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通过调解解决监护权变更案件?

律师回答
摘要:监护权归属不可协商变更,需由法院裁决。监护人不履职或侵害被监护人权益可向法院起诉,要求承担民事责任或变更监护关系。监护人可委托部分或全部监护职责,但需承担侵权责任。离婚后,非共同生活方对子女有犯罪、虐待等行为可取消监护权。夫妻一方死亡后,送养需合法且不损害子女利益。非监护人不得主张无效。
不可以。监护权是法定权利,不可通过协商变更监护权归属。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监护权变更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了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者单位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按照普通程序审理;要求变更监护关系的,按照特别程序审理;既要求承担民事责任,又要求变更监护关系的,分别审理。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者单位是指未成年人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精神病人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夫妻离婚后,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无权取消对方对该子女的监护权;但是,未与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对该子女有犯罪行为、虐待行为或者对该子女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取消的除外。
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因被监护人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由监护人承担,但另有约定的除外;被委托人确有过错的,负连带责任。
夫妻一方死亡后,另一方将子女送给他人收养,如收养对子女的健康成长并无不利,又办了合法收养手续的,认定收养关系成立;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不得以收养未经其同意而主张收养关系无效。
延伸阅读
结语:监护权是法定权利,不可通过协商变更。对监护人争议,由相关单位或居民委员会指定。监护人不履职或侵害被监护人权益,可向法院起诉要求民事责任或变更监护关系。监护人可委托他人承担监护职责,但需承担民事责任。离婚后,无权取消对子女的监护权,除非有犯罪、虐待或明显不利行为。夫妻一方死亡后,合法收养且有利于子女成长的收养关系成立,未经同意不得主张无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八章 法 律 责 任 第七十五条 老年人与家庭成员因赡养、扶养或者住房、财产等发生纠纷,可以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其他有关组织进行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其他有关组织调解前款纠纷时,应当通过说服、疏导等方式化解矛盾和纠纷;对有过错的家庭成员,应当给予批评教育。
人民法院对老年人追索赡养费或者扶养费的申请,可以依法裁定先予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七章 司法保护 第一百零八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严重侵犯被监护的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依法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或者撤销监护人资格。
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继续负担抚养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六条 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自己关系密切、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个人、组织中协商确定自己的监护人。监护人在老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依法承担监护责任。
老年人未事先确定监护人的,其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确定监护人。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变更监护权能否调解

下列情况下可以变更监护权:(一)监护人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二)监护人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三...查看全文

能否通过调解解决刑事案件?

刑事公诉案件一般不可调解,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可调解部分民事争议;刑事自诉案件可调解,自诉人可在宣判前与被告和解或撤回自诉。依据《刑事诉讼法》第212条,自诉案件可调解,但第210条第3项不适用。审理自诉案件期限,被羁押者适用第20...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能否通过调解解决?

刑事自诉案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解,但有一些特定情况不适用调解。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告知处理的案件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可以申请调解,但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人身、财产权利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适用调解...查看全文

盗窃案件能否通过调解解决?

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和解制度,和解并不意味着受害人可以决定是否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和解的目的是尽可能补偿受害人的损害,但最终是否追究行为人的责任由司法机关根据案情决定。...查看全文

自诉案件能否通过调解解决问题?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2条规定,自诉案件有四种处理方式:调解、当事人在庭外自行和解、撤回自诉和判决。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0条第3项规定,审理原属公诉案件的自诉案件不适用调解。这是因为这类案件原本应由公安机关或人...查看全文

能否通过调解解决故意伤害案件?

治安案件故意伤害可以调解处理,但有限制条件。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情节较轻的打架斗殴或损毁财物等违法行为可由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后不予处罚。然而,雇凶伤害、涉及黑社会组织、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累犯、多次伤害他人等情况不适...查看全文

能否通过调解解决治安盗窃案件?

盗窃罪的处理方式取决于情节的轻重。对于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盗窃行为,可以进行现场调解;而构成犯罪的盗窃行为只能进行民事部分的调解。盗窃罪包括非法占有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等行为。根据盗窃行为的情节...查看全文

能否通过刑事自诉案件调解解决?

刑事自诉案件能否调解应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可以调解,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侵犯自身权利的案件则不适用调解。...查看全文

盗窃案件能否通过法院调解解决?

盗窃罪可以调解,但如果犯罪嫌疑人在五年内有故意犯罪记录,不可和解。已达成和解协议可提出从宽处理建议。轻微犯罪可不起诉,法院可从宽处罚。犯罪嫌疑人悔罪并赔偿、道歉,被害人愿意和解,可达成和解。《刑事诉讼法》第288条规定,民间纠纷引...查看全文

能否通过调解解决盗窃治安案件?

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和解制度,无论是治安管理处罚法还是刑事诉讼法中的和解条款,其核心目的是为了补偿受害人的损害。和解并不意味着受害人可以放弃追究违法行为的责任,最终决定是否追究责任仍由司法机关根据具体案情来决定。...查看全文

能否通过调解解决打架轻伤案件?

打架轻伤可以调解,公诉案件可能坐牢,自诉案件受害人愿意调解后撤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8、289、290条规定,符合条件的案件可以和解,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需审查和解协议的自愿性和合法性,并可提出从宽处理建议或作出不...查看全文

能否通过调解解决?

本文讲述了假冒商标的处理方式和相关法律规定。假冒商标可以由工商局或司法机关进行查处。若因假冒商标引起纠纷,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问题,若协商不成,则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查处。同时,需要区分有過錯的模仿和无過...查看全文

能否通过调解解决过失致人重伤案件?

涉嫌过失致人重伤罪,民事调解可获轻刑。《刑事诉讼法》第288条规定,通过赔偿损失、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可和解。适用于因民间纠纷引起、可能判三年以下刑罚的犯罪,以及除渎职犯罪外的可能判七年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五年内曾故意犯罪的...查看全文

申请变更监护人可否调解?

不可以。监护权是法定权利,不可通过协商变更监护权归属。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查看全文

法院是否会通过调解解决案件?

法院立案并不意味着必定会进行调解。调解是基于当事人自愿的原则进行的,法院无权强制调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法院应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但当事人不同意调解时,法院不得强制调解。因此,法院立案后是否进行调解取决于...查看全文

抚养权变更能否通过调解协议实现?

离婚后变更子女抚养权的主旨是通过双方协商或诉讼解决。双方可以协商达成协议,明确子女的抚养权、探视权等事项,并签署协议生效。如果无法达成协议,可以通过诉讼解决,收集证据并起诉,等待法院立案并进行调解或开庭审理。最终,法院会根据双方的...查看全文

变更子女抚养案件能否调解

变更子女抚养案件当事人愿意调解的,可以调解。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第九十四条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由审判员一人主持,...查看全文

轻伤能否通过调解解决?

故意伤害罪是指轻伤,如果被定罪,将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如果积极调解并赔偿,受害方可能会签署谅解书,法院将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判决。打架斗殴可能涉嫌聚众斗殴罪或故意伤害罪,具体罪责要根据情节而定。醉驾不需要谅解书,但如果引...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是否可以通过调解解决

公诉刑事案件可调解,条件为:民间纠纷引起,涉及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财产罪,最高三年刑;过失犯罪最高七年刑,除渎职;犯罪五年内无故意犯罪。满足条件可通过调解获得谅解。(85字)...查看全文

能否通过和解解决治安案件?

治安案件可通过调解解决,调解前必须先立案并查明案件基本事实,分清当事人责任。调解以两次为限;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调解不成的,及时对违反治安管理人裁决治安处罚;对损害赔偿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