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的判断依据

律师回答
摘要:盗窃罪的主旨是: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是构成盗窃罪的重要条件,行为人使财物脱离物主控制即为既遂。盗窃对象包括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包括有形和无形财产。对于自己家或近亲属的财物的盗窃,一般不按犯罪处理,但确有必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处罚应与在社会上作案的有所区别。根据《刑法》规定,盗窃罪的刑罚根据数额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而定。
一、如何判定是否构成盗窃罪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是法定的构成盗窃罪的重要条件;盗窃活动的具体情节,也是定罪的根据。盗窃财物数额大小,可以表明行为社会危害性大小,是区别罪与非罪,衡量罪行轻重的重要标志之一。行为人只要使财物脱离物主的控制,实际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即为既遂。
本罪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至于盗窃得手的财物,是据为己有,赠予他人,交给集体、甚至毁弃,或者又被他人非法占有的,都是非法窃取之后的处置、下落问题,改变不了非法侵犯财产所有权的本质,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盗窃罪中盗窃对象有哪些
1.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一般是指动产而言,但不动产上之附着物,可与不动产分离的,例如,田地上的农作物,山上的树木、建筑物上之门窗等,也可以成为本罪的对象。另外,能源如电力、煤气也可成为本罪的对象。
2.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能。这里的所有权一般指合法的所有权,但有时也有例外情况。
3.盗窃的公私财物,既包括有形的货币、金银首饰等财物,也包括电力、煤气、天然气等无形的财产。对于偷拿自己家的财物或者近亲属的财物,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处罚时也应与在社会上作案的有所区别。
延伸阅读
结语:盗窃罪的构成条件包括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和具体情节。财物数额大小是衡量罪行轻重的重要标志之一。只要行为人使财物脱离物主控制,置于自己控制之下即为既遂。盗窃罪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而盗窃得手的财物的处置和下落问题不影响本罪的成立。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的刑罚根据数额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而定。盗窃对象可以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包括动产和部分不动产附着物。所有权是盗窃对象的重要要素。盗窃的财物既包括有形的货币、首饰等,也包括无形的财产如电力、煤气等。对于盗窃自己家人的财物,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但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情况下,处罚应与在社会上作案的有所区别。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九节 辨 认 第二百六十条 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特征相类似的其他对象中,不得在辨认前向辨认人展示辨认对象及其影像资料,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
辨认犯罪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七人;对犯罪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人的照片。
辨认物品时,混杂的同类物品不得少于五件;对物品的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个物品的照片。
对场所、尸体等特定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或者辨认人能够准确描述物品独有特征的,陪衬物不受数量的限制。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九节 辨 认 第二百六十一条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辨认人不愿意公开进行时,可以在不暴露辨认人的情况下进行,并应当为其保守秘密。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九节 辨 认 第二百六十二条 对辨认经过和结果,应当制作辨认笔录,由侦查人员、辨认人、见证人签名。必要时,应当对辨认过程进行录音录像。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十节 技术侦查 第二百六十七条 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措施种类、适用对象和期限执行。
在有效期限内,需要变更技术侦查措施种类或者适用对象的,应当按照本规定第二百六十五条规定重新办理批准手续。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盗窃罪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盗窃罪要件及立案标准,单位是否构成盗窃罪。根据《刑法》规定,盗窃罪要件包括侵犯财物所有权、故意盗窃行为等,立案标准为盗窃金额或多次盗窃等情况。单位本身不能成为盗窃罪的主体,只能追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修订后的《刑法》...查看全文

盗窃团伙犯罪数额的判断依据

盗窃罪的主要特征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多次盗窃或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盗窃价值一千元到三千元以上的公私财物为数额较大,三万元到十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三十万元到五十万元以上为数额特别巨大。盗窃一万七千元属于数额较...查看全文

判断盗窃数额的依据

盗窃的数额可以通过被盗窃物品的市场价值或有效价格证明来认定。如果盗窃的是公私财物且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可以给予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并处以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如果盗窃行为构成犯罪,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刑罚,并可处以罚...查看全文

盗窃未遂的司法判断依据

法律对盗窃未遂的处罚根据犯罪形态和严重程度有所不同,包括盗窃巨额财物、珍贵文物等情节。盗窃罪的量刑与盗窃金额有关,数额较大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可判三至十年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可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具体数额标准...查看全文

盗窃金额判断立案依据

偷窃多少钱可以立案: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时,警方应立案侦查,追究刑事责任。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不论次数、数额,都构成盗窃罪。偷窃的财物包括有形和无形的财产。对于偷拿自己家或近亲属财物,一般不按犯罪处理,但确有必要时会有所区...查看全文

盗窃罪缓刑的判定依据

盗窃罪的量刑标准及判缓刑条件。盗窃罪犯如果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符合一定条件,可以宣告缓刑。缓刑适用于轻微犯罪、悔罪表现好、无再犯危险且对社区无不良影响的犯人。盗窃罪的量刑标准根据盗窃金额,情节严重程度来判决,包括罚金、...查看全文

盗窃罪共犯判定依据

盗窃罪的共犯需满足犯罪行为、互相配合的统一犯罪整体、与犯罪事实有联系和因果关系。对共犯的处罚标准有所区别,根据盗窃财物数额、情节严重程度判处有期徒刑、罚金或没收财产。盗窃他人救命钱或家庭成员钱财需从重处罚,但若获得谅解或允许,法院...查看全文

多次盗窃的司法实践与判断依据

多次盗窃的认定标准是指在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且累计数额未达到较大者。对于“多次”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犯罪故意、时间、地点等因素来客观分析。盗窃行为不限于秘密窃取,窃取行为是排除他人对财物支配并建立新的支配关系的过程,手段和方法没有限...查看全文

盗窃罪判刑依据是如何的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本罪的,具体量刑标准如下:1、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查看全文

盗窃罪的判定依据是什么?

盗窃罪的刑罚标准根据财物价值不同而有所差异。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数额较大的盗窃行为会受到刑罚,而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盗窃行为则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盗窃罪的判刑依据是怎样的?

盗窃罪判刑依据及入室盗窃的刑罚。盗窃罪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加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可...查看全文

入室盗窃罪法律量刑标准及判断依据

入室盗窃罪1万元应当认定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相关法律规定明确了不同数额的盗窃罪的刑罚标准,包括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等级别。此外,还有其他涉及盗窃的罪行,如盗窃信用...查看全文

盗窃罪审判依据是什么?

这段文字描述了三种不同金额的盗窃罪行的刑罚和相应的罚金。其中,行为人盗窃金额在3000元以下,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应同时加处一定的罚金;行为人盗窃金额在3000元至10万元之间,判处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并应同时加处一定的罚金;...查看全文

盗窃罪判刑依据是什么

法律分析:1、行为人盗窃三千元以下的,判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行为人盗窃三万元到十万元的,应该判刑三年到十年有期徒刑;3、行为人盗窃三十万到五十万的,应当判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到无期徒刑。以上三段刑罚都应该同时加处一定的罚...查看全文

盗窃罪判刑依据是什么

法律解析: 1、行为人盗窃三千元以下的,判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行为人盗窃三万元到十万元的,应该判刑三年到十年有期徒刑;3、行为人盗窃三十万到五十万的,应当判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到无期徒刑。以上三段刑罚都应该同时加处一定的罚金 。...查看全文

盗窃罪判刑依据是什么?

律师分析: 1、行为人盗窃三千元以下的,判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行为人盗窃三万元到十万元的,应该判刑三年到十年有期徒刑;3、行为人盗窃三十万到五十万的,应当判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到无期徒刑。以上三段刑罚都应该同时加处一定的罚金 。...查看全文

盗窃罪基准刑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盗窃罪的量刑标准,根据盗窃数额的大小,刑期在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之间,并对特别巨大数额的盗窃罪规定了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量刑标准。...查看全文

盗窃罪名的法律依据

盗窃罪的定罪标准和既遂认定:盗窃罪的定罪标准包括非法占有目的、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等情况。既遂认定可采用失控加控制说,即被害人失去对财物控制或行为人控制财物时可认定为既遂。在判断既遂与未遂时,需考虑财物性质、形态、体积大小、被害人对...查看全文

未遂入室盗窃罪判定依据

入室盗窃未遂构成盗窃罪,可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和罚金。入户盗窃不论次数和价值多少都应追究刑事责任,因其危害性极大,易引发严重犯罪。认定入户盗窃需考虑住所特征和非法目的。...查看全文

1000元入室盗窃罪判定依据

我国法律规定,入室盗窃财产达到1000元以上构成盗窃罪,量刑基础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无论是否得到财物,只要有入室盗窃行为即构成盗窃罪。根据不同情形,量刑起点可在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或十年至十二年有...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