女同为第一顺序继承人,他们之间的继承权是平等的,同时在分割遗产的时候份额也应该是均等的。遗产继承顺序,是指被继承人死亡后,继承人继承遗产的先后秩序。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丈夫去世第一继承人是谁?

律师分析: 妻子、父母、子女同为第一顺序继承人,他们之间的继承权是平等的,同时在分割遗产的时候份额也应该是均等的。遗产继承顺序,是指被继承人死亡后,继承人继承遗产的先后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查看全文

丈夫去世,公婆是否有权继承?

公婆是第一继承顺序人,有继承权。遗产按照顺序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优先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次之。同一顺序继承人份额一般均等,但可协商不均等。对特殊困难或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应予照顾,对扶养义务不尽的继承人应少分或不分。依靠被继承人扶...查看全文

丈夫去世后第一继承人是谁?

丈夫去世后,配偶、子女和父母是房产的第一继承人。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没有时间限制,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有权要求依法获得遗产,直到遗产分配完毕。若存在继承人之间的分配纠纷,可以通过请求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查看全文

丈夫去世时第一继承人是谁

丈夫去世时,第一继承人为妻子、父母、子女。第一顺位继承人之间的继承权是平等的,同时在分割遗产的时候份额也应该是均等的。遗产继承顺序,是指被继承人死亡后,继承人继承遗产的先后秩序。对于没有第一顺位继承人,或者第一顺位继承人放弃继承的...查看全文

丈夫去世了,谁是第一继承人?

继承顺序明确,继承人之间的继承权平等且份额均等。遗产继承应遵循法定顺序,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遗嘱可以指定继承人,但应遵循遗嘱执行。放弃继承权或丧失继承权的情况下,遗产按照法定继承办理。继承顺序的明确保障了遗产有序分割,但应坚持...查看全文

丈夫去世时,第一继承人是谁?

遗产继承顺序为妻子、父母、子女,第一顺位继承人份额应均等。若无第一顺位继承人,则由第二顺位继承人继承,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与外祖父母。...查看全文

丈夫去世后,第一继承人是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丈夫死后,配偶、儿女和父母是第一继承顺位,共同继承遗产。需先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再进行继承,妻子的财产不可分割。...查看全文

丈夫走了,谁来继承?

该条规定了遗产继承的顺序和继承人的范围。主要思想是强调尊重家庭关系和亲属之间的血缘和抚养关系,保障家庭和谐和权益。同时,规定了遗产继承的具体程序,以避免纠纷和争议的发生。...查看全文

丈夫去世妻子有继承权吗

妻子在丈夫死亡后有继承遗产的权利,除非丈夫在遗嘱中排除了她作为继承人。继承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若无第一顺序继承人,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查看全文

丈夫去世妻子有继承权吗

丈夫去世以后妻子在正常情况下是有继承权的,除非丈夫在遗嘱中指定了其他的继承人,如果是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遗产的,妻子作为配偶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另外还有夫妻双方的孩子和丈夫的父母也都都是第一顺序继承人。...查看全文

丈夫去世后,遗产继承人能否继承?

丈夫去世后遗产继承人可以继承。具体规定如下:1、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2、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查看全文

丈夫去世后,遗产继承人能否继承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继承人应按照法定继承办理。如有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应按照协议或遗嘱办理。继承人如不愿接受继承,应在遗产处理前书面表示放弃继承。...查看全文

丈夫去世没有子女谁是继承人

视情况而定。如果被继承人生前立有遗嘱的,其继承人为遗嘱指定的自然人。如果被继承人没有遗嘱,且没有子女的,按照法定继承,其第一顺序继承人为配偶、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为兄弟姐妹、外祖父母、祖父母。一、一个光棍叔叔还能不能继...查看全文

丈夫去世后社保退费由谁继承

法定继承,第一序位继承人:配偶、父母、子女;第二序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当没有第一序位继承人的才轮到第二序位。有第一序位的话,第二序位是不能继承的。一、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有哪些?一、法定继承人,是指...查看全文

丈夫去世没有子女谁是继承人

法律解析: 视情况而定。如果被继承人生前立有遗嘱的,其继承人为遗嘱指定的自然人。如果被继承人没有遗嘱,且没有子女的,按照法定继承,其第一顺序继承人为配偶、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为兄弟姐妹、外祖父母、祖父母。 【法律依据】: 《中华...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