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抚恤金发放政策及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供养亲属抚恤金根据职工工资比例发放,以满足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的需求。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孤儿每人每月增加10%。抚恤金总额不得超过职工生前工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法律规定,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法律客观: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延伸阅读
结语: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因工死亡职工的亲属,以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具体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对于孤寡老人或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需要注意的是,核定的抚恤金总额不得超过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以保障其权益。同时,工亡补助金的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六章 财产权益 第五十九条 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其继承权不受子女代位继承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遗产的处理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的除外。
烈士褒扬条例(2019第二次修订):第三章 烈士褒扬金和烈士遗属的抚恤优待 第十六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烈士遗属,享受定期抚恤金:
(一)烈士的父母或者抚养人、配偶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或者收入水平低于当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的;
(二)烈士的子女未满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残疾或者正在上学而无生活来源的;
(三)由烈士生前供养的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正在上学而无生活来源的。
符合前款规定条件享受定期抚恤金的烈士遗属,由其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发给定期抚恤金领取证,凭证领取定期抚恤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教师抚恤金发放政策

一次性抚恤金和补助费标准:因工死亡20个月工资,因病死亡10个月工资;丧葬费因病4000元、因工5000元;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非农户月补助210元,农业户口月补助170元;对特殊对象增发额外补助。...查看全文

山东抚恤金发放新政策

山东省伤残津贴、抚恤金发放标准 一、伤残津贴发放标准 1.一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195元/月; 2.二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185元/月; 3.三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175元/月; 4.四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165元/月; 二、抚恤...查看全文

抚恤金发放规定?

律师解答: 有权领取抚恤金的人,给抚恤金的标准如下:1、一次性养恤金的支付标准调整为:烈士和因公死亡的人,为前一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两倍,另加前40个月的基本工资或基本退休金。2、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构工作人员和退休人员...查看全文

抚恤金发放规定?

律师解答: (一)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和计发办法,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的规定执行。 (二)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查看全文

抚恤金发放规定

抚恤金的发放标准是什么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查看全文

抚恤金发放规定?

法律解析: (一)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和计发办法,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民发[2007]64号)的规定执行。(二)...查看全文

抚恤金发放规定?

律师解答: 有权领取抚恤金的人,给抚恤金的标准如下: 1、自2011年8月1日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养恤金的支付标准调整为:烈士和因公死亡的人,为前一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两倍,另加前40个月的基本工资或基...查看全文

抚恤金发放规定?

律师解答: (一)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和计发办法,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民发[2007]64号)的规定执行。(二)...查看全文

养老保险抚恤金发放规定?

法律解析: 1、抚恤金:以死者生前最后一个月基本工资(或退休费)为基数,病故发20个月公死亡发40个月士发80个月。2、丧葬费:按死者去世上年度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正常死亡发6倍公死亡和离休人员发10倍。需提...查看全文

养老保险抚恤金发放规定?

律师解答: 1、抚恤金:以死者生前最后一个月基本工资(或退休费)为基数,病故发20个月公死亡发40个月士发80个月。2、丧葬费:按死者去世上年度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正常死亡发6倍公死亡和离休人员发10倍。需提...查看全文

退休人员抚恤金发放规定及标准

1、丧葬补助费和直系亲属的一次性救济费,分别按本市上一年度3个月和10个月社会平均工资一次性发给。2、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每人每月按当地生活困难补助标准以及物价补贴之和发给。3、供养直系亲属孤身一人的,其每月领取的生活救济费,按当...查看全文

抚恤金发放规定及标准2024年

法律分析:(一)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和计发办法,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民发[2007]64号)的规定执行。(二)按...查看全文

烈士抚恤金发放规定及标准

烈士一次性抚恤金的发放标准根据死亡性质和月工资标准,烈士为80个月工资,因公牺牲为40个月工资,病故为20个月工资;获得荣誉称号或立功的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可根据不同情况增发一次性抚恤金,增发比例为获得荣誉称号或立功的不同...查看全文

抚恤金发放规定表?

法律解析: 2020年抚恤金的发放标准具体为:第一,如果退休人员为因公牺牲,那么发放标准为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第二,如果退休人员为病故的,那么标准为本人生前2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第三,如果是烈士的抚恤...查看全文

抚恤金发放规定表?

律师解答: 2020年抚恤金的发放标准具体为:第一,如果退休人员为因公牺牲,那么发放标准为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第二,如果退休人员为病故的,那么标准为本人生前2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第三,如果是烈士的抚恤...查看全文

定期抚恤金发放规定?

律师解答: (一)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和计发办法,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规定执行。 (二)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查看全文

定期抚恤金发放规定?

法律解析: (一)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和计发办法,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规定执行。 (二)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查看全文

定期抚恤金发放规定?

法律解析: (一)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和计发办法,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规定执行。 (二)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查看全文

公务员抚恤金发放规定及标准

公务员抚恤金的发放标准为:      1、烈士和因公牺牲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n...查看全文

公务员抚恤金发放规定及标准

如果是事业单位的。 1、退休公务员病逝后有丧葬补助金及抚恤金,一般为20个月的本人的工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死亡后,国家会发给一次性抚恤金和丧葬费。...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马建波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高级合伙人公司事务、公司事务

已服务182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