谅解书对判决的影响

律师回答
摘要:犯罪嫌疑人的悔罪和被害人的谅解在量刑中起到重要作用,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减轻刑罚。根据最高法院的指导意见,积极赔偿并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没有取得谅解但积极赔偿的可以减少30%以下,取得谅解但没有赔偿的可以减少20%以下。刑事谅解书是一种酌定减轻刑罚的情节,而不是必须从轻处罚,其效力在公诉至法庭质证环节发挥。
有谅解书体现出被害人予以谅解,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有悔罪表现,这反映出犯罪嫌疑人再犯罪的可能性较小,属于酌定量刑情节,具体轻判多久,还需要综合案情,法官最终作出裁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规定,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其中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
刑事谅解书指刑事案件的受害人与嫌疑人或其家属之间,就案件结果达成和解,被害人一方所出具的书面文件。属于刑法规定中的酌定情节,而不是法定情节,因此,一般的情况,如果受害者家属不是反映很强烈而且得到谅解的话,法院是可以从轻处罚的,但是不是必须从轻处罚。谅解书一般在提起公诉至法庭质证环节完成,其在刑法上有着酌定减轻,从轻的效力。
延伸阅读
谅解书在司法裁决中的法律效力
谅解书在司法裁决中的法律效力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谅解书是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其目的是解决争议并避免进一步的法律纠纷。然而,谅解书并非法院的判决,因此其法律效力存在一定的限制。一般情况下,如果谅解书经过合法的签署并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法院会予以认可并执行。但是,如果谅解书违反了公序良俗、违法了法律规定或者涉及不可强制执行的事项,法院可能会拒绝执行或进行限制。因此,当事人在达成谅解书时应当谨慎,确保其合法有效,以免造成后续的法律风险。
结语:根据以上情况,刑事谅解书在司法裁决中的法律效力存在一定的限制。谅解书是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其目的是解决争议并避免进一步的法律纠纷。虽然谅解书经过合法的签署并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法院会予以认可并执行,但如果违反了公序良俗、违法了法律规定或涉及不可强制执行的事项,法院可能会拒绝执行或限制其效力。因此,在达成谅解书时应谨慎,确保其合法有效,以免造成后续的法律风险。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第九条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其中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谅解书的效力对判决有何影响?

被告人有谅解书的,人民法院可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被害人并取得谅解的,可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和解案件可由公安机关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建议,检察院可向法院提出从...查看全文

取得谅解书对寻衅滋事的判决有何影响?

寻衅滋事罪的判决会受到被害人的谅解书的影响,法院会酌情从轻处罚,但仍会判刑。寻衅滋事属于刑事案件,根据情节轻重可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构成该罪的行为人应承担刑事责任,但如果情节不严重且获得谅解书,可以判缓刑。寻衅滋事罪的主体...查看全文

减刑判决中的谅解书对减轻刑罚的影响

罪犯在执行期间如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出悔改或立功,可减刑。立功表现包括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检举犯罪、发明创造、舍己救人、在灾害中表现突出、对国家社会有重大贡献。减刑后,管制、拘役、有期徒刑不得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查看全文

盗窃罪谅解书对判决有何影响?

犯罪分子在《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下,可被判处法定刑以下的刑罚;根据案件特殊情况,即使没有减轻处罚情节,最高法院核准后也可判处法定刑以下的刑罚。盗窃公私财物根据数额和情节不同,可被判处不同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罚金或没收财产。...查看全文

判决结果受到谅解书的影响

被害人谅解书不必然减刑,但法院通常会酌情从轻处罚,没有统一标准。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符合条件的犯罪分子可以宣告缓刑,但需满足犯罪情节轻、悔罪表现好、无再犯罪危险、对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缓刑期间可能有限制活动、进入特定区域、接触...查看全文

谅解书是否影响判决结果?

和解协议在犯罪案件中的作用及其对刑事诉讼量刑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可以达成和解协议,通过赔偿和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的谅解。对于犯罪情节轻微的案件,可以不进行判刑。刑事谅解书是受害人向犯罪人员家属开...查看全文

谅解书对量刑的影响?

律师分析: 1. 被害人的谅解书对犯罪嫌疑人量刑的影响巨大,是作为从轻减免处罚的一个重要情况,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2. 谅解书一般在提起公诉至法庭质证环节完成,其在刑法上有着酌定减轻,从轻的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谅解书对量刑的影响

法律分析:1. 被害人的谅解书对犯罪嫌疑人量刑的影响巨大,是作为从轻减免处罚的一个重要情况,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2. 谅解书一般在提起公诉至法庭质证环节完成,其在刑法上有着酌定减轻,从轻的效力。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谅解书对缓刑的影响

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若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且宣告缓刑对社区无不良影响,可宣告缓刑。放火罪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样需满足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和第一百一十四、一百...查看全文

谅解书对量刑的影响

签署刑事谅解书后,被告人可能仍会被判刑,无法免除刑事处罚。谅解书只是主审法官在量刑上酌情从轻或减轻处罚,并非法定从轻或减轻处罚。谅解书一般是指受害人与嫌疑人或其家属就刑事案件结果达成和解的法律文件,在提起公诉至法庭质证环节完成,对...查看全文

谅解书对减刑的影响

本文讲述了刑事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和解的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包括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以及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但是需要注意...查看全文

谅解书对量刑的影响

法律解析: 1. 被害人的谅解书对犯罪嫌疑人量刑的影响巨大,是作为从轻减免处罚的一个重要情况,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2. 谅解书一般在提起公诉至法庭质证环节完成,其在刑法上有着酌定减轻,从轻的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对方写下谅解书是否影响判决结果?

刑事案件中,被告人可以争取判缓刑,但要具体根据案情来确定,最好的结果是免于刑事处罚,但这很难实现。对于未成年人,可以争取酌定不起诉或从轻处罚,但谅解书和赔偿只是减轻处罚,不能免除刑事处罚。...查看全文

谅解书对判缓刑是否有影响?

缓刑与谅解书无直接关系,判缓刑需符合条件,谅解书可影响量刑。根据最高法指导意见,赔偿并取得谅解可减刑40%以下,仅赔偿可减刑30%以下,仅取得谅解可减刑20%以下。严重犯罪需从严处理。判缓刑条件包括轻罪、悔罪、无再犯危险和社区影响...查看全文

受对方谅解书的影响,抢劫罪应该如何判决?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进行和解的,被害人出具和解书的,怎么判刑要依据犯罪情节而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九条,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查看全文

签署谅解书是否影响判决结果?

签署谅解书后,一般仍会判刑,不会免于刑事处罚。谅解书是主审法官酌情从轻或减轻处罚的依据,而非法定从轻或减轻处罚的依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向检察院建议宽大处理,检察院可向法院建议宽大处罚,法院可依法从宽处罚被告人。根...查看全文

谅解书对案件处理的影响

刑事案件有谅解书不代表不会批捕。根据《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批准逮捕。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果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并且宣告缓刑不会对社区造成重大不良影响,则可...查看全文

刑事谅解书对刑罚的影响

刑事谅解书是被判处刑罚的犯罪分子减轻刑罚的一种法律文书,其减刑幅度取决于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认罪悔罪程度等因素。该文书体现了犯罪分子的悔罪态度,同时也为被害人提供了经济赔偿。...查看全文

谅解书对刑事诉讼的影响

刑事谅解书在刑事案件中的作用及法律效力。谅解书在公诉至法庭质证环节完成,可酌定减轻、从轻处罚。被告人达成和解协议,法院应从轻处罚;符合非监禁刑条件,应适用非监禁刑;最低刑过重可减轻处罚;犯罪情节轻微可免除刑罚。谅解书体现当事人或受...查看全文

获得谅解书是否会影响判决结果?

《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民间纠纷引起的刑事案件和过失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通过赔偿损失、道歉等方式与被害人和解。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会审查和解的合法性,并可以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这并不是免除刑罚,而是在犯罪情节...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