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对证人证言的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72条规定,所有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出庭作证的义务。作为证人,必须符合年龄、智力和健康状况相适应的要求,并客观陈述亲身感知的事实。证人可以以书面证言、视听资料或双向视听传播技术手段作证,若确有困难不能出庭,需经法院许可。证人出庭作证时,应受到法院的通知和告知,并承担如实作证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审判人员和当事人有权对证人进行询问,其他证人不得在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72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当事人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只要知道案件情况的,就可以作为证人。
一、基本要求:
1、证明的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健康状况相适应。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3条,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为证人。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证人。
2、证人能够客观陈述亲身感知的事实。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7条规定,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客观陈述其亲身感知的事实。证人为聋哑人的,可以用其他表达方式作证。证人作证时,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的语言。
二、作证的形式:
1、书面证言或视听资料或双向视听传播技术手段
《民事诉讼法》第72条规定,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6条对“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作了具体规定,是指(一)年迈体弱或者行动不便无法出庭的;(二)特殊岗位确实无法离开的;(三)路途特别遥远,交通不便难以出庭的;(四)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无法出庭的;(五)其他无法出庭的特殊情况。以上情形,经人民法院许可,证人可以提交书面证言或者视听资料或者通过双向视听传输技术手段作证。
2、出庭作证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涉及证人出庭作证具体操作程序的规定有3条(分别是第54条第一、二款,第55条,第58条)。具体程序是:
(1)、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10日前提出申请,并经人民法院许可;
(2)、人民法院准许的,在开庭审理前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并告知其应当承担如实作证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
(3)、证人出庭后、作证前,审判人员要告知其作证的权利和义务;
(4)、审判人员和当事人可以对证人进行询问。证人不得旁听法庭审理;询问证人时,其他证人不得在场。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让证人进行对质。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72条,所有知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出庭作证的义务。证人应符合一定的基本要求,如与年龄、智力或健康状况相适应。证人应客观陈述亲身感知的事实,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评论性语言。证人可以以书面证言、视听资料或双向视听传播技术手段作证,若确有困难不能出庭,需获得法院许可。出庭作证需提前申请并获得法院许可,证人出庭后,应被告知作证的权利和义务,审判人员和当事人有权对证人进行询问。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四、质证:第七十五条 证人出庭作证后,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证人出庭作证费用。证人有困难需要预先支取出庭作证费用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证人的申请在出庭作证前支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四、质证:第六十七条 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为证人。
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证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四、质证:第七十二条 证人应当客观陈述其亲身感知的事实,作证时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语言。
证人作证前不得旁听法庭审理,作证时不得以宣读事先准备的书面材料的方式陈述证言。
证人言辞表达有障碍的,可以通过其他表达方式作证。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事诉讼中证人证言的法律效力规定

民事诉讼中的证人证言效力规定:凡知情者有出庭作证义务,不能表达意思者不能作证,证人应如实作证,其证言可作为案件证据使用。证人履行义务的费用由败诉方负担,申请证人作证的一方需先行垫付费用,法院通知证人作证的由法院先行垫付。...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证人证言的效力?

律师分析: 1、一方当事人提供了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证人证言,对方有异议,但无证据予以推翻的,应当确认其证明力。 2、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人证言,对方有异议,且有足够证据予以推翻的或提出异议的理由正确,证言有明显不实或不符合常理的,...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证人证言的作用

当事人提供的证人证言,若对方无法提供证据推翻,应确认其证明力;若证言明显不实或不符合常理,应确认其无效;若只有一个证人证言且无其他证据印证,应综合全案情况确认证明力;若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证人证言,应与其他证据相印证;若对方无法...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证人证言的效力认定?

律师分析: 证人证言应当是证人耳闻目睹的与案件有联系的客观情况,即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事实以及发生争议的事实。对于证人提供的证言只要其能将这些事实陈述清楚即可,并不要求证人对这些事实作主观上的评价。因此,证人陈述与...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的证人证言效力是怎样规定的

法律解析: 民事诉讼中的证人证言效力规定是:1、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2、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3、证人应当如实作证,所做证言能依法作为案件证据使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的证人证言效力是怎样规定的

法律分析:民事诉讼中的证人证言效力规定是:_x000D_ 1、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_x000D_ 2、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_x000D_ 3、证人应当如实作证,所做证言能依法作为案件...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的证人证言效力是怎样规定的?

律师分析: 民事诉讼中的证人证言效力规定是:1、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2、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3、证人应当如实作证,所做证言能依法作为案件证据使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证人作证的规定

1、一方当事人提供了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证人证言,对方有异议,但无证据予以推翻的,应当确认其证明力。2、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人证言,对方有异议,且有足够证据予以推翻的或提出异议的理由正确,证言有明显不实或不符合常理的,应...查看全文

法律对证人证言的规定

夫妻生活的私密性导致证人证言的局限性,其证明力相对较低。证言往往来自当事人的转述,容易带有感情色彩,需要其他证据进行印证。证言内容具有主观性,需要保持客观真实。当事人常依赖证人证言,但仅凭陈述力度不够,需收集其他证据进行补强。...查看全文

民事案件证人证言的规定

律师分析: 在民事案件中,证人证言通常是非常关键的证据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证人出庭作证需要经过以下程序:1.确认证人的身份和证言的真实性:证人被传唤到法庭出庭作证时,首先需要核实证人的身份和证言的真实...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证人证言的举证责任

不同侵权诉讼中,对于专利侵权、高风险作业、环境污染、建筑物倒塌、动物伤害、产品缺陷、共同危险行为和医疗行为,各方需承担举证责任来证明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或责任。...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证人证言的证明力分析

我国民事诉讼中,证人证言是一种重要的证据形式。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和勘验笔录。然而,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对证人作证作了哪些规定

法律分析:1、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2、 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对证人作证作了哪些规定?

律师分析: 1、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2、 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七十二条...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证人证言的效力评估

证人证言的主旨是:证人证言应为证人亲自所见所闻的与案件有关的客观事实,不包括个人分析、评价或法律评价。法院在分析证人证言时,需要考虑证人的身份、关系、主观因素(如文化水平、理解能力)和客观因素(如环境条件)。综合考虑案件情况和其他...查看全文

证人证言在民事诉讼中的重要性

民事诉讼中的证人证言效力:证言无异议且无证据推翻,确认有效;证言有异议且有足够证据推翻或异议理由正确,确认无效;单一证人证言需综合案情确认;多个证人证言需与其他证据相印证;对方提出证人有利害关系但无证据推翻,确认有效。...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的法定证据规定

民事诉讼证据规定 【证据裁判主义】 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依法作出裁判。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审核判断证据的直接原则】 证据有无证据能力、有无证明力以及证明力的大小,应当由审理案件的审判人员依法独立进行判...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的法定证据规定

法律分析: 民事诉讼的法定证据规定: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查看全文

在我国民事诉讼证人证言是证据吗

法律分析:证人证言是知道案件真实情况的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况,向司法机关或有关人员作的陈述。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刑诉法对知道案件真实情况的人向司法机关作证规定了义务,即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查看全文

新民事诉讼法对证据保全规定

一、法律对于证据保全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 因情况紧急,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