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为诈骗罪的认定

律师回答
摘要:不作为诈骗罪的主旨是:不作为指行为人负有告知真相义务却隐瞒不告,导致被害人误认并遭受财产损失的犯罪。不作为诈骗罪符合刑法理论和规范的要求。刑法规定的诈骗罪包括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两种方式,而隐瞒真相也可以构成欺骗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对不作为诈骗罪的认定应持慎重态度,以防止不合理地扩大诈骗罪的惩罚范围。
一、不作为诈骗罪是什么?
不作为的诈骗罪,是指行为人负有特定的告知真相之义务却隐瞒不告,致使被害人陷入或维持错误认识,因此处分财产并遭受财产损失的犯罪。保证人地位是不作为诈骗罪的核心问题,其界定应采取二元的法义务说,即形式的法义务说和实质的法义务说的统一。形式的法义务包括法律、职务或职业、合同、先前行为和诚实信用原则产生的告知真相的义务,实质的法义务是指隐瞒真相与虚构事实对于诈骗财物的发生具有等价性。司法实践中对不作为诈骗罪的认定应持慎重态度,防止不合理地扩大诈骗罪的惩罚范围。
二、不作为诈骗罪的认定
我国《刑法》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该条采用简单罪状的立法模式,对诈骗罪的实行行为未作明确规定。实践中,诈骗犯罪通常是以作为的方式实施的,那么,其实行为是否也包括不作为呢?换言之,不作为能否成为诈骗罪中的欺骗行为呢?对此,“我国大陆过去对不作为诈骗讨论不多,因为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本身就存在简单化的倾向”。张明楷教授认为,诈骗罪中的欺骗行为可以由不作为构成。他指出:“从欺骗行为的实质考察,如果相对方知道真相将不处分财产,而行为人具有告知义务却不告知,使相对方不能知道真相时,当然属于欺骗行为。从现实上考察,不告知真相的不作为,的确能够使他人陷入或者继续维持认识错误。”
1、从刑法理论上看,不作为的诈骗罪符合不纯正不作为犯的法理要求。
2、从刑法规范来看,不作为的诈骗罪符合我国刑法关于诈骗罪的规定。
我国刑法对诈骗罪的规定采取的是简单罪状的立法形式,刑法学界对诈骗罪的一般理解是:“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使受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并‘自愿’处分财产,从而骗取数额较大以上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由此可见,诈骗罪的实行行为包括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两种方式,虚构事实是指行为人捏造客观上并不存在的事实或者夸大事实情况的行为,这显然是一种作为;“隐瞒真相,则是指掩盖客观存在的事实,使人产生错觉。
延伸阅读:
诈骗罪的立案标准2018
诈骗案立案流程及时间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延伸阅读
结语:不作为诈骗罪是指行为人负有特定的告知真相之义务却隐瞒不告,致使被害人陷入或维持错误认识,因此处分财产并遭受财产损失的犯罪。在我国刑法中,诈骗罪的规定包括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两种方式,而不作为的诈骗罪符合这一规定。因此,在刑法理论和规范上,不作为的诈骗罪具备成立的条件。在司法实践中,对不作为诈骗罪的认定应持慎重态度,以防止不合理地扩大诈骗罪的惩罚范围。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五条 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
(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二)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三)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
(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十二条 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实施前款行为,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二十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一百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上述方式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八条 恶意透支,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找工作为由诈骗罪认定标准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为诈骗罪

法律分析: 认定诈骗罪主要看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为诈骗罪?

诈骗罪的犯罪特征及刑罚:诈骗罪涉及故意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需具备直接故意和非法占有目的。根据《刑法》第266条,数额较大者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同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者可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为诈骗罪

法律分析: 认定诈骗罪主要看行为人是否实施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构成诈骗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为诈骗罪

法律分析:认定诈骗罪主要看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罪。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诈骗罪预备行为的认定

法律分析:诈骗罪预备行为的认定的规定为:_x000D_ (一)为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和物品的行为。_x000D_ (二)为达到犯罪目的创造条件的行为,主要指准备工具以外的其他创造条件的行为。_x000D_ (三)由于意志以外的...查看全文

诈骗罪预备行为的认定

法律分析: 诈骗罪预备行为的认定的规定为: (一)为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和物品的行为。 (二)为达到犯罪目的创造条件的行为,主要指准备工具以外的其他创造条件的行为。 (三)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能够“着手”。 法律依据: 《刑法》...查看全文

诈骗行为的认定

法律分析: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查看全文

诈骗罪的不作为是指什么

法律分析:诈骗罪的不作为是指行为人负有特定的告知真相之义务却隐瞒不告,致使被害人陷入或维持错误认识,因此处分财产并遭受财产损失的犯罪。构成诈骗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查看全文

借钱不还能认定为诈骗罪吗

借钱不还一般不能构成诈骗罪。想要构成诈骗罪需要满足诈骗罪的条件。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查看全文

借钱不还能认定为诈骗罪吗

借钱不还一般不能构成诈骗罪。想要构成诈骗罪需要满足诈骗罪的条件。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查看全文

是否将诈骗赃物认定为诈骗罪?

诈骗罪是指涉及公私财物所有权、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直接故意、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并导致对方当事人陷入认识错误并做出处分财产决定的行为。...查看全文

诈骗罪的行为认定有什么

诈骗罪的行为认定如下:1、欺骗:指使他人陷入错误行为,表现为向受骗者表示虚假事项;2、陷入错误:欺诈罪的确立,必须是利用欺诈使对方陷入错误;3、处罚行为:指受骗者因犯错而将财产转移给行为人或者第...查看全文

诈骗罪的认定

本罪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使用欺诈手法骗取数额较大的财物,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为故意。...查看全文

诈骗罪的认定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查看全文

诈骗罪的认定

法律分析:诈骗罪的认定要件包括:_x000D_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_x000D_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_x000D_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查看全文

诈骗行为的认定规定?

法律解析: 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罚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

诈骗行为的认定规定?

律师解答: 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罚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

信用卡诈骗罪中的诈骗行为如何认定?

信用卡诈骗行为认定有以下几点:(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四)恶意透支的。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查看全文

能否将诈骗案的受害人认定为诈骗罪罪犯?

诈骗案件需有被害人才能成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诈骗罪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必须使用欺诈手段骗取数额较大的财物,并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后作出财产处分。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上需有直接故意和非法占有财物...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马元元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刑事辩护、刑事辩护

已服务87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