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所得税计算公式

律师回答

法律分析:一、调整所得税计算公式
调整所得税=息税前利润×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营业收入-增值税附加-经营成本-折旧-摊销-维持运营投资-建设投资+补贴收入)*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二、调整所得税和所得税的区别
1、两者实质不同:
(1)调整所得税:是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一个专有术语,它是为简化计算而设计的虚拟企业所得税额,计算的时候使用息税前利润,不需要减去利息费用。
(2)所得税:又称所得课税、收益税,指国家对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所得征收的一类税收。
2、两者的计税基数不同:
所得税前者是应纳税所得额,调整所得税是息税前利润。
3、计算阶段不同
三、所得税用于融资后分析,调整所得税用于融资前分析。
1、所得税在调节个人收入差距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作用。对企业征收所得税,还可以发挥贯彻国家特定政策,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
2、应纳税税额的计算涉及纳税人的成本、费用的各个方面,有利于加强税务监督,促使纳税人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和改善经营管理。
3、所得课税具有税基广泛,税率累进的税制特征,加上对各种宽免(宽指税基宽与容,免指税基范围的免除)与扣除项目的设置,可以有效的促进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
(1)个人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本人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额,且无正当理由;
(2)居民个人控制的,或者居民个人和居民企业共同控制的设立在实际税负明显偏低的国家(地区)的企业,无合理经营需要,对应当归属于居民个人的利润不作分配或者减少分配;
(3)个人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获取不当税收利益。
税务机关依照前款规定作出纳税调整,需要补征税款的,应当补征税款,并依法加收利息。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在去进行税务缴纳的时候,对于个人来说,自己缴纳最多的也就是个人所得税,一般都是公司进行代缴的,那么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我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查看全文

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及税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进行调整。企业所得税按应纳税所得额的25%或20%计算;个人所得税根据收入额和准予扣除项目计算,不超过4000元的按一定比例扣除,超过4000元的按一定比例计算。...查看全文

所得税计算公式

      本年利润计算公式是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缴税所得的*所得税率(25%)。公式中应缴税所得的=税前营业利润(即资产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降低...查看全文

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核定应税所得率片收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或=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查看全文

所得税税负率计算公式

企业的税负是指企业的税收负担的金额。企业所得税的税负也就是企业负担的所得税的金额。所得税税负率则是用实际缴纳的所得税除以不含税收入,其计算公式为:所得税税负率=所得税金额/不含税收入*100%。...查看全文

调整所得税

法律分析:按照会计法规计算确定的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收法规计算确定的应税利润对同一个企业的同一个会计时期来说,其计算的结果往往不一致,在计算口径和确认时间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即计税差异,一般将这个差异称为纳税调整项目。所得税调...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公式计算

法律分析:月缴纳个人所得税2000多元,其月收入大于13875,小于18875元;准确计算公式为:月收入=(个税金额+375)/20%+2000,此公式仅适用个人所得税大于625元而小于3625元。【法律依...查看全文

所得税的计算公式是

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核定应税所得率片收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或=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法律解析: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公式是: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目前,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5000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五险一金)-500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查看全文

递延所得税计算公式

一、递延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递延所得税=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 或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查看全文

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

根据《企业所得税条例》规定: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者分季预缴,月份或者季度终了后15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应纳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为:应纳企业所得税税款=应纳税所得额×33% 根据《实施细则》规定:企...查看全文

所得税的计算公式是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核定应税所得率片收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或=...查看全文

当期所得税计算公式

递延所得税=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 或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公式是: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目前,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5000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五险一金)-5000。...查看全文

应交所得税计算公式

法律分析:应交所得税计算公式: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当期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企业所得税是指对取得应税所得、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境内企业或者组织,就其生产、经营的纯...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律师分析: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公式是: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目前,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5000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五险一金)-500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公式计算

工资的个税计算是: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费用减除额,许多人不知道个人所得税如何核算!这儿小编就来为大伙共享奖金自个所得税的核算方法。仅供参考! 一、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1、应纳税所得额=税...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法律分析: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公式是: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目前,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5000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五险一金)-5000。法律依据:_x000D_ 《...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法律分析: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公式是: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目前,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5000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五险一金)-5000。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法律解析: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公式是: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目前,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5000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五险一金)-500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靳海波

北京市-北京市-顺义区

专职律师婚姻家庭、婚姻家庭

已服务83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