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人遭受性侵犯时的法律救济途径

律师回答
摘要:强奸罪的主要构成要件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强奸罪的认定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强奸罪与通奸行为的区别,以及对于“半推半就”行为的定性。强奸罪的既遂与未遂以插入为认定标准,但对于幼女的情况,以接触为认定标准。婚内强奸在我国一般不视为犯罪。强奸罪的对象仅限于女性,男性之间的强奸行为不构成犯罪。然而,女性在特定身份下也可以被定罪处罚,但具体身份上的区别会影响罪名和处罚的程度。
一、强奸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1)犯罪客体
本罪侵犯的是妇女性的不可侵犯的权利,即妇女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正当性行为的权利。犯罪对象是女性。
(2)犯罪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使妇女处于不能反抗、不敢反抗、不知反抗状态,或利用妇女处于不知、无法反抗的状态,乘机实行奸淫的行为。
(3)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年满十四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男子。女性能否成为强奸罪的犯罪主体有待进一步明确。
(4)犯罪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具有奸淫的目的。
二、强奸罪如何认定?
(一)罪与非罪
1、强奸罪与通奸行为
在男女发生性行为前,既不违背妇女意志,又无勉强女方变范的行为,双方从内心到外部表现形式完全自愿,属典型的通奸行为。即使事后,因被揭穿,女方为保住自己的脸面而告男方强奸,或因女方事后反悔而告男方强奸,均不能定强奸罪。
2、对“半推半就”行为的定性
所谓半推半就,是指行为人与妇女发生性行为时,该妇女既有“就”的一面即同意的表现,又有“推”的一面即不同意的表现。应当全面审查男女双方的关系怎样,性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条件如何,行奸后妇女的态度如何,该妇女的道德品行、生活作风情况等等。
(二)既遂与未遂
我国司法实践中是以“插入”为认定标准的,即男子的生殖器插入到女子的体内为犯罪既遂。至于是否射精与既遂未遂无关。但有一个特例,如果强奸的是幼女,则以“接触”为认定标准,即男子的生殖器与幼女的生殖器接触就算犯罪既遂。
(三)婚内强奸的定性
由于有合法的夫妻关系的存在,一方有权利要求另一方履行性行为的义务,即使丈夫的行为对妻子的性自由权利有侵害也不构成犯罪。目前在我国无论是立法还是执法,一般都不把丈夫强迫妻子性交视为强奸犯罪。
(四)强奸罪的对象
刑法对于强奸罪的对象仅仅限定在女性,并未将强行与男性发生性关系进行法律规范。根据法无规定不为罪的原则,“强奸”男性行为并不构成犯罪,当然也不构成强奸罪。
传统观点上认为,只有男性才能成立强奸罪。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其实有些情况下女性也是可以按照强奸罪定罪处罚的,不过在具体的身份上,女性只能成立强奸罪的间接正犯、帮助犯或者教唆犯,而不能成立强奸罪的实行犯。而就目前的规定来看,若是对幼女实施强奸行为的,也是成立本罪,不过在处罚的时候会从重。
延伸阅读
结语:强奸罪是一种侵犯妇女不可侵犯权利的犯罪行为,犯罪构成要件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在认定强奸罪时,需要注意与通奸行为的区分,以及对于半推半就行为的全面审查。强奸罪的既遂与未遂以及婚内强奸的定性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强奸罪的对象仅限于女性,而对于男性的强迫性行为并不构成强奸罪。需要注意的是,女性在特定身份下可能成为间接正犯、帮助犯或教唆犯,但不能成为强奸罪的实行犯。对于对幼女实施强奸行为的情况,法律会从重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五条 传授犯罪方法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重婚罪受害人的救济途径

法律分析:重婚罪受害人的救济途径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或向公安机关提出控告,要求追究重婚者的刑事责任;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之诉并附带提出民事赔偿请求。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_...查看全文

公司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股东有什么救济途径

公司分立过程中,应该保护中小股东的知情权,提供基础材料,赋予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以及其他民法典和侵权法上的权利。这些措施可以帮助中小股东维护自身的利益。...查看全文

公司商业秘密受侵犯的救济途径

法律分析:公司商业秘密受侵犯的救济途径包括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起诉等。泄露公司机密属于侵犯商业秘密罪,表现形式是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等。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一十...查看全文

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哪些救济途径

老年人合法权益受侵害,可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或向法院提起诉讼;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处理劳动和社保权益问题;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自诉是保护老年人权益的手段;人民法院和有关部门应及时受理申诉、控告和检举,并及时处理;不属于自己职...查看全文

研究劳务者在遭受转包和违法分包时的法律救济途径

违法分包转包造成劳务者受伤的法律责任应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单位承担;工伤的法定情形包括工作时间和场所内的事故伤害、履行工作职责的暴力伤害、患职业病等七种情形;视同工伤的情形包括工作时间和岗位内的突发疾病死亡、维护国家利益活动中...查看全文

公司商业秘密受侵犯的救济途径有哪些?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以下行为均构成对商业秘密的侵犯: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盗窃、利诱、...查看全文

公司商业秘密受侵犯有哪些救济途径

法律解析: 商业秘密受侵犯救济途径:1、民法救济途径。请求违反保密协议的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害商业秘密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2、行政法救济途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3、刑法救济途径。侵犯商业秘...查看全文

企业商业秘密受侵犯有哪些救济途径?

律师解答: 商业秘密受侵犯救济途径:1、民法救济途径。请求违反保密协议的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害商业秘密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2、行政法救济途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3、刑法救济途径。侵犯商业秘...查看全文

企业商业秘密受侵犯有哪些救济途径?

法律解析: 商业秘密受侵犯救济途径:1、民法救济途径。请求违反保密协议的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害商业秘密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2、行政法救济途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3、刑法救济途径。侵犯商业秘...查看全文

公司商业秘密受侵犯有哪些救济途径?

律师分析: 商业秘密受侵犯救济途径:1、民法救济途径。请求违反保密协议的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害商业秘密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2、行政法救济途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3、刑法救济途径。侵犯商业秘...查看全文

非法集资受害人的控诉救济途径包括什么?

一旦社会公众参与非法集资,参与者的利益不受法律保护,经人民法院执行、集资者仍不能清退集资款的,应由参与人自行承担损失,而不能要求有关部门代偿。根据相关刑事法律规定,对非法集资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可以通过二种途径救济:...查看全文

遭受家庭暴力受害人怎么救济

法律分析:遭受家庭暴力受害人的救济方式:及时的向公安机关报警,请求公安机关的帮助;受害人也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犯的法律法规

对于强奸妇女和奸淫幼女的犯罪行为,根据情节的不同,将采取不同的刑罚,包括从重处罚、有期徒刑到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对于多人参与的强奸和轮奸等情况,刑罚将更为严厉。...查看全文

军人家属遭受伤害的解决途径

建议报警处理军人家属受伤事件,因其与普通公民在法律上没有区别。受伤军人家属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责任并获得赔偿。如果地方不予处理,可通过部队发函至军属所在地政府解决。另外,受伤军属可申请法律援助机构提供免费法律服务。军人家属享...查看全文

受害者在遭受人身损害时,如何寻求法律救助?

附带民事诉讼可在侦查阶段提起,赔偿项目包括丧葬费、生活费、死亡赔偿金等。死亡赔偿金按当地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计算,赔偿二十年,年龄越大赔偿年限越短。...查看全文

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救济途径有哪些?

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救济有: 1、民法上的救济 民法上的救济,即依据民法上的规定请求违反保密协议的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害商业秘密的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民法上的救济的请求权基础是合同或者侵权行为。根据商业秘密保密合同负有保守...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犯的法律规定

未成年少女遭受强奸,根据《刑法》第236条,犯罪行为构成强奸罪,刑期一般为三年至十年,但对不满14周岁的幼女,根据严重情形,刑期可达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同时,对于强奸罪的认定,需考虑是否违背妇女意愿以及犯罪行为是否完...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的法律救济途径

刑事案件被害人可在判决后提起民事诉讼,也可在审理过程中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适用于被告人造成被害人物质损失、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的情况。...查看全文

盗窃罪被害人的救济途径

法律分析:盗窃罪被害人的救济途径:被告人赔偿、国家补偿、精神抚慰、保障诉权。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查看全文

家暴受害人的法律救济渠道

家暴受害人可通过报警、投诉等途径获得法律救济。家庭暴力行为属于犯法行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可判处刑罚。家庭暴力的认定标准包括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政府机构和各部门应负责反家庭暴力工作并提供经费保障。...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