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婚诉讼中,离婚案件每件基础收费为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房产的具体价值,由提出诉讼请求的一方提前预估一个正常、合理的金额,最后由审判法官根据双方确定的房产价值或者评估价值对诉讼费进行多退少补。诉讼费一般由原告在立案时或被告提出分割诉讼请求时预缴,法院会在最终判决时对诉讼费在原、被告间进行合理分摊。缴费方需在收到法院开具的缴费单之日起7日内交纳,逾期未交纳的,案件会被视为自动撤诉。若房产分割是在离婚后财产纠纷诉讼中提出,其诉讼费的计算,一般也会按照离婚诉讼的规定收取。
一、遗产诉讼费是怎么收的
遗产诉讼费首先会向原告收取,待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后由败诉者承担,如果判决后双方都有责任的就按照双方责任的大小比例各自承担缴费。每件离婚案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二、分割财产按价值比例收取
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往往是离婚案件中的重头。《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规定,“离婚案件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由于不涉及交费区间,各地法院统一适用该规则。简单地说,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离婚案件的案件受理费仍是按件收取,不用再另行交纳。但是如果财产总额超过20万元,除了就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比例交纳费用,同时还要交纳按照件数收取的费用。
例如,原告在北京某法院起诉离婚,且要求分割财产100万元,那么他交纳的案件受理费为:150元(100万元-20万元)0.5%=4150元。因北京是减半预收,故原告在立案时需预交2075元。在涉及分割财产的离婚案件中,案件受理费的收取是基于分割财产价值的大小,而被分割财产的价值判断是一大难题。
如在王宝强诉马蓉离婚纠纷一案中,要求分割的财产包括房产、车辆、股权,甚至名牌珠宝、皮包,那么在起诉立案时如何计算这些动产或不动产的价值?法院作为居中裁判者,不能对财产进行估价,因此,须由当事人自行对被分割财产进行估价。通常,立案庭法官会询问原告要求被分割财产的价值,并以此计算案件受理费的金额。有媒体报道称,法官在询问王宝强相关财产价值时,王宝强认为财产价值总额过亿元,那么交纳二十余万元的案件受理费也就不足为奇。
诉讼费用的最终承担案件受理费是预交的,必然会有最终承担者。相较于其他诉讼,离婚诉讼因较强的人身家庭属性,诉讼费用的承担并非简单地由败诉一方承担。首先,在法院作出判决的情况下,根据相关规定,“离婚案件诉讼费用的负担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决定”。如果法院判决不准离婚,且案件涉及财产分割的,一些地方还可以退还部分案件受理费。如天津就规定“当事人一方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预收案件受理费,判决不准离婚的,法院将退还受理费”。在原告撤诉的情况下,案件受理费是由原告承担的;原、被告双方达成调解,案件受理费承担也采用“协商在前,决定在后”的承担方式。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八条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当按照规定交纳案件受理费。财产案件除交纳案件受理费外,并按照规定交纳其他诉讼费用。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可以按照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收取诉讼费用的办法另行制定。《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