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条的追诉期限是多少?

律师回答
摘要:借条追诉期三年,超过20年法院不保护。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条,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次日起计算满3年。没有约定还款期的借条,借款人可随时返还,最长不超过20年。
一、借条追诉期多长时间
1、借条适用的不是追诉期,而是诉讼时效,借条的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如果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除有特殊情况的以外,法院不予保护。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八十九条,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一般欠条的期限是多久
1、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条: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的次日起计算满3年;
2、没有约定还款期的借条,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出借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延伸阅读
借款合同中的追诉时效如何确定?
借款合同中的追诉时效一般是根据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来确定的。在中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借款合同的追诉时效一般为三年。也就是说,借款人从借款合同约定的借款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年内,可以向借款人追讨借款。如果借款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追诉时效,那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一般为十年。当然,具体的追诉时效还需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判断和解释。如果您有具体的借款合同纠纷,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
结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借款合同的追诉时效一般为三年,如果没有明确约定,则为十年。如有具体纠纷,请咨询专业律师获取准确法律意见。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载明的借款金额,一般认定为本金。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条借款人可以提前偿还借款,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并主张按照实际借款期限计算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七条借贷双方对前期借款本息结算后将利息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债权凭证,如果前期利率没有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载明的金额可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超过部分的利息,不应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
按前款计算,借款人在借款期间届满后应当支付的本息之和,超过以最初借款本金与以最初借款本金为基数、以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计算的整个借款期间的利息之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借条追诉期的时间限制是多少?

借条追诉期为三年,欠条有效要求包括标题、正文和落款,16岁以上且有独立经济能力时才有效。借条和欠条的主要区别在于证明对象和基础法律关系。借条证明借款合同关系,欠条只能证明债权债务关系。诉讼时效是重要的法律保护,对纠纷应及时提起诉讼...查看全文

借条追诉期限是多长

借条追诉期有多久要根据借条具体内容来看。具体来说,如果借据注明还款日期,诉讼时效从还款日期的次日起计算三年。借款人可的借款期限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促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诉讼时效从债权人第一次要求债...查看全文

借条的追诉期是多少年?

借条的追诉期为三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借条作为证明借贷关系的凭证,应包括债权人姓名、借款金额、利息计算、还款时间等要件。在借条纠纷中,需要提供与债务案件相关的证据,如借据、收据、借贷合同、证人证明等。...查看全文

借条的追诉期是多少年?

律师解答: 1.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2.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查看全文

借条的追诉期是多少年

法律分析:借条不适用追诉期,而是适用诉讼时效,借条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如果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法院一般不予保护。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借条的追诉期限一般是多久

借条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借条不适用于追诉期,借条适用的是诉讼时效,诉讼时效开始的日期是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的日期,但是,如果从权利受到损害的日期起超过二十年的,法院不予保护,如果有特殊情况的,权利人可...查看全文

借条追诉期多少时间

1、借条适用的不是追诉期,而是诉讼时效,借条的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如果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除有特殊情况的以外,法院不予保护。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借条起诉期限是多少年

借条起诉期限是3年。起诉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具体而言,如果借条注明了还款日期,那么诉讼时效就从还款日期的次日起计算三年。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查看全文

借款的追诉期限是多久?

个人债务追讨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为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3年,逾期则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的权利。不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不受诉讼时效限制,但受最长20年保护期限制。...查看全文

借条追诉期是多久

借条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借条不适用于追诉期,借条适用的是诉讼时效,诉讼时效开始的日期是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的日期,但是,如果从权利受到损害的日期起超过二十年的,法院不予保护,如果有特殊情况的,权利人可...查看全文

民间借贷担保追诉期限是多少?

民间借贷中,担保人的免责时效为六个月。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在保证期限内债权人未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担保人可以免除保证责任;如果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则保证期限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查看全文

没写期限的借条期限是多少年

法律分析:借条没有写还款日期,如果债权人不讨要的话,可以日后还。但是如果债权人要求还钱,随时讨要都是合法的。因为借条如果没有写还款日期,法律规定可以随时找借款人还钱。借条没写还款日期诉讼时效是3年,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查看全文

借条的有效期限是多少

法律分析:借条本身没有有效期的限制,但是借款纠纷有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为三年,在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也不再保护,有特殊情况的可以申请延长。法...查看全文

借条和欠条的法律追诉期限

根据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条,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的次日起计算满3年。对于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条,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而出借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对于约定还款期限的欠条,诉讼时效同样从还款期限届满的次日...查看全文

借条的追诉期是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借条确定的还款之日起计算,没有约定还款日期的,从贷款人要求借款人还款的宽展到期之日起开始计算。《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查看全文

借条的追诉期是多长时间

借条追诉期是指借款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对于约定了还款期限的债务,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之日开始计算。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期限或不明确约定,债务人和债权人可以随时履行或要求履行义务,但需要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普通诉讼时效为三年,从...查看全文

借条的追诉期是多长时间?

律师分析: 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借条确定的还款之日起计算,没有约定还款日期的,从贷款人要求借款人还款的宽展到期之日起开始计算。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查看全文

借条多久超过法规追诉期限?

律师解答: 借条的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查看全文

借条多久超过法律追诉期限

法律分析:借条本身没有期限限制,但是借款关系有诉讼时效的限制,诉讼时效为三年,在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但是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也不再保护,有特殊情况的可以申请延长。...查看全文

借条多久超过法律追诉期限

借条的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李健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婚姻家庭、婚姻家庭

已服务63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