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望权的内容是什么?

律师回答

探望权的以下内容:
(一)探望权的主体:是指已离婚的父或母与其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予以配合。
(二)探望权的行使:是享有探望权的主体执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离婚判决或双方生效协议的实质性内容。
(三)探望权的恢复,是指中止的情形消失后,由人民法院通知双方,继续恢复执行生效的离婚判决的行为。
(四)探望的方式。
(五)探望的时间。
(六)探望权的中止:探望权是在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前提下行使的,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认为行使探望权的一方在行探望权时有损于或者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申请,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事实存在,可中止其探望权,待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情形消失后,可通知双方恢复探望权。
探望权的中止不是对探望权的实体进行处分,而是暂时停止其行使探望的权利,所以称为“中止”而不是“终止”。探望的方式和探望的时间离婚双方可以约定,协商约定不成的,可由人民法院判决。
探视权顾名思义就是只有探视的权力,而对于离婚夫妻中没有直接抚养权力的人,只能行使相应的探视权,对于离婚协议关于孩子探视权的内容上,法律其实是有很多的规定的,比如说对于探望的时间、探视的方式以及探视权力行使的主体都是有一定的规定的。
夫妻双方如果因为感情不和,想要离婚的话可以通过诉讼或者是通过到民政部门登记离婚的方式来进行解决,但是还是需要进行注意的,就是如果双方当事人关于孩子的培养权问题能够达成一致的话,另外一方是享有探望权利的,另一方当事人不能够予以阻挠。
一、孩子探望权纠纷怎么处理
孩子探望权纠纷需要分以下几种方式来选择处理办法:
(一)因探望权的行使而产生的纠纷
1.一方以对方拒绝、阻碍己方探望权的行使为由起诉要求行使探望权
实践中,大量存在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因对方未及时支付抚养费而拒绝其探望要求,或者因离婚时对对方产生的怨恨未消,心结未解开,为了报复对方而拒绝对方的探望要求等情形。对此,即使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以种种理由抗辩其拒绝对方探望事出有因,但如果仅仅是上述以财产和感情为基础的理由,没有法律规定的应当中止或者剥夺探望权的情形存在的,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角度出发,法院一般均会支持未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提出的探望要求。
2.一方以之前确定的探望权行使方式存在问题为由起诉要求变更探望权行使方式
实践中,提起该类诉讼的原告既包括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亦包括未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提起诉讼的一方均是对现有探望权行使方式不满,起诉要求变更探望权行使的方式,所提出的理由各种各样:包括既定的探望时间和方式与自己的工作生活安排不匹配、探望时间过多或过少,甚至是对方不能保证孩子的安全等原因。
在对这一类型的案件处理上,法院往往采取审慎的态度,遵循儿童利益优先并兼顾履行及执行的原则。在全面考查双方当事人的居住、工作情况的基础上,以子女利益(身心健康、生活、学习)优先为首要原则,同时充分兼顾今后探望权的实际执行,寻找到各方利益平衡点并确定最佳探望方式,最大程度上实现探望权的立法初衷,保障子女及父母双方的合法权益。
在综合考量的基础上,如已经确定的探望权行使方式符合法律规定,有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非因特殊理由不得随意改变。但同时,如经过多方权衡,既定的探望权行使方式确实有违子女利益优先的原则或不利于探望权的长期履行的,亦可准予变更。
(二)因探望权的中止而产生的纠纷
《民法典》(2021.01.01生效)第38条第3款规定:“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可见,我国《民法典》(2021.01.01生效)将“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作为探望权中止的唯一法定事由。对于何种情况下构成“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法律并无明确的规定,实践中认为包括以下情况:
1.探望权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
2.探望权人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可能影响子女身体健康的。
3.探望权人有吸毒、酗酒等不良行为,可能会危及子女健康的。
4.探望权人与子女感情严重恶化,子女拒绝其探望的。
5.探望权人在行使探望权时对子女有侵权或者犯罪行为,损害子女权益的。
6.发生过借探望之机藏匿子女的行为或者有明显藏匿倾向的。
7.探望权人在探望期间,有教唆、胁迫、引诱子女作出违法行为的。
8.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
实践中,法院在审理一方提出的中止探望的案件时,会着重审查其中止申请有无充分的理据支持,一般情况下,如提出请求一方无充分证据或者其证实的情形并不属于法律认可的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的,法院一般不予支持。
需要明确的是,探望权的“中止”不同于“终止”,只有在探望权人或被探望权人死亡、被探望权人成年的情况下,探望权才会终止。所谓的中止探望权,是因为出现了探望权人行使探望权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况,探望权人应暂时停止行使探望权,在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消失后,就应该恢复探望权人的探望权。
(三)因探望权的恢复而产生的纠纷
《民法典》(2021.01.01生效)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第3款规定:“.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可见,探望权的中止是可逆转的,当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后,探望权人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申请恢复探望的权利。但此时应当明确以下条件:
1.探望权的恢复,必须满足中止探望的事由,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完全消失。
2.探望权的恢复必须经由法定的程序。即使中止探望的事由消失,探望权亦不可自行恢复,而应向法院提出请求,经由法院审查决定是否准予恢复。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子女探望权的内容是什么

离婚后,非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探望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由法院判决。如探望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法院可中止,中止事由消失后应恢复探望。...查看全文

探望权包含的内容是什么

探望权包含的内容:探望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流、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1、探望权的主体是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探望权的主体是离婚后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查看全文

探望权包括什么内容

法律分析: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一方行使探望权,另一方需要协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查看全文

探望权包括什么内容

探望权是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探望权由当事人协议确定,协议不成时由法院判决。如果探望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法院可以中止,但...查看全文

探望权包含什么内容

法律分析:探望权包括如下内容:_x000D_ 1、探望权的主体,即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_x000D_ 2、探望权的行使方式、行使期限;_x000D_ 3、探望权的中止,以及探望权的恢复;_x000D_ 4、其他内容。...查看全文

探望权包含什么内容

法律分析:探望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探望权的权利主体为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而探望权的义务主体为离婚后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查看全文

探望权包含什么内容?

律师分析: 探望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探望权的权利主体为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而探望权的义务主体为离婚后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子女探...查看全文

终止探望权的要素有什么内容

法律分析:终止探望权的要素有以下内容: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子女不愿意被探望,探望对子女产生不良影响,探望人对子女有侵权或犯罪倾向的;探视方对子女的道德形成有不良影响的等。法律依据:《《中...查看全文

子女探望权的主要内容有什么

离婚后,父母都有探望子女的权利,但如有影响子女身心健康,法院可中止探望。探望权的主体是离婚的父母及其子女,行使方式根据法院离婚判决或协议。中止后可恢复执行,探望方式和时间由当事人协议或法院判决。...查看全文

终止探望权的要素有什么内容?

律师分析: 终止探望权的要素有以下内容: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子女不愿意被探望,探望对子女产生不良影响,探望人对子女有侵权或犯罪倾向的;探视方对子女的道德形成有不良影响的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查看全文

探望权行使的具体内容

法律解析: (一)探望权的主体:是指已离婚的父或母与其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予以配合。(二)探望权的行使:是享有探望权的主体执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离婚判决或双方生效协议的实质性内容。(三)探望权的中止:探望权是在有利于未成年人健...查看全文

探望权行使的具体内容

法律解析: (一)探望权的主体:是指已离婚的父或母与其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予以配合。(二)探望权的行使:是享有探望权的主体执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离婚判决或双方生效协议的实质性内容。(三)探望权的中止:探望权是在有利于未成年人健...查看全文

探望权行使的具体内容?

律师分析: (一)探望权的主体:是指已离婚的父或母与其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予以配合。(二)探望权的行使:是享有探望权的主体执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离婚判决或双方生效协议的实质性内容。(三)探望权的中止:探望权是在有利于未成年人健...查看全文

探望权行使的具体内容

法律分析:(一)探望权的主体:是指已离婚的父或母与其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予以配合。(二)探望权的行使:是享有探望权的主体执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离婚判决或双方生效协议的实质性内容。(三)探望权的中止:探望权是在有利于未成...查看全文

探望权包括哪些内容

探望权是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与子女见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父母在离婚时应协商对子女探望问题进行具体安排。探望权人有侵权行为或犯罪行为、患有传染性疾病、与子女感情严重恶化或其他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情况时可以中止探望。...查看全文

探望权涉及哪些内容?

探望权包括时间、地点、方式和期限,不仅限于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也可以请求行使探望权。行使方式有探望性和逗留性。 探望权包括父母和祖父母、外祖父母,行使方式有探望性和逗留性。 探望权涉及时间、地点、方式和期限,祖父母、外祖父母也可...查看全文

探望权包含的内容有哪些

探望权包括离婚父母与子女的亲密接触。探望权的主体是离婚的父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予以配合。行使探望权需要依据人民法院的离婚判决或双方协议的实质内容。当中止的情形消失后,人民法院会通知双方继续执行离婚判决。探望方式和时间需根据具体...查看全文

探望权包含的内容有哪些

探望权包含的内容有:1、探望权的主体,是指已离婚的父或母与其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予以配合;2、探望权的行使,是享有探望权的主体执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离婚判决或双方生效协议的实质性内容;3、探...查看全文

哪些人能享有探望权,探望权有哪些内容?

律师分析: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享有探望权,探望权的内容包括探望方式和探望时间。探望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哪些人能享有探望权,探望权有哪些内容

法律解析: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享有探望权,探望权的内容包括探望方式和探望时间。探望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韩文莉

北京市-北京市-海淀区

专职律师刑事辩护、刑事辩护

已服务63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