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减轻期限的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减刑的限度及条件:减刑后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一半,无期徒刑不能少于10年;减刑必须适度,过多或过少都不合适;减刑的主体是被判刑的犯罪分子,适用条件是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悔改或立功表现;重大表现可以减刑,如阻止重大犯罪、检举重大犯罪、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革新、舍己救人、在灾害中有突出表现、对国家社会有重大贡献。
减刑的限度为: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1/2;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10年。所谓实际执行的刑期,是指判决执行后犯罪分子实际服刑的时间。如果判决前先行羁押的,羁押期限应当计入实际执行的刑期之内。
减刑是在原来判处的刑罚的基础上,根据犯罪分子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将其原判刑罚予以适当减轻。但是,无论是刑种的减轻,还是刑期的减轻,都必须减得适当,即必须有一定的限度。
如果减得过多,违背了罪刑相适应的刑法基本原则;如果减刑的幅度过小,对于犯罪分子而言,难以起到鼓励、鞭策的作用,也难以发挥减刑制度的积极作用。
减刑的条件如下:
1、主体条件。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适用条件。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
3、有重大表现可以减刑。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延伸阅读
刑罚减轻的条件和程序
刑罚减轻的条件和程序是指在特定情况下,根据法律规定,对被判处刑罚的个体进行减轻刑罚的决定和执行过程。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减轻的条件包括:自首、立功、悔罪表现等。程序上,一般需要经过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等多个环节的审查和决定。具体程序包括:案件登记、证据收集、审查起诉、审判阶段等。刑罚减轻的目的是为了考虑个体的特殊情况,使其得到更加公正和合理的刑罚,同时也是法律体系的一种人道主义的体现。
结语:减刑制度的限度是根据犯罪分子的悔改或立功表现,对原判刑罚进行适当减轻。减刑幅度必须适度,既不能违背罪刑相适应的原则,也不能削弱减刑对犯罪分子的鼓励和激励作用。减刑的条件包括被判处刑罚的犯罪分子、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有悔改或立功表现。同时,重大表现如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检举犯罪行为、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革新、在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在抗灾或排除事故中表现突出,以及对国家和社会作出其他重大贡献,也可以作为减刑的依据。刑罚减轻的条件和程序旨在考虑个体特殊情况,确保刑罚更加公正合理,并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八条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刑法减轻处罚的规定

律师分析: 刑法规定了多种减轻处罚的情形,以考虑罪犯悔过和社会安全为根本出发点。在具体情形下,减轻处罚可以使罪犯更容易接受教化,同时也对社会构成更小的威胁。常见的减轻处罚情形包括自首、立功、认罪悔罪等。其中,自首是指罪犯自动向有关...查看全文

减轻无期徒刑刑期的规定

无期徒刑犯在执行期间,如果悔改或立功,服刑2年后可减刑。但若重新犯罪并被判有期徒刑以下刑罚,一般2年内不减刑。若新罪判无期徒刑,减刑时间要延长。刑法规定,无期徒刑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10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查看全文

减刑规定:职务犯罪刑罚的减轻

职务犯罪减刑规定:认真遵守监规、悔改表现或立功表现可减刑。法律依据为《刑法》第七十八条。重大立功表现包括阻止犯罪、检举犯罪、发明创造、舍己救人、抗御灾害、对国家社会有重大贡献。不服限制减刑决定可提出上诉。高级法院审理限制减刑案件,...查看全文

坦白减轻刑期的规定

坦白减轻刑期具体规定如下:1、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2、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同种较重罪行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30%;3、因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查看全文

强奸罪刑罚的减轻规定

强奸罪判刑后,符合减刑条件的犯罪分子可以减刑。减刑的条件包括被判处刑种的限制和符合法定的减刑情节。减刑的目的是鼓励犯罪分子改过自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等,可...查看全文

诈骗罪刑罚的减轻规定

根据国家刑法规定,犯罪分子主动报案、阐述犯罪行为、检举他人犯罪行为或提供重要情报,以及在管役、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期间遵守规定、接受劳动改造且有悔改表现的,可以获得从轻发落、减刑或酌情处罚的待遇。...查看全文

强奸罪刑罚减轻规定

犯罪分子符合减刑条件可减刑,减刑旨在鼓励改过自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立功表现包括阻止重大犯罪、检举重大犯罪、技术革新、舍己救人、抗御灾害、对社会做出贡献等。减刑后实际刑期不能少于一定期限。...查看全文

绑架罪刑罚减轻规定

我国对绑架人质和偷盗婴幼儿的刑罚规定:绑架人质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处五年到十年有期徒刑;致人死亡则处死刑。偷盗婴幼儿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处五年到十年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诈骗罪刑罚减轻规定

减刑适用于被判处刑罚的犯罪分子,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以及积极表现的诈骗罪犯。重大立功表现可以减刑,包括阻止犯罪、检举犯罪、发明创造、舍己救人、抗御灾害和对国家社会有重大贡献。减刑后的刑期有最低限制,如二分之一、十三...查看全文

刑法规定减轻处罚是

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以下适用刑罚,只限于主刑。有一般减轻与特别减轻之分,前者适用于一切犯罪,后者由刑法特别规定并只适用于特定犯罪。中国刑法没有特别减轻的规定。...查看全文

重新规定刑罚减轻的条件

本文讲述了精神病人在犯罪时的责任问题。根据《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应当责令其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尚未完...查看全文

关于刑罚减轻的最新规定

犯罪分子持有受害人的谅解书可减刑30%以下。共同犯罪需按地位和作用确定退赃责任,根据退赃数额与应负责任比例确定调节基准刑的比例。退赃、退赔需综合考虑犯罪性质、弥补程度、数额和主动程度等确定从宽比例。...查看全文

集资诈骗刑罚的减轻规定

诈骗行为无论既遂还是未遂都构成诈骗罪,而集资诈骗罪的减刑标准包括防止他人重大犯罪、报告重大犯罪、发明创造、舍己救人、抵御灾害和对国家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等。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认真遵守监规、悔改表...查看全文

减刑期限的法律规定

减刑期限的特殊限制: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减刑后实际刑期不得低于原判刑期一半;无期徒刑减刑后实际刑期不得低于十三年;死刑缓期执行后减为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最低减刑期限为二十五年。...查看全文

减轻处罚是怎么确定刑期的

减轻处罚是在法定刑以下确定刑期的。人民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时,发现犯罪分子有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如果犯罪分子的罪名有规定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因此减轻处罚是需要在法定刑以...查看全文

减轻处罚是怎么确定刑期的

法律分析:减轻处罚刑期的确定:一个减轻处罚情节只能减轻一格,即降低一个档次的处罚。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以下适用刑罚,只限于主刑。有一般减轻与特别减轻之分,前者适用于一切犯罪,后者由刑法特别规定并只适用于特定犯罪。...查看全文

减轻处罚是怎么确定刑期的?

律师分析: 减轻处罚是在法定刑以下确定刑期的。人民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时,发现犯罪分子有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如果犯罪分子的罪名有规定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因此减轻处罚是需...查看全文

减轻处罚是怎么确定刑期的?

减轻处罚是在法定刑以下确定刑期的。人民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时,发现犯罪分子有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如果犯罪分子的罪名有规定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因此减轻处罚是需要在法定刑以...查看全文

刑法如何规定减轻处罚?

刑法中减轻刑罚的规定:在法定刑以下判罚时,应在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罚。职务侵占案标准:犯罪数额达到一万元的可以以三个月至六个月有期徒刑为起点。未成年杀人不会判处死刑,而是根据年龄和情况,在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查看全文

检举他人刑罚减轻规定

根据司法实践,犯罪分子立功可减少基准刑20%以下,重大立功可减少20%-50%,犯罪较轻可减少50%以上或免除处罚;《刑法》第六十八条规定揭发他人犯罪可减轻或免除处罚,重大立功可减轻或免除处罚。...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李亚东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知识产权、知识产权

已服务102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