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的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有哪些
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条【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十条【法律适用】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二、什么是公序良俗
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
民法之所以需要规定公序良俗原则,是因为立法当时不可能预见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道德秩序的行为而做出详尽的禁止性规定,故设立公序良俗原则,以弥补禁止性规定之不足。一方面,限制私权,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另一方面,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法官可直接适用公序良俗原则进行裁决。因此,各国都将公序良俗等道德引入民法中,成为近现代民法的重要原则。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法律活动的,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而公序是指公共秩序,良俗是指善良的风俗。在法律没有强制禁止的情况下,民事行为要遵守公序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