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情节轻微的标准有哪些?

律师回答

犯罪情节是否轻微,应该结合定罪情节和量刑情节综合评定,综合罪前、罪中、罪后情况。罪前一般考虑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主要包括犯罪人的一贯表现、有无前科、是否惯犯或者偶犯。 罪中主要考虑行为人在犯罪手段、行为、方法、对象、动机、后果上是否刚刚达到犯罪起点,也包括法定量刑情节如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未成年犯罪、从犯等,一般社会危险性和侵犯法益的程度较低。罪后情况主要考虑行为人对已经实施完毕的犯罪所持的态度,包括对侵害后的赔偿、被害人的谅解程度等,或者有自首、坦白、退赃、立功等情节。

犯罪情节轻微如何认定

认定犯罪情节轻微,不适用刑罚。“犯罪情节轻微”是由法院根据具体案情认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如何认定犯罪情节轻微

(一)、对法定犯罪情节轻微的分析。根据刑法第13条,犯罪应是依照法律应受到刑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果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此条并没有规定:有危害社会的行为,但是情节轻微,依照法律可以不受刑罚处罚的,是否是犯罪?刑法第37条规定: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于刑事处罚。根据这条规定,犯罪情节轻微,应是指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侵犯了法益,该行为亦符合了犯罪构成,是犯罪行为。但因为侵犯法益的程度较轻,情节轻微,可能需要进一步判处刑罚,也可能不需要判处刑罚。需要由检察机关或法院来决定。(二)、对犯罪情节轻微的基本范围分析。刑法没有直接规定哪些行为属于犯罪情节轻微,但从刑法规定来看,犯罪情节轻微的范围属于基本犯罪范围,不包含结果加重犯。如刑法第266条的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是入罪刑范围,属于基本犯罪。“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它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属于结果加重犯,结果加重犯不存在犯罪情节轻微的情形,它与犯罪情节轻微是犯罪行为程度深浅的不同面。我们不可能要求一种犯罪行为既属于犯罪情节轻微,又属于结果加重犯。(三)、对犯罪情节轻微的不同状态和处理分析。犯罪情节轻微包括犯罪的事实情节亦包括量刑情节。其中事实情节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只包含基本型。量刑情节则包括法定的能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亦包括酌定的轻微犯罪情节。也就是说,我们拿什么来评判这个犯罪行为是否属于情节轻微?犯罪行为必须依照法律定罪处罚,这是刑法明文规定的。事实情节由法律直接规定,由法律规定行为人应定什么罪,犯罪事实属于基本的犯罪规定,不属于结果加重犯,这是犯罪情节轻微满足的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定罪是为进一步的处罚提供依据。如果在给予行为人处罚时,衡量其情节,法律评判应给予其最轻或较轻的处罚,则我们就认为行为人的犯罪情节轻微。但因为犯罪行为的情节复杂多样,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法律也只能规定其主要的常见的情节状态,对于其它如心理表现的犯罪目的和动机、犯罪人的一贯表现等,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只能酌定衡量。所以情节轻微的犯罪量刑情节既包括法定量刑情节如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有立功、自首等情节,未成年犯罪,从犯等。亦包括酌定的量刑情节,则与行为人的犯罪手段、犯罪对象、犯罪的目的与动机、犯罪后的态度、犯罪人的一贯表现等。依照刑法规定,犯罪情节轻微的法定量刑情节主要包括:应当免除处罚;可以免除处罚;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等。

犯罪情节轻微可以起诉吗

在生活中,发生纠纷、冲突、矛盾的,可以通过公安机关、派出所调解解决的,就不涉及起诉。对于某些当事人拿不定主意,是否已经属于犯罪的行为,当事人之间的纠纷有没办法解决时,可以依靠诉讼。那么,犯罪情节轻微可以起诉吗?

律师解答:

对于公诉案件,检察院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累犯犯罪情节轻微如何处罚

犯罪情节轻微累犯也应当从重处罚。从重处罚,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法定量刑情节,是指在法定的量刑幅度内确定一个基准刑,在这个基准刑之上再按照一定的比例确定最终量刑,从重处罚不得超过法定量刑幅度。根据相关规定,对于累犯,应当综合考虑前后罪的性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至再犯罪时间的长短以及前后罪罪行轻重等情况,增加基准刑的10%-40%,—般不少于3个月。

犯罪情节显著轻微怎么认定

“犯罪情节显著轻微”是由法院根据具体案情认定的,一般为该犯罪行为尚未造成实际后果,人事伤亡等。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犯罪情节轻微有什么标准

犯罪情节是否轻微,应该结合定罪情节和量刑情节综合评定,综合罪前、罪中、罪后情况。罪前一般考虑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主要包括犯罪人的一贯表现、有无前科、是否惯犯或者偶犯。罪中主要考虑行为人在犯罪手段、行为、方法、对象、动机、后果上是否...查看全文

抢夺罪轻微的情节有哪些

法律分析:抢夺罪情节轻微的情形包括行为有初犯,有认罪、悔罪表现,且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等。行为人构成抢夺罪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查看全文

抢夺罪轻微情节有哪些?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抢夺罪情节轻微的情形包括行为有初犯,有认罪、悔罪表现,且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等。 抢夺罪的量刑情节有哪些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查看全文

盗窃罪情节轻微的标准?

律师分析: 盗窃罪情节轻微的标准:盗窃数额在一千元以下属于盗窃罪情节轻微的情形。个盗窃数额在一千元以下的没有达到刑事立案标准,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的属...查看全文

盗窃罪情节轻微的标准

法律分析:盗窃罪情节轻微的标准:盗窃数额在一千元以下属于盗窃罪情节轻微的情形。个盗窃数额在一千元以下的没有达到刑事立案标准,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的属于...查看全文

情节轻微的案件有哪些

哪些案件属于轻微刑事案件 轻微刑事案件,是指犯罪性质不太严重,案件事实比较清楚,不需要运用专门技术和手段进行侦查,可由被害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刑事案件。 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查看全文

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相关标准?

律师解答: 我国刑法中相关规定指的是犯罪的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查看全文

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相关标准?

法律解析: 我国刑法中相关规定指的是犯罪的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查看全文

醉驾轻微情节有哪些

为了维护行车安全和道路交通秩序,我国通过法律规定了许多驾驶过程中的违规违法行为,如果有违反的情况,就会受到法律的严惩。那么你知道醉驾情节轻微有哪些情形吗?想要了解更多关于醉驾情节轻微有哪些情形的知识,跟着律师一起看看吧。 一、醉驾...查看全文

醉驾情节轻微的情形有哪些?

醉驾情节轻微的情形有:挪动车位型、救治病人型、睡觉休息型、隔时醉驾型、尚未驶出型、醉驾追尾型等。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被告人,应当综合考虑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机动车类型、车辆行驶道路、行车速度、是否造成实际损害以及认罪悔罪等情况,准确...查看全文

犯罪情节显著轻微

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案件,不应视为犯罪行为,无需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案件应当予以撤销、不起诉、终止审理或宣告无罪。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不能使用"免于处分"这一表述,因为"免于处分"前提是存在罪行,而对于不认为是犯罪的情况...查看全文

醉驾犯罪情节轻微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认定醉酒犯罪情节轻微,主要看其对公共安全的威胁性,可以参考以下内容:(1)没有发生交通事故或者仅造成特别轻微财产损失或者人身伤害;(2)血液酒精含量在100毫克/100毫升以下;(3)醉驾的时间和距离极短,根据一般人的经验判断,几...查看全文

犯罪情节轻微怎么判

犯罪情节轻微的认定如下:1、行为人在主观上恶意较小;2、行为人在主观上恶意较小;3、使用的犯罪工具、犯罪时间、地点等不具有明显犯意;4、悔罪态度良好;5、具有退赃、自首、...查看全文

故意伤害罪中情节轻微的标准

法律分析: 故意伤害罪中情节轻微的标准为:没有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并且行为人主观恶性不大,犯罪手段不严重。行为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_x000D_ ...查看全文

较轻犯罪情节的认定标准

对于较轻的量刑犯罪情节,可以从犯罪主体、犯罪主观、犯罪客观和犯罪客体等方面进行认定。治安案件情节较轻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行为人年龄、态度、结果和手段等。猥亵罪情节较轻一般会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但聚众或在公共场所犯罪...查看全文

轻微犯罪有哪些

有哪些刑事案件是轻微的 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具体包括: (1)故意伤害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 (2)非法侵入住宅案(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的); (3)侵犯通信自由案(刑法第二百...查看全文

伤情鉴定轻微伤的标准有哪些

伤情鉴定轻微伤的标准具体如下:1、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致伤因素造成的原发性伤害作为鉴定依据;2、鉴定损害可能引起的并发症;3、鉴定行为人组织器官或容貌障碍时,要注重考虑损害后果。劳...查看全文

犯罪情节轻微如何认定?

(一)、对法定犯罪情节轻微的分析。根据刑法第13条,犯罪应是依照法律应受到刑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果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此条并没有规定:有危害社会的行为,但是情节轻微,依照法律可以不受刑罚处罚的,是否是犯罪?...查看全文

犯罪情节轻微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犯罪情节轻微是指:行为人的主观恶意较小;实施的犯罪行为的社会危险性较轻微;使用的犯罪工具、犯罪时间、地点等不具有明显犯意;或者悔罪态度良好;具有退赃、自首、立功等情节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犯罪情节轻微

法律分析:犯罪情节轻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定:_x000D_ 1、犯罪的时间和地点,一般不是在公共场所犯罪的情节较轻;_x000D_ 2、犯罪的手段和方法,不是以恶劣手段犯罪的情节较轻;_x000D_ 3、犯罪的动机,过失...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