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为2分是否算高利贷?

律师回答

不算高利贷。民间贷2分,具体年化就是2%*12=24%,所以2分利息的年化真实利息高达24%。高利贷的标准以是否超过36%为标准,也就是说年利率不超过36%的都不属于高利贷。

3分利息算高利贷吗

月息3分换算成年息,即“年息36%”。最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中有这样一条规定: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也就是说,只要民间借贷年息在24%以内,那么是合法的;年息超过36%的,则不合法。因此人们也将年息超过36%的民间借贷视为高利贷。因此3分息不算高利贷

多少利息算高利贷

关于高利贷究竟利息多少,这是高利贷利息怎么算的关键问题。首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中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上述标准的,应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也就是说,高利贷的利率依个人交易而定,但是都超过了国家法定贷款利率的4倍,否则,不构成高利贷行为。

利息多少算高利贷

利息多少算高利贷自2015年9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施行后,高利贷的标准不再以是否超过年利率24%为标准,而以是否超过36%为标准,也就是说年利率不超过36%的都不属于高利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中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上述标准的,应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也就是说,高利贷的利率依个人交易而定,但是都超过了国家法定贷款利率的4倍,否则,不构成高利贷行为。

高利贷利息怎么算

年利率超出24%的就是高利贷,超出的不受法律的保护。民间借贷利息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前段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同时,为了避免当事人约定利率过高、债务人承担利息过高的情况,司法解释规定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高利贷利息怎么算

关于高利贷究竟利息多少,这是高利贷利息怎么算的关键问题。首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中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上述标准的,应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也就是说,高利贷的利率依个人交易而定,但是都超过了国家法定贷款利率的4倍,否则,不构成高利贷行为。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2分利息算高利贷吗

法律分析: 2分利息算高利贷,2分利息如果换算成年利率就是24%,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及最新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年利率是24%是高利贷。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查看全文

2分利息是否可以归类为高利贷?

民间借贷利率问题:根据最高法院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的部分无效。如果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人民法院支持出借人要求借款人按约定利率支付利息。另外,如果利息超过年利率24%,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借款人在借款期满后...查看全文

1分2利息算不算高利贷?

律师分析: 一、借款利息2分,即为年息24,不超过年利率36,是受法律保护。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年利率的36(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查看全文

2分利息是否属于高利贷?

民间借贷合同中的利息约定需要遵守中国法律规定。根据《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出借人可以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但是如果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则超出部...查看全文

2分息算高利贷吗

法律解析: 不算。月息2分利息是24%的年利率,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查看全文

分利息是否算高利贷?

月息3分换算成年息,即“年息36%”。最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中有这样一条规定: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查看全文

2分5的利息算高利贷吗?

律师分析: 不算,民间借贷可以是有偿(有息借款)也可以是无偿(无息借款)的,是否有偿(有息)由借贷双方约定,年息24%内受国家法律保护,超过36%无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查看全文

2分5的利息算高利贷吗?

法律解析: 不算,民间借贷可以是有偿(有息借款)也可以是无偿(无息借款)的,是否有偿(有息)由借贷双方约定,年息24%内受国家法律保护,超过36%无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查看全文

2分5的利息算高利贷吗

法律分析:不算,民间借贷可以是有偿(有息借款)也可以是无偿(无息借款)的,是否有偿(有息)由借贷双方约定,年息24%内受国家法律保护,超过36%无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查看全文

2分5的利息算高利贷嘛?

律师解答: 不算,民间借贷可以是有偿(有息借款)也可以是无偿(无息借款)的,是否有偿(有息)由借贷双方约定,年息24%内受国家法律保护,超过36%无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查看全文

5分利息是否算高利贷?

高*贷是一种非法的借贷行为,其利息通常会高于国家法定贷款利率的4倍。在计算高*贷利息时,通常是利滚利的方法,即复利终值=本金×(1+利率)^利率获取时间的整数倍(次方)。高*贷的利息远远高于银行贷款利率,因此债务人往往无法偿还债务...查看全文

月息2分是高利贷吗

法律分析:月息2分不是高利贷,法律禁止高利贷,当事人约定的借款利息不可以超过法律规定的范围,如果超过了,则超出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借款人可以不支付。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_x000D_ 禁止高...查看全文

月息2分是高利贷吗

高利贷指的是约定的利息高于一般利息的借贷行为,本身是合法的,但是约定的利息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超过部分不受法律保护。借贷的利率只要超过或者变相超过国家规定的利率,即构成高利贷。目前法律规定,...查看全文

高利贷利息是百分之几算是高利贷

法律解析: 原则上高利贷利息指的是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查看全文

分利息算不算高利贷

不算高利贷的。民间贷2分,具体年化就是2%*12=24%,所以2分利息的年化真实利息高达24%。高利贷的标准不再以是否超过年利率24%为标准,而以是否超过36%为标准,也就是说年利率不超过36%的都不属于高利贷。【本文...查看全文

3分利息算是高利贷吗

三分利息不合法,属于高利贷。“三分利”,也就是月息3%,也就是说,如果借1万元的话,一个月的利息是300元,一年的话利息就是3600元,所以,“三分利”已经属于是“高利贷”了。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查看全文

月息3分是否算高利贷?

月息3分不算高利贷,月息超过3分的才算高利贷,国家规定年利率不能超过36%,年利率超过36%的,则视为高利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查看全文

月息八分是否算高利贷?

月息八分算是高利贷。月息8分表示月利率是8%,法律禁止高利放贷,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的约定不能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否则超过部分不发生效力。 月息八分是否高利贷 月息八分是高利贷。如果当事人约定的借贷利息超过借...查看全文

四分利息算不算高利贷

是。通常说的4分利指的是月息就是4%的利率,月利息4%就是年利率48%,而超过年利率36%的就是高利贷。按照法律规定,民间借贷的利息双方可以自由约定,只有约定的利息不超过年利率24%的,才受法律保护;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查看全文

一分利息算不算高利贷

法律分析:一分利息并不算高利贷。如果借贷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超过部分的利息是高利贷;而在该范围之内利息的,则属于合法的利息。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刘强

北京市-北京市-海淀区

主任律师劳动纠纷、劳动纠纷

已服务249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