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育险报销有时间限制

律师回答

北京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吸引了无数年轻人在北京工作、结婚、生子,在北京生活压力本就够大了,生小孩还会有一大笔支出,尽管现在企业为我们购买了生育保险,减轻了大家的负担,但是大部份的年轻人不了解北京生育保险报销时间、流程及标准是怎样规定的?下面晖律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北京生育保险报销时间、流程及标准希望大家了解一下。

一、 生育保险报销时间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生育保险需连续买满12个月,宝宝出生的18个月之内报销,同时报销时投保人仍需在保。

二、报销流程

(一)生育保险待遇申领

(1)计划生育证明(即准生证)

(2)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即出生证)或户口簿

(3)诊断证明(生产医院开的生产证明,出院时开的)、费用凭据(出院时打印的)

(4)本人身份证(代办的提供代办人本人身份证原件)

(5)属异地或境外难产提供住院费用明细

(6)属异地或境外剖腹产提供:

a、手术证明

b、费用凭据

(二)到医疗生育待遇审核部门办理(社保局)

(三)符合条件即可办理,凭办理凭证即可到银行领取。

三、报销条件

(一)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生育或者实施计划生育手术

(二)所在单位按照规定参加生育保险并为该职工连续足额缴费一年以上

四、报销标准

报销比例:以所在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照一定的比例一次性支付。其中:

1、顺产为270%。

2、难产为320%。

3、剖腹产为420%。

五、报销范围

(一)生育保险基金以生育津贴形式对单位予以补偿。补偿标准为:女职工妊娠7个月(含7个月)以上顺产分娩或妊娠不足7个月早产的,享受3个月的生育津贴;难产及实施剖宫产手术的,增加半个月的生育津贴;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一个婴儿,增加半个月的生育津贴;妊娠3个月(含3个月)以上、7个月以下流产、引产的,享受1个半月的生育津贴;妊娠3个月以内因病理原因流产的,享受1个月的生育津贴。生育津贴以女职工产前或计划生育手术前12个月的生育保险月平均缴费工资为计发基数。

(二)生育营养补贴与围产保健补贴,凡符合享受国家规定90天(含90天)以上产假的生育女职工可享受生育营养补贴300元、围产保健补贴700元。

(三)一次性生育补贴,原在单位参加生育保险的女职工失业后,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生育时,可享受一次性生育补贴:流产400元、顺产2400元、难产和多胞胎生育4000元;对参加生育保险的男职工,其配偶未列入生育保险范围,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生育第一胎时,可享受50%的一次性生育补贴。

(四)生育津贴补偿到单位,参保女职工产假期间本人基本工资、奖金及福利费由单位照发。

(五)计划生育手术费,包括因计划生育需要,实施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流产术、引产术、皮埋术、绝育及复通手术所发生的费用,列入生育保险基金结付范围。

由此可见,生育保险报销流程其实并不复杂,而且所需时间周期并不长,只要当事人备齐相关的手续,并且通过社保部门的审查,就可以在短期内办理完生育津贴的领取手续。与此同时,了解生育保险报销流程也是十分必要的,能够给北漂一族减轻负担。以上就是北京生育保险报销时间、流程及标准,希望北漂一族在生育后能及时、便捷、一分不差的领取到生育津贴。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北京生育保险报销时间限制?

律师分析: 生育保险需连续买满12个月,宝宝出生的18个月之内报销,同时报销时需在保。生育保险属于典型的地方政策,各地规定各不一,有10个月,也有6个月甚至更低的。因此应以当地社保中心为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查看全文

生育险报销时间限制?

律师分析: 需要缴纳够一年才可以进行报销,生育保险时间累积满一年是指用人单位为职工累计缴费满1年以上,可以进行生育的医疗报销。 生育保险是通过国家立法规定,在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导致劳动力暂时中断时,由国家和社会及时给予物质帮助的一...查看全文

生育险报销时间有限制吗

生育保险报销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参保人在医保定点医院发生不超出医保规定药品和医疗项目目录的费用后,需现金垫付,并将生育保险医疗费用明细、处方、原始收据及相关证明妥善保存。其次,参保职工生育或流产后,由所在单位在职工产假结束...查看全文

北京生育险报销有没有时间规定

法律分析:生育保险需连续买满12个月,宝宝出生的18个月之内报销,同时报销时需在保。生育保险属于典型的地方政策,各地规定各不一,有10个月,也有6个月甚至更低的。因此应以当地社保中心为准。法...查看全文

北京生育险报销有没有时间标准?

律师解答: 生育保险需连续买满12个月,宝宝出生的18个月之内报销,同时报销时需在保。 生育保险属于典型的地方政策,各地规定各不一,有10个月,也有6个月甚至更低的。 因此应以当地社保中心为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北京生育险报销有没有时间规定?

律师分析: 生育保险需连续买满12个月,宝宝出生的18个月之内报销,同时报销时需在保。 生育保险属于典型的地方政策,各地规定各不一,有10个月,也有6个月甚至更低的。 因此应以当地社保中心为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北京生育保险报销限额

北京生育保险报销流程及限额。产前检查费按不同阶段有不同标准,如妊娠1-12周末为520元,妊娠13-27周末为330元等。报销条件包括足额缴纳生育保险一年以上,生育或计划生育手术等费用,符合法定生育条件并履行规定手续。报销流程包括...查看全文

北京生育险报销

北京生育保险费用如何报销?报销流程和所需材料有哪些?生育津贴怎么报销?下面将详细说明。      北京市生育保险费用报销分四部分:门诊产检费、住院...查看全文

北京生育津贴报销时间?

律师分析: 北京生育津贴报销时间,生育保险需连续买满12个月,宝宝出生的18个月之内报销,同时报销时需在保。生育保险属于典型的地方政策,各地规定各不一,有10个月,也有6个月甚至更低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查看全文

生育保险报销时间限制吗

生育险报销是有时间限制的。参保职工应在每年第一季度内到其所在地的生育保险经办机构申领完上年度应享受的生育保险待遇。生育女职工在妊娠三个月后,由本人或其委托人到其所在地的生育保险经办机构办理《职工生育就医证明》。...查看全文

生育保险报销时间限制吗?

法律解析: 生育险报销是有时间限制的。参保职工应在每年第一季度内到其所在地的生育保险经办机构申领完上年度应享受的生育保险待遇。生育女职工在妊娠三个月后,由本人或其委托人到其所在地的生育保险经办机构办理《职工生育就医证明》。 【法...查看全文

生育保险报销时间限制吗?

法律解析: 生育险报销是有时间限制的。参保职工应在每年第一季度内到其所在地的生育保险经办机构申领完上年度应享受的生育保险待遇。生育女职工在妊娠三个月后,由本人或其委托人到其所在地的生育保险经办机构办理《职工生育就医证明》。 【法...查看全文

生育保险报销时间限制嘛?

律师解答: 生育险报销是有时间限制的。参保职工应在每年第一季度内到其所在地的生育保险经办机构申领完上年度应享受的生育保险待遇。生育女职工在妊娠三个月后,由本人或其委托人到其所在地的生育保险经办机构办理《职工生育就医证明》。 【法...查看全文

生育保险报销时间限制吗?

律师分析: 生育险报销是有时间限制的。参保职工应在每年第一季度内到其所在地的生育保险经办机构申领完上年度应享受的生育保险待遇。生育女职工在妊娠三个月后,由本人或其委托人到其所在地的生育保险经办机构办理《职工生育就医证明》。 【法...查看全文

生育保险报销时间限制吗

法律解析: 生育险报销是有时间限制的。参保职工应在每年第一季度内到其所在地的生育保险经办机构申领完上年度应享受的生育保险待遇。生育女职工在妊娠三个月后,由本人或其委托人到其所在地的生育保险经办机构办理《职工生育就医证明》。 【法...查看全文

生育保险报销时间有什么限制

本文介绍了生育保险报销的相关政策和流程。生育保险报销时间有5个月限制,一般是在生产之后5个月内进行报销。在报销过程中,需要携带相关的材料和证明,符合条件后即可进行报销。生育保险报销流程包括女职工怀孕后到生育保险窗口、工作人员受理核...查看全文

生育保险报销时间有什么限制

法律分析:生育保险报销时间有下列限制:大多数省份规定需在生育后的18个月内及时向社保经办机构申请报销生育医疗费和领取生育津贴,但是部分省份规定为6个月。具体则看各地的规定来执行。法律依据:《《企业职工生育保...查看全文

报生育险有时间限制吗

法律解析: 生完孩子报销生育险一般是第二个月,最晚当年内报销即可。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用人单位为职工累计缴费满1年以上,并且继续为其缴费;2、符合国家和省人口与计划生育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查看全文

报生育险有时间限制吗?

律师分析: 生完孩子报销生育险一般是第二个月,最晚当年内报销即可。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用人单位为职工累计缴费满1年以上,并且继续为其缴费;2、符合国家和省人口与计划生育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查看全文

报生育险有时间限制嘛?

律师解答: 生完孩子报销生育险一般是第二个月,最晚当年内报销即可。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用人单位为职工累计缴费满1年以上,并且继续为其缴费;2、符合国家和省人口与计划生育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