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工程挂靠是否合法

律师回答
摘要:工程挂靠的合法性判断:挂靠人无资格、被挂靠企业有资格、交纳管理费、规避法律。工程挂靠纠纷诉讼程序:起诉状、立案、送达被告、答辩、开庭审理、判决。私刻公章举报:向公安机关举报或拨打110,涉嫌伪造印章罪,处刑罚。
一、如何判断工程挂靠是否合法
判断工程挂靠是否合法如下:
1.实际施工人(即挂靠人)没有从事相应建筑活动的资格等级。
2.被挂靠的施工企业具有与建筑项目的要求相适应的资格等级。
3.挂靠人在承揽施工任务后向被挂靠人交纳一定的管理费,被挂靠人在收取费用后并不对建设项目进行管理,或仅仅停留在形式上,不承担技术、质量、经济等实质责任。
4.挂靠的双方当事人主观上实为规避法律。
根据《建筑法》的规定,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二、工程挂靠纠纷怎么提起诉讼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副本及相关的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
3.法院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4.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5.开庭审理;
6.法院做出判决。
三、工程挂靠中私刻公章如何举报
工程挂靠中私刻公章可以到公安机关进行举报,或者拨打110报警电话。工程挂靠中私刻公章的行为涉嫌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延伸阅读
结语:合法的工程挂靠应满足以下条件:挂靠人无相应建筑资质,挂靠企业具备适应项目的资质,挂靠人支付管理费但不承担实质责任,双方实为规避法律。工程挂靠纠纷的诉讼程序包括起诉、受理、送达、答辩、开庭审理和判决。如发现工程挂靠中私刻公章行为,可向公安机关举报或拨打110报警电话,相关行为涉嫌伪造印章罪,将面临刑事处罚。根据刑法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盗窃、抢夺、毁灭公文、证件、印章,以及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都将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2017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招标投标活动,适用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2017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五条 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2017修正):第二章 招 标 第二十条 招标文件不得要求或者标明特定的生产供应者以及含有倾向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的其他内容。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工程挂靠是否合法?

《建筑法》已对挂靠行为作出了禁止性规定。《建筑法》明确禁止挂靠行为,该法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查看全文

什么是工程挂靠工程挂靠合法吗

法律分析:工程挂靠是指施工企业允许他人在一定期间内使用自己名义对外承接工程的行为。工程挂靠不合法,挂靠当事人之间所订立的挂靠协议无效,双方应分别承担过错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十六条...查看全文

工程挂靠公司是否合法?

挂靠公司违法,涉及行政许可和刑事责任。根据《行政许可法》和《刑法》相关规定,出租、转让许可证、未经许可从事相关活动,以及非法经营都构成犯罪,需承担刑事责任。此外,《建筑法》明确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资质范围承揽工程,禁止挂靠他企业名...查看全文

工程挂靠业务是否合法

法律分析:1.依据我国建筑法的规定,工程挂靠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工程挂靠行为可能对建筑工程质量构成一定的威胁。2.“挂靠”,即所谓“企业挂靠经营”,就建筑业而言,是指允许一个施工企业在一定期间内使用自己企业名义对外承接工...查看全文

工程施工挂靠企业是否合法?

律师解答: 非法的,建筑施工企业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查看全文

工程施工挂靠公司是否合法?

律师分析: 非法的,建筑施工企业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查看全文

工程施工挂靠公司是否合法

法律分析:非法的,建筑施工企业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工程施工挂靠公司是否合法

法律解析: 非法的,建筑施工企业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的工程挂靠是否合法?

工程挂靠是指一个施工企业允许他人在一定期间内使用自己企业名义对外承接工程的行为。该行为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为挂靠,但却是对此行为有明确的禁止性的规定。...查看全文

工程挂靠合同是否有效?

挂靠行为是无效的,不合法且不受法律保护的,属于无效合同。挂靠是指一个施工企业允许他人在一定期间内使用自己企业名义承接工程的行为。被挂靠企业为允许他人使用自己名义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或个人。最高人民法院将此行为表述为“借用”,即没有资...查看全文

如何判断以被挂靠企业名义签订的建设工程合同是否有效?

挂靠企业以其他企业名义承揽工程是违法行为,无效合同。挂靠行为容易导致工程质量低劣、安全隐患,造成严重亏损。根据《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禁止挂靠企业转让、出借资质证书,以其他企业名义承揽工程。这是法律对挂靠企业的...查看全文

工程施工合同挂靠如何认定

审判实践中,可以结合下列情形综合认定是否属于挂靠: (1)挂靠人通常以被挂靠人的名义参与招投标、与发包人签订建筑施工合同,挂靠人与被挂靠人之间没有产权联系,没有劳动关系,没有财务管理关系的; (2)挂靠人在施工现场派驻的项目负责人...查看全文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如何判断是否挂靠?

可以检查有没有劳动合同等,按照我国劳动法、社会保险有关规定,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应当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而所谓的“挂靠单位”与没有单位的个人之间是不存在劳动关系的,这样的做法有伪造劳动关系嫌疑,并且,社保和住房...查看全文

挂靠公司做工程是否违法

法律解析: 挂靠公司做工程违法。具体规定是,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与他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行为无效。所以,挂靠公司做工程是违法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百零六条 承包人...查看全文

挂靠企业做工程是否违法?

法律解析: 挂靠公司做工程违法。具体规定是,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与他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行为无效。所以,挂靠公司做工程是违法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百零六条 承包人...查看全文

挂靠公司做工程是否违法

法律解析: 挂靠公司做工程违法。具体规定是,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与他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行为无效。所以,挂靠公司做工程是违法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百零六条 承包人...查看全文

挂靠公司做工程是否违法?

律师分析: 挂靠公司做工程违法。具体规定是,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与他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行为无效。所以,挂靠公司做工程是违法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百零六条 承包人...查看全文

挂靠企业做工程是否违法?

律师解答: 挂靠公司做工程违法。具体规定是,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与他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行为无效。所以,挂靠公司做工程是违法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百零六条 承包人...查看全文

挂靠企业做工程是否违法?

法律解析: 挂靠公司做工程违法。具体规定是,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与他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行为无效。所以,挂靠公司做工程是违法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百零六条 承包人...查看全文

挂靠合同是否合法?

挂靠,一般是指企业挂靠经营,就建筑业而言,是指一个施工企业允许他人在一定期间内使用自己企业名义对外承接工程的行为。在建筑行业,挂靠行为的法律风险较大。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四条,没...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