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经营同类企业罪的犯罪主体?

律师回答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主体是什么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只有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才能构成。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五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刑法的规定,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的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

1、行为条件。

利用职务之便,是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的行为条件。这里的利用职务之便,是指利用职权以及与职务相关的便利条件。具体而言,是指国有公司、企业董事、经理利用手中所掌握的公司、企业的材料、物资、人事安排等方面的决策权以及因其职务关系而知悉的公司、企业的生产、销售计划、企业投资方向等重大信息等便利条件。

2、行为方式。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为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的同类营业。这里的“经营”不同于普通的、短期的商品买卖,而是具有规模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所谓“自己经营”,是指为自己独资或者担任股东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进行的经营,至于行为人是否担任一定职务则在所不问。所谓“为他人经营”,是指为自己虽未出资,但为从中获取经营报酬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进行经营。司法实践中,只要具备“为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之一即可。

“同类营业”是指经营的业务属于同一类别或者相似类别。

3、获取的非法利益达到数额巨大的程度。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是结果犯,行为人实施非法经营同类营业所获得的非法利益达到数额巨大的程度。即根据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通知第十二条规定,[非法经营同类营业案(刑法第一百六十五条)]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以上知识就是网小编对“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主体”这个问题进行的解答,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网进行法律咨询。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主体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主体是什么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只有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才能构成。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五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查看全文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主体是什么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只有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才能构成。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五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查看全文

非法经营同类企业罪?

法律解析: 非法经营同类企业罪是我国刑法体系中的一种经济犯罪。该罪名的构成要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未取得相关行政许可证,二是未在许可证范围内经营同类企业。具体来说,未取得相关行政许可证指企业未经工商、质检等相关部门许可即开展经营活动...查看全文

非法经营同类企业罪?

律师解答: 非法经营同类企业罪是我国刑法体系中的一种经济犯罪。该罪名的构成要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未取得相关行政许可证,二是未在许可证范围内经营同类企业。具体来说,未取得相关行政许可证指企业未经工商、质检等相关部门许可即开展经营活动...查看全文

非法经营同类企业罪?

法律解析: 非法经营同类企业罪是我国刑法体系中的一种经济犯罪。该罪名的构成要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未取得相关行政许可证,二是未在许可证范围内经营同类企业。具体来说,未取得相关行政许可证指企业未经工商、质检等相关部门许可即开展经营活动...查看全文

非法经营同类企业罪

律师分析: 非法经营同类企业罪是我国刑法体系中的一种经济犯罪。该罪名的构成要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未取得相关行政许可证,二是未在许可证范围内经营同类企业。具体来说,未取得相关行政许可证指企业未经工商、质检等相关部门许可即开展经营活动...查看全文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主体怎样认定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主体为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所谓国有公司、企业是指国有资本占主体的公司、企业。所谓董事,是由股东选举产生的,对内执行公司业务,对外代表公司的常设性执行机构的成员。所谓经理,是公司董事会聘任的主持日常管理工...查看全文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主体怎样认定?

律师分析: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主体为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所谓国有公司、企业是指国有资本占主体的公司、企业。所谓董事,是由股东选举产生的,对内执行公司业务,对外代表公司的常设性执行机构的成员。所谓经理,是公司董事会聘任的主...查看全文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主体怎样认定

法律分析:1、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2、国有公司、企业是指国有资本占主体的公司、企业。3、董事,是由股东选出的,对内执行公司业务,对外代表公司的常设性执行机构的成员。4、...查看全文

怎样认定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主体?

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是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主体。国有公司、企业是指国有资本占主体的公司、企业。董事由股东选举产生,负责内部业务,代表公司的常设执行机构。经理是由董事会聘任的高级职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查看全文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主体怎样认定

法律分析: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主体为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所谓国有公司、企业是指国有资本占主体的公司、企业。所谓董事,是由股东选举产生的,对内执行公司业务,对外代表公司的常设性执行机构的成员。所谓经理,是公司董事会聘...查看全文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主体怎样认定

法律分析: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主体为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所谓国有公司、企业是指国有资本占主体的公司、企业。所谓董事,是由股东选举产生的,对内执行公司业务,对外代表公司的常设性执行机构的成员。所谓经理,是公司董事会聘...查看全文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主体包括哪些人

法律分析:犯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包括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经理、副经理,厂长、副厂长等。《刑法》第一百六十五条【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查看全文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是指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谋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行为。 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查看全文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是什么犯罪?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一般情况下,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通常是指,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别人经营和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谋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行为。犯了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犯罪分子,一般会被公安...查看全文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主体的认定方法是什么?

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是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主体。国有公司、企业是指国有资本占主体的公司、企业。董事由股东选举产生,对内执行公司业务,对外代表公司;经理是由董事会聘任的主持日常管理工作的高级职员。...查看全文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认定

一、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认定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是指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谋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行为。根据本条的规定,区分本罪与非罪...查看全文

犯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如何处置?

律师解答: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是指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谋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行为。对其处罚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涉嫌金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查看全文

犯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如何量刑

犯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量刑标准具体为:如果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存在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以此获取非法利益的违法行为的,并且数额巨大的,那么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查看全文

犯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如何处罚

犯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量刑标准是: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