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利益与行贿罪的关系

律师回答
摘要:行贿罪的构成与罪行认定。行贿罪不仅包括谋取不当利益的情况,也包括被勒索但未获利的情况。认定行贿罪需关注行为人是否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行贿罪与馈赠礼物的界限在于是否有犯罪目的。行贿罪与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的区别在于犯罪主体和客体。行贿罪侵犯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对象为国家工作人员;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侵犯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对象为公司、企业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
一、没有谋取不当利益构成行贿罪吗
1、没有谋取不当利益的也会构成行贿罪,如果行为人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以行贿论处,但是如果行为人是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九条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
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二、行贿罪的罪行认定
认定行贿罪,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行贿罪与馈赠礼物的界限
其关键还是看行为人在给予国家工作人员礼物时,主观上是否有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便利,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犯罪目的。
2.行贿罪与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的界限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
(1)犯罪主体不同。行贿罪只能由自然人实施;而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则既可以由自然人实施,也可以由单位实施。
(2)犯罪客体和对象不同。行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务行为的廉洁性,犯罪对象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而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犯罪对象只能是公司、企业中除国家工作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延伸阅读
结语:行贿罪的界定涉及到谋取不正当利益和行为人与国家工作人员的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以谋取不正当利益构成行贿罪。行贿罪的认定需要考虑行为人是否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便利,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此外,行贿罪与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的区别在于犯罪主体和对象的不同。行贿罪只能由自然人实施,侵犯的客体是公务行为的廉洁性,犯罪对象限于国家工作人员;而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则既可以由自然人实施,也可以由单位实施,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犯罪对象为公司、企业中除国家工作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附则第三百八十八条本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5月14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35号)和2007年10月25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修正案》(公安部令第95号)同时废止。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附则第三百八十七条公安机关可以使用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技术制作电子笔录等材料,可以使用电子印章制作法律文书。对案件当事人进行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的过程,公安机关应当同步录音录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九章渎职罪第四百一十八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行贿罪是否需要谋取不当利益?

没有谋取到不当利益也可以构成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构成行贿罪的必要条件,只要行为人主观上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客观上有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就成立行贿罪了。 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查看全文

行贿罪中不正当利益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行贿罪中不正当利益的认定如下:1、行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务行为的廉洁性。2、行贿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3、行贿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查看全文

行贿罪中的不正当利益主要有哪些

行贿罪中的不正当利益是指行贿人谋取的利益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定,或者要求国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行业规范的规定,为自己提供帮助或者方便条件。根据以上规定可知,“谋取不正当利益”包括两种情况:...查看全文

行贿罪中的不正当利益主要有哪些?

律师分析: 行贿罪中的不正当利益是指行贿人谋取的利益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定,或者要求国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行业规范的规定,为自己提供帮助或者方便条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查看全文

行贿罪中的不正当利益主要有哪些

法律解析: 行贿罪中的不正当利益是指行贿人谋取的利益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定,或者要求国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行业规范的规定,为自己提供帮助或者方便条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查看全文

行贿罪中的不正当利益主要有哪些

法律分析:行贿罪中的不正当利益主要有:谋取的利益本身不合法或不符合政策规定,即内容不正当;虽然利益本身正当,但行为人要求国家工作人员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帮助其获取利益,即手段不正当。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行贿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是否构成行贿罪?

行贿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是构成行贿罪的,行贿罪构成要件并不是以获得不正当利益为基础的,为了获得不正当利益也就是他的主观目的,只要存在着这种想法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实际获得。一、行贿没有获得不正当...查看全文

谋取正当利益是行贿罪吗

谋取正当利益不是行贿的行为,所以不构成行贿罪,而正当利益指的是法律赋予的合法权益,在这种情况下主动送财务给国家工作人员的行为并不构成行贿罪,是属于工作人员的工作范畴的。一、谋取正当利益是行贿...查看全文

单位行贿罪不正当利益如何理解?

1、谋取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利益,行贿者获取或者可能获取何种利益,这种利益是否具有确定性。行贿者行贿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利益,其所获取的利益从是否实现来看,可以分为既得利益(确定利益)和可期待利益(不确定...查看全文

行贿罪是否涉及未取得不当利益

本文讲述了行贿罪的构成要件。行贿罪是指行为人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或其他利益的行为。主观上,行为人必须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客观上,行为人必须实施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或其他利益的行为。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查看全文

没有谋取不当利益是否构成行贿罪的

没有谋取到不当利益也可以构成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构成行贿罪的必要条件,只要行为人主观上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客观上有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就成立行贿罪了。 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查看全文

定罪量刑与行贿罪行的关系

行贿罪的立案标准: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三万元以上构成行贿罪;行贿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若涉及多人、违法所得、职务提拔、监管职责、司法公正、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等情形,也应追究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受贿罪必须要有利益关系么?

律师分析: 受贿罪 不正当利益有没有必然联系要分情况而论,因为受贿罪分为主动受贿、被动受贿以及斡旋受贿。主动索贿时,则不要求为他人谋取利益;被动受贿时,谋取的利益是否正当在所不论,但一定要谋,对此只要是一种许诺就可以,不要求有真正...查看全文

行贿罪与定罪量刑的关系

该段内容描述了行贿罪的相关规定。行贿罪是指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3万元以上,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而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3万元,具有特定情形的行贿行为也会被认定为行贿罪,例如向3人以上行贿、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通过行贿谋取职务...查看全文

死刑与受贿罪行的关系

根据我国最高法院最高检关于贪污受贿案件的解释,受贿数额在150万至300万之间且具备特别严重情节的,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查看全文

没有谋取到不当利益构成行贿罪吗

法律分析:没有谋取到不当利益也可以构成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构成行贿罪的必要条件,只要行为人主观上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客观上有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就成立行贿罪了。法律依据:_x00...查看全文

没有谋取不当利益是否构成行贿罪

法律分析:法律规定,没有谋取不当利益也可能构成行贿罪。行贿罪的情形有: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情形;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查看全文

行贿罪与受贿罪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贿赂罪与贿赂罪的关系是:贿赂与贿赂相互作用。从他们的行为来看,只有贿赂才能存在,只有贿赂才能存在。但从构成犯罪的角度来看,两者之间的对合并不是绝对的,构成贿赂罪不一定构成相应的贿赂罪,构成贿赂罪不一定构成相应的贿赂罪。...查看全文

行贿罪与受贿罪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行贿罪与受贿罪的关系是:行贿和受贿互为条件,从它们行为角度看,有行贿才有受贿存在,有受贿必有行贿存在。但从构成犯罪的角度上看,二者的对合关系并不是绝对化的,构成行贿罪不一定就构成相应的受贿罪:构成受贿罪也不一定就构成相应的行贿罪。...查看全文

行贿罪中“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类型有哪些

行贿罪中“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类型有哪些      1、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