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实行并罚。所以,死缓期间过失犯罪应撤销缓刑,与新罪数罪并罚,但并不一定立即执行死刑。
死缓期间过失犯罪怎么处罚
我国《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实行并罚。所以,死缓期间过失犯罪应撤销缓刑,与新罪数罪并罚,但并不一定立即执行死刑。
缓刑期间过失犯罪怎么处理
《刑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该条第二款和《刑法修正案(八)》第十四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判死缓的罪犯在死缓期间故意犯罪应当如何处理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过失犯罪轻伤怎么处理
我国法律只规定了过失致人重伤罪,也就是说,在过失犯罪的情况下,只有造成受害人重伤的,才构成犯罪,所以,过失致人轻伤不构成刑事犯罪,不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加害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案例】被告人张某为快递公司投递站负责人,被害人李某与投递站的一名女员工有情感纠葛。某日,张某在投递站分拣快件,李某径直进入投递站。张某因不认识李某,问其找谁,并要求其离开投递站。但李某不听劝阻,强行站在房内狭窄的分拣通道上。因严重影响投递站的工作,张某再次要求李某离开投递站,李某不听劝阻,与张某产生了激烈争吵,还脚踢张某的腹部,后径直坐到了快递上,并扬言就要坐在这块。随后,张某将李某拉了起来,并试图将其推出门外。李某站立不稳倒地,李某本就患有骨质疏松症,后李某的伤情经鉴定构成轻伤二级。【解析】被告人张某仅仅是将李某向门外推,根本不是殴打行为。从张某两次所实施的推李某的行为动作来看,很显然,张某并无伤害李某的故意,只是因李某在狭小的通道上站立而直接影响了投递站的正常分拣工作,而欲将其推至门外,但张某在实施推的行为过程中应当预见且在第二次加大推的力度时应当预见其行为可能造成李某伤害的后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最终导致李某腰部椎体4压缩性骨折。所以,被告人张某对李某的轻伤后果存在过失,因只有过失致人“重伤”才构成犯罪,所以,被告人张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对于过失犯罪怎么处理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相对于故意犯罪,其刑罚会相对于轻一些。比如犯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犯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