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促销赠品侵权的有效措施

律师回答
摘要:商标侵权处理方式及侵权行为的主旨。商标侵权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其可采取停止侵权、罚款等措施,不服处理可向法院起诉。商标侵权行为包括未经许可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销售侵权商品、伪造商标标识等。商标法保护的权利由不同主体行使,侵权行为由不同主体实施,理解主体、诉权和责任的关系有助于处理商标侵权。
一、促销赠品商标侵权怎么处理
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处理,对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依据《商标法》第五十三条、《商标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给以处罚。
(1)责令停止侵权
具体措施如下:
①责令立即停止销售;
②没收、销毁侵权商品;
③没收、销毁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
(2)处以罚款
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根据情节处以非法经营额50%以下或侵权所获利润五倍以下的罚款;对侵权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可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对以上两项处理不服的,当事人可以收到通知之日起15天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的,由工商管理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3)就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进行处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可就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侵权行为
我国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细则以及司法解释所规定的商标侵权,大多都是按照商标侵权行为的内容或者类型来确定案件管辖和案件主体的。商标法第57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但是事实上,商标法所保护的商标专用权都是由主体行使的;行使不同的权利形成不同的权利主体;所规定的侵权行为都是由主体实施的,实施不同行为的主体形成不同的侵权主体。因此;从主体的角度来把握商标侵权,似乎更有利于理解主体、诉权和责任的关系。
延伸阅读
结语:针对促销赠品商标侵权问题,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处理。根据《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采取多种措施,包括责令停止侵权、处以罚款,甚至进行赔偿调解。对处理结果不满意的当事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商标侵权行为根据其内容或类型确定案件管辖和案件主体,侵权行为包括未经许可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销售侵权商品等。理解商标侵权需从主体角度考虑,以更好地理解主体、诉权和责任之间的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七章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第五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七章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第六十八条 商标代理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办理商标事宜过程中,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法律文件、印章、签名的;
(二)以诋毁其他商标代理机构等手段招徕商标代理业务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扰乱商标代理市场秩序的;
(三)违反本法第四条、第十九条第三款和第四款规定的。
商标代理机构有前款规定行为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记入信用档案;情节严重的,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并可以决定停止受理其办理商标代理业务,予以公告。
商标代理机构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侵害委托人合法利益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并由商标代理行业组织按照章程规定予以惩戒。
对恶意申请商标注册的,根据情节给予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对恶意提起商标诉讼的,由人民法院依法给予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三章 商标注册的审查和核准 第三十三条 对初步审定公告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在先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违反本法第十三条第二款和第三款、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规定的,或者任何人认为违反本法第四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九条第四款规定的,可以向商标局提出异议。公告期满无异议的,予以核准注册,发给商标注册证,并予公告。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防止商号侵权的有效措施

商号侵犯商标权的处理原则包括诚实信用、保护在先权利和禁止混淆。侵犯商标权的情形包括未经许可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销售侵权商品等。侵犯商标权罪的量刑根据《刑法》规定,假冒商标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销售假冒商品罪和...查看全文

防止田地被侵占,有哪些有效措施?

非法占地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处罚、退还土地、没收建筑物或拆除,可并处罚款。政府及国家工作人员还需接受行政处分。刑事处罚适用于非法占用大量耕地并造成严重毁坏的情况,涉及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非法占用基本农田5亩以上或一般耕地10亩以上...查看全文

防止商标侵权:措施与建议

商标侵权诉讼的要点:1.确认原告是否适格;2.诉讼时效为3年,从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3.先使用原则,注册前先使用者有权继续使用,但需附加区别标识;4.通用名使用及撤三抗辩策略,注册商标含通用名可正当使用,三年不使用可申请撤销。...查看全文

防止警察渎职的有效措施

渎职行为包括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若不构成犯罪则受纪律处分,若构成渎职罪则需承担刑事责任,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信任将导致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查看全文

防止骚扰电话的有效措施

当事人受到电话骚扰影响生活,违反治安管理法,可报警处理。《治安管理法》第42条规定,恐吓、侮辱、捏造事实诬告、骚扰他人等行为,可处罚款或拘留。...查看全文

防止货车超载的有效措施

货运机动车超载处罚标准:超过核定载质量罚款200-500元,超过核定载质量30%或违规载客罚款500-2000元。运输单位车辆处罚不改,主管人员罚款2000-5000元。驾驶货车超载30%以上或违规载客一次扣6分,超载未达30%一...查看全文

防止著作权侵权的措施:如何保全侵权证据?

著作权纠纷中的侵权证据保全流程包括:1、在起诉前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2、提供担保;3、法院裁定采取保全措施后立即执行。根据著作权法和民事诉讼法规定,当证据可能灭失或难以取得时,著作权人或相关权利人可以在起诉前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法...查看全文

防止性侵害的方法与措施

性侵害的主要形式包括暴力性侵权、胁迫性侵权、社会性侵害、诱惑型性侵害和滋扰性侵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于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犯罪行为,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行为,将以强...查看全文

防止公司被罚款的有效措施

公司随意罚款应受法律制约。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申请追究用人单位民事责任。若用人单位克扣或拖欠工资,劳动者可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用人单位需全额支付工资报酬,并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查看全文

防止挪用公款罪的有效措施

挪用公款罪的取保候审办理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需提交保证金。如期间无违规行为,保证金将退还。被取保候审人员移交派出所执行,如有违规立即停止取保候审。...查看全文

防止股东抽逃出资的有效措施

公司验资注册后,股东暗中撤回出资却保留股东身份和原有出资数额,构成抽逃出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这种行为将受到处罚,公司登记机关将责令改正并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5%至15%的罚款。...查看全文

防止二次事故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报警,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设置警告标志。疏散乘员到安全地带,注意个人安全,迅速离开车辆和行车道,以防二次事故。...查看全文

商标侵权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商标权是商标主管部门依法授予对商标提出保护申请的专有权利,商标侵权是违反法律规定使用他人已注册商标的行为,侵犯商标权的处罚措施包括责令停止销售、销毁商标标识、消除侵权商标、收缴印板和工具等,并可处以经济罚款和赔偿损失。被侵权人应搜...查看全文

超市销售侵权商品的处罚措施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构成侵权,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且销售金额较大者,将受到刑事处罚和罚金;销售金额巨大者将面临更严厉的刑罚和罚金。但若销售者无知商品侵权且能证明合法取得并提供者的身份,将不需承担赔偿责任。...查看全文

打击销售侵权商品的法律措施

《商标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规定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商标侵权行为的处罚措施,包括责令停止侵权、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制造侵权商品的工具,以及处以罚款等。对于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侵权行为,可以处以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对于五年内实...查看全文

品牌侵权的处罚措施

商标侵权纠纷,当事人应首先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商标注册人可向法院起诉或请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处理;法院起诉应依法执行;工商机关处理时发现侵权行为成立,将责令停止侵权、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及伪造商标工具,并处罚款。...查看全文

防止商品侵权的方法

商品侵权应立即停止销售,销售者若不知道侵权,可免责;若明知侵权,需承担赔偿责任。知识产权侵权可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可投诉或起诉,法院将依法裁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制造工具,罚款五万元以上,严重情...查看全文

防止视频威胁与恐吓的有效措施

拿视频威胁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构成寻衅滋事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拿视频威胁恐吓他人,未构成犯罪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查看全文

防止公务员恶意骚扰的有效措施

公务员恶意骚扰可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定罪,可能拘留或罚款。被骚扰者应要求停止侵权行为,并收集证据,报警或向法院起诉。根据《民法典》,被侵权人可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主张经济赔偿。被骚扰者应运用法律保护自身权益。...查看全文

防止电动车肇事逃逸的有效措施

电动车肇事逃逸应及时报警,违法者将受罚款并拘留,构成犯罪者将面临有期徒刑。交通事故需报警的情况包括无证驾驶、酒驾、争议等。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包括逃离现场、虚假信息等。逃逸后造成重伤者可能判刑3-7年。...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