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交通肇事案件中致死及民事赔偿的标准

律师回答
摘要: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民事赔偿标准及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处理流程:民事赔偿标准包括死亡赔偿金和医疗费用,法律依据为《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处理流程包括报案、现场处理和调查、检验鉴定、认定和索赔,可通过调解或提起诉讼解决。
一、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民事赔偿标准是什么
1、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民事赔偿的标准,依据赔偿的项目而定:
(1)、死亡赔偿金标准: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2)、如果死亡前进行医疗的,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2、法律依据:《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第十五条
二、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1、报案
事故发生后,事故各方车辆应停在原地,保留好事故现场,并立即向保险公司和交警部门报案;如有人员伤亡,应立即送往医院,除非事发地段比较荒凉或者无车经过,尽量不挪动事故车。
2、现场处理和调查
交警部门到现场后,会勘查事故现场,查明事故车辆、当事人、道路及其空间关系和事故发生时的天气情况;固定、提取或者保全现场证据材料;询问当事人、证人并制作询问笔录;现场不具备制作询问笔录条件的,可以通过录音、录像记录询问过程;其他调查工作。并暂扣事故车辆、当事司机《驾驶证》和事故车辆《行驶证》。一般情况下,交警处理的事故,保险公司查勘人员无需再到现场查勘。
3、检验、鉴定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九条规定,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尸体检验应当在死亡之日起三日内委托。
4、认定
发生死亡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前,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公开调查取得证据。证人要求保密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的证据不得公开。当事人不到场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予以记录。道路事故认定书应当在制作后三日内分别送达当事人,不服事故责任认定的,可在收到之日起三日内申请复核。
5、索赔
当事人可以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延伸阅读
结语: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民事赔偿标准根据赔偿项目而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年龄超过六十岁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超过七十五岁的按五年计算。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提供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以及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处理流程包括报案、现场处理和调查、检验和鉴定、认定以及索赔等环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提供调解或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一章 执法监督 第一百零四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应当公开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建立警风警纪监督员制度,并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不依法严格公正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以及其他违纪违法行为进行检举、控告。收到检举、控告的机关,应当依据职责及时查处。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七章 认定与复核 第二节 复 核 第七十四条 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自受理复核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对下列内容进行审查,并作出复核结论:
(一)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是否正确、责任划分是否公正;
(二)道路交通事故调查及认定程序是否合法;
(三)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是否符合规定。
复核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形式,但当事人提出要求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听取各方意见。
办理复核案件的交通警察不得少于二人。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三章 报警和受案 第十六条 公安机关及其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警的,应当受理,制作受案登记表并记录下列内容:
(一)报警方式、时间,报警人姓名、联系方式,电话报警的,还应当记录报警电话;
(二)发生或者发现道路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
(三)人员伤亡情况;
(四)车辆类型、车辆号牌号码,是否载有危险物品以及危险物品的种类、是否发生泄漏等;
(五)涉嫌交通肇事逃逸的,还应当询问并记录肇事车辆的车型、颜色、特征及其逃逸方向、逃逸驾驶人的体貌特征等有关情况。
报警人不报姓名的,应当记录在案。报警人不愿意公开姓名的,应当为其保密。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交通肇事逃逸致死案件赔偿标准

本文介绍了交通事故中的各项赔偿费用计算标准及相应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提醒读者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中,当事人应向人民法院提...查看全文

探讨交通事故死亡赔偿的标准

交通事故受害人死亡赔偿包括丧葬费、死亡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以及财产损失等。其中,丧葬费按地区平均工资的6个月计算,死亡赔偿金根据城镇居民或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乘以20年计算。被抚养人生活费根据受害人...查看全文

探讨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

道路交通事故或其他侵权行为导致受害人死亡的,人身损害赔偿的费用由医疗费、误工费、丧葬费、死亡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精神损害赔偿金构成。这些费用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和相关证据确定,并根据法律规定进行赔偿。...查看全文

探讨交通事故中致死责任归属及赔偿问题

交通事故肇事方负全责时,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包括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如果肇事方投保了车辆保险,强制保险责任范围内的赔偿由保险公司承担;超出范围的部分由商业保险承担;如果没有商业保险或未投保,则由肇事方全额赔偿。...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致死案件认定标准

本文讲述了当事人交通肇事后致人死亡的认定标准和相关赔偿问题。根据行为人是否履行救助义务和是否与死亡有因果关系,将交通肇事分为致人受伤和致人死亡两种情况。如果致人受伤,则需承担处理事故费用、死亡赔偿金等责任;如果致人死亡,则驾驶人需...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赔偿标准

法律分析: 1、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 2、赔偿义务人还应当赔...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民事赔偿标准是什么

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死亡,需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精神损失费等其他合理费用。丧葬费为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的六个月总额。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失劳能力程度计算,但六十岁以上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死亡补偿...查看全文

因交通肇事致死案件的法律标准

《刑法》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事故致人死亡的,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若肇事后逃逸或有特别恶劣情节,将受到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若逃逸导致人死亡,将受到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查看全文

肇事致人死亡民事赔偿标准

一、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民事赔偿标准是什么 1、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民事赔偿的标准,依据赔偿的项目而定: (1)、死亡赔偿金标准: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致死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法律分析: 交通肇事致死的赔偿标准,可以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的规定来确定: 1、赔偿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查看全文

因交通肇事导致死亡赔偿标准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是对死者家属的经济损失进行补偿的一种制度。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的收入标准,按照20年计算,但年龄超过60岁的每增加1岁减少1年,超过75岁的按照5年计算。...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死亡赔偿范围及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本文主要介绍了死亡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丧葬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计算标准和赔偿范围。其中包括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人均收入标准计算赔偿年限,根据抚养人丧失劳...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赔偿标准如何标准的?

法律解析: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赔偿标准的规定:死亡赔偿金根据受理交通肇事事故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的二十倍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倍,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倍计算。 ...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赔偿标准如何标准的?

律师解答: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赔偿标准的规定:死亡赔偿金根据受理交通肇事事故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的二十倍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倍,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倍计算。 ...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致死赔偿标准及注意事项

车祸当场死亡的赔偿标准包括:死亡赔偿金按受诉地居民收入标准计算,丧葬费按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计算,不构成刑事犯罪的还可获得精神抚慰金,数额由法官酌情判决。...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赔偿标准

法律分析: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赔偿标准为:_x000D_ 1、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_x000D_ 2、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查看全文

探讨交通肇事罪中逃逸的认定标准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包括明知发生交通事故逃离现场、认为无责任驾车离开、酒后无证驾车报案后逃离现场等8种情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具体涵盖了交通肇事的各种情形。...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案的赔偿与刑罚关系探讨

根据《刑法》的规定,如果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如果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刑罚将会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无证...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死亡赔偿标准

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纯收入标准,死亡赔偿金按照20年计算,但60周岁以上的每增加1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按5年计算。具体计算公式为:(1)死亡赔偿金(60周岁以下人员)=人均可支配收入x20...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死亡赔偿标准?

律师分析: 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根据规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