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抚养权公证的注意事项

律师回答
摘要:离婚后父母双方变更子女抚养权需签署《变更抚养权协议》,需亲自到公证处办理,不得委托他人。离婚不影响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离婚后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由母亲直接抚养;满两周岁的子女,协议不成由法院判决,满八周岁的子女应尊重其真实意愿。
离婚后的父母双方经协商一致对子女的抚养权进行变更的,需要签订一份《变更抚养权协议》。双方亲自到公证处申请办理公证手续,不得委托他人办理。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延伸阅读
办理抚养权公证的流程及常见问题
办理抚养权公证是确保子女权益和家庭稳定的重要步骤。下面是办理抚养权公证的流程及常见问题的详细答案。
办理抚养权公证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申请人需准备相关材料,如身份证明、抚养协议等。其次,前往当地公证处提交申请并支付相应费用。然后,公证处会安排双方到场进行面谈,并核实相关信息。最后,公证处会制作抚养权公证书并予以发放。
在办理抚养权公证的过程中,常见问题包括:
1.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如何选择合适的公证处?
3.是否需要双方到场?
4.公证费用是多少?
5.公证书的有效期是多久?
6.如何处理申请被拒绝的情况?
7.如何变更或解除抚养权公证?
以上是办理抚养权公证的流程及常见问题的简要解答。具体情况可能会因地区和个人情况而有所不同,建议咨询当地公证处或法律专业人士以获取准确信息和指导。
结语:离婚后父母双方一致变更子女抚养权需签《变更抚养权协议》,须亲自到公证处办理公证手续,不得委托他人。《民法典》规定离婚后子女关系不消除,父母仍有抚养、教育、保护权利和义务。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对于已满两周岁的子女,双方协议不成,法院将根据情况判决,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办理抚养权公证需准备材料、选择公证处、双方到场并支付费用,常见问题包括材料要求、公证处选择、双方到场、费用、有效期、申请被拒绝处理、变更或解除公证等。具体情况请咨询当地公证处或法律专业人士。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十三条 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三条 老年人与配偶有相互扶养的义务。
由兄、姐扶养的弟、妹成年后,有负担能力的,对年老无赡养人的兄、姐有扶养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十六条 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居住或者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
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关系或者租赁关系。
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赡养人有维修的义务。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办理股权继承公证的注意事项

股权继承工作流程及相关法律规定:公证处提交继承证明和身份证明,公证人员审核后到股权登记机关变更备案。根据《公司法》和《民法典》,自然人股东的合法继承人有权继承股东资格,除非公司章程另有规定。自然人享有依法继承私有财产和股权的权利。...查看全文

办理委托公证注意事项

一、办理委托公证注意事项1、办理委托公证,应向委托人住所地或委托行为发生地的公证处办理。2、无行为能力人不能实施委托行为,限制行为能力人实施委托行为,须经其监护人同意方为有效。3、委托是与人身有...查看全文

办理委托公证注意事项

1.办理委托公证,应向委托人住所地或委托行为发生地的公证处办理。 2.无行为能力人不能实施委托行为,限制行为能力人实施委托行为,须经其监护人同意方为有效。 3.委托是与人身有密切联系的法律行为,因此必须由委托人亲自到公证处办理公证...查看全文

赠与抚养权需要注意的事项

合法收养需满足条件,办理正规手续。收养人须提交申请书、身份证等证明材料。对于弃婴、儿童,还需提供生育情况证明和报案证明。收养登记需按分级制度办理,内地公民由县级民政部门办理,港澳台侨与内地公民由地级市民政部门办理,涉外收养由省级民...查看全文

办理离婚孩子的抚养权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离婚后,处理抚养权的原则是夫妻双方协商,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法院会根据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原则判决监护权。父母离婚后,无论是由一个人还是双方抚养,仍有权利和义务抚养和教育孩子。母乳喂养的子女以母乳喂养为原则。...查看全文

公证办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法律分析:公证办理注意事项有以下方面:1、办理公证前可先咨询主办或公证处相关人员,明确办理要求及需提供的相关证件、资料。2、办理公证时需带齐与公证相关的一切资料,并携带公证所需费用。3、需要加急出公证书的,需提前明确告知公...查看全文

公证办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法律解析: 公证办理注意事项有以下方面:1、办理公证前可先咨询主办或公证处相关人员,明确办理要求及需提供的相关证件、资料。2、办理公证时需带齐与公证相关的一切资料,并携带公证所需费用。3、需要加急出公证书的,需提前明确告知公证人员...查看全文

公证办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律师分析: 公证办理注意事项有以下方面:1、办理公证前可先咨询主办或公证处相关人员,明确办理要求及需提供的相关证件、资料。2、办理公证时需带齐与公证相关的一切资料,并携带公证所需费用。3、需要加急出公证书的,需提前明确告知公证人员...查看全文

公证办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法律分析: 1、办理公证前可先咨询主办或公证处相关人员,明确办理要求及需提供的相关证件、资料。 2、办理公证时需带齐与公证相关的一切资料,并携带公证所需费用。 3、需要加急出公证书的,需提前明确告知公证人员。 4、根据当事人...查看全文

产权证办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办理房产证的流程: 1.办理房产证的时间是在房地产交易完成后的一个月内,也就是说交易双方需要在一个月内携带相关材料办理房屋交易。办理登记需要携带身份证、户口本、《商品房销售合同》等证件和资料。 2、接到房屋买卖通知后,买卖双方应持...查看全文

办理股权赠与公证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法律分析:办理股权赠与公证的注意事项有:_x000D_ 1、股权赠与应当符合法律和公司章程的规定;_x000D_ 2、申请提供的证明材料应当真实、合法、充分;_x000D_ 3、申请办理公证的当事人应当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查看全文

导游证办理的注意事项

1、2000年国家旅游局改革导游考试制度,将导游考试中的教材、命题、考试时间等权限全部下放到各省,并减少考试科目,大大降低了国家级导游的“门坎”。2、新的导游考试试卷,由过去全国统一命题改为各省根据本省特点自行命题,考...查看全文

办理房产继承公证的注意事项

1、遗产应当是公民死亡后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2、应当清楚被继承人的遗产状况,例如有无典当、抵押、是否共有、产权有没有争议、有无其他债权债务;3、对于夫妻共有财产的继承,夫妻关系有效期间取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有...查看全文

办理结婚财产公证的注意事项

办理财产公证需准备身份证明、财产证明和协议书。双方需亲自到公证处申请,公证员审查财产和协议内容,并告知法律义务和后果。婚后财产公证可直接到公证处,需保留财产取得证据。若想将婚后财产公证为个人财产,需有书面约定或对方同意,并审核双方...查看全文

办理公证遗嘱需要注意的事项

公证遗嘱需亲自向相关公证机关口述或书写,并经公证员和遗嘱人签名、盖章,制成两份保存。申请公证可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关提出。涉及不动产的公证申请应向不动产所在地公证机关提出,涉及不动产的委托、声明、赠与、...查看全文

抚养权变更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处理变更抚养权纠纷应坚持两个原则:一是有利于子女成长,考虑经济条件、生活环境和习惯;二是尊重有识别能力子女的意愿,满足子女与喜欢的一方共同生活的愿望。...查看全文

办理产权证注意事项有哪些

法律分析:   办理产权证,可以先了解下当地的房产政策,在政府政策的指导下来进行房屋的买卖。建议您购买房屋之后,要注意尽早地办理房产证,在办理产权证时有如下注意事项:   1、买卖双方携带相关的手续到产权所在地的房管所递交申请材...查看全文

办理产权证有哪些注意事项

办理产权证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买卖双方需向产权所在地房管所提交申请材料,受理时间一般在三天左右,房管员会电话核实情况并约买卖双方到房屋进行评估,相关费用根据房屋评估价格确定,卖家需出具房子的各种缴费单据进行检查。整个过程可邀请专业人...查看全文

房产证与产权证的办理及注意事项

房产证和产权证的区别及意义 房产证是指具备房屋所有权的合法凭证,可进行房屋交易。产权证是指房屋不具备交易权益,只有正常使用权益的证明。房产证包含产权证,但产权证不包含房产证。房产证记录了房屋所有权和土地相关信息,而产权证则记录了房...查看全文

抚养费官司的注意事项

公民提起抚养费诉讼的程序和要求。抚养费不受诉讼时效限制,可以随时要求支付。追加抚养费诉讼的证据主要包括子女开销增大和对方收入增加的相关证据。离婚后,另一方应负担部分或全部抚养费,具体数额和期限由双方协议或法院判决。协议或判决不妨碍...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