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发放贷款罪?

律师回答
摘要:银行从业人员违法发放贷款的罪行日益增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违法发放贷款将受到刑罚和罚金的处罚。自然人犯罪可处以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造成特别重大损失者将面临更严厉的刑罚;单位犯罪将受到罚金处罚,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也将受到相应惩罚。银行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违反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将面临更严重的处罚。
近年来,银行从业人员触犯违法发放贷款罪的案件数量越来越多,今天就来简单介绍一下违法发放贷款的相关问题。违法发放贷款罪分为自然人犯罪和单位犯罪:第一种情形自然人违法发放贷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第二单位违法发放贷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对个人犯罪的规定处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延伸阅读
贷款行为的法律风险及合规措施
贷款行为涉及的法律风险及合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在贷款过程中,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可能导致严重的法律后果。一方面,贷款机构应遵守相关贷款法律法规,确保贷款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借款人也需要了解自己的权益和责任,遵守还款义务,以免触犯法律。为了减少法律风险,贷款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合规管理机制,加强内部风控和合规培训,确保贷款业务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借款人应仔细阅读贷款合同,确保自己的权益受到保护。此外,借款人还应遵守还款计划,按时偿还贷款本息,避免逾期还款带来的法律风险。综上所述,了解贷款行为的法律风险及合规措施对于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结语:合规管理是贷款行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贷款机构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贷款合同的合法有效。借款人也要了解自身权益和责任,遵守还款义务,避免触犯法律。贷款机构应建立合规管理机制,加强内部风控和培训,确保贷款业务符合法律要求。借款人应认真阅读合同,保护自身权益。同时,按时还款,避免逾期带来的法律风险。了解贷款行为的法律风险和合规措施,是保护各方合法权益的关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七十五条 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八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二百二十九条 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保荐、安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提供与证券发行相关的虚假的资产评估、会计、审计、法律服务、保荐等证明文件,情节特别严重的;
(二)提供与重大资产交易相关的虚假的资产评估、会计、审计等证明文件,情节特别严重的;
(三)在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工程、项目中提供虚假的安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等证明文件,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
有前款行为,同时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构成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一款规定的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出具的证明文件有重大失实,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六十条 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等发行文件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存托凭证或者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后果特别严重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组织、指使实施前款行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二十以上一倍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后果特别严重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二十以上一倍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二十以上一倍以下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违法发放贷款罪是指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及贷款相关的规章、制度;本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为:1、行为人有违反贷款相关的规章、制度、纪律的行为;2、有违法发放贷款造成国家重大损失的后果发生;3、行为人违法发放贷款的人是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本罪的...查看全文

解释违法发放贷款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了对违法发放贷款的处罚措施。银行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如违反规定发放巨大贷款或造成重大损失,将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若数额特别巨大或造成特别重大损失,将被判处更严厉的刑罚和罚金。对于违...查看全文

违法发放贷款罪认定

关于违法发放贷款罪的认定:应当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主观方面具有故意,客观上实施了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并且数额巨大或者造成了重大损失的行为。一、挪用资金罪与贷款罪怎么区别?违法发放贷款罪的含义...查看全文

违法发放贷款罪构成?

法律分析:违法发放贷款罪构成为:_x000D_ 1、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_x000D_ 2、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发放贷款,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_x000D_ 3、...查看全文

违法发放贷款罪认定

法律分析:如果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主观方面具有故意,客观上实施了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可认定为违法发放贷款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查看全文

违法发放贷款罪是什么

非法发放贷款罪: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向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发放贷款,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100万元以上或者因非法发放贷...查看全文

违法发放贷款罪的特征?

律师分析: 违法发放贷款罪是指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或者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向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发放贷款,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具有如下构成特征:. 1.客体特征:违法发放贷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信贷管理制度和金融机构自...查看全文

违法发放贷款罪的特征

法律分析: 违法发放贷款罪指的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向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发放贷款,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主体仅限于主体是我国经营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并且要求造成...查看全文

违法发放贷款罪怎么判

根据《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一、二、三款规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查看全文

怎么判违法发放贷款罪?

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的银行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根据刑法第186条,数额巨大或造成重大损失者可处有期徒刑和罚金,特别巨大或特别重大者可处更重刑罚。若向关系人发放贷款,将面临更严厉的处罚。单位犯罪将被罚款,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查看全文

违法发放贷款罪怎么判?

违法发放贷款罪会这样判:对于犯违法发放贷款罪的行为人,一般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本文关联的...查看全文

违法发放贷款罪判多久?

违法发放贷款罪的判罚标准:1、触犯违法发放贷款罪的,一般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1-10万元罚金;2、犯罪数额特别巨大、损失特别重大的,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2-20万元罚金;3、银...查看全文

违法发放贷款罪判几年

违法发放贷款罪是指,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或滥用职权,向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发放贷款,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触犯违法发放贷款罪的犯罪嫌疑人,不仅会被法院判处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还会被处一...查看全文

什么是违法发放贷款罪

法律分析: 违法发放贷款罪指的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向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发放贷款,并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八十六条 银行或者其他...查看全文

违法发放贷款罪的特征

法律分析:违法发放贷款罪,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向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发放贷款,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主体仅限于主体是我国经营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并且要...查看全文

违法发放贷款罪的特征

法律解析: 违法发放贷款罪是指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或者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向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发放贷款,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具有如下构成特征:. 1.客体特征:违法发放贷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信贷管理制度和金融机构自...查看全文

违法发放贷款罪判几年?

法律分析:违法发放贷款罪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违法发放贷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具体是国家的贷款管理制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查看全文

违法发放贷款罪的主体

法律分析:违法发放贷款罪的主体只能由中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服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城乡信用合作社及其他经营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以及上述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查看全文

违法发放贷款罪怎么判?

涉及重大损失,罚金一万元至十万元,拘役五年以下;特别重大损失,罚金二万元至二十万元,有期徒刑五年以上。关系人发放贷款会加重处罚,单位犯罪可对单位罚款,直接责任人员也将被惩罚。...查看全文

违法发放贷款罪判多久?

法律分析:违法发放贷款罪的判罚标准:_x000D_ 1、触犯违法发放贷款罪的,一般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1-10万元罚金;_x000D_ 2、犯罪数额特别巨大、损失特别重大的,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2-20万...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李文俊

北京市-北京市-西城区

认证律师刑事辩护、刑事辩护

已服务126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