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是如何规定撤诉的流程的?

律师回答
摘要:撤诉的流程及法律规定:申请撤诉需经法院裁定,考虑自愿性和对公共利益的影响。法院裁定撤诉不可上诉。申请撤诉需满足条件:申请人为原告、上诉人及其代理人,撤销全部诉讼请求,且在宣判前提出。拒不到庭或中途退庭者可按撤诉处理。
一、撤诉的的流程及有关法律规定
申请撤诉是法律赋予原告专有的诉讼权利,但原告申请撤诉,必须经人民法院裁定准许,撤诉才能最终实现.这是因为人民法院需要
审查原告的申请撤诉是不是真的出于自愿,是否屈服于外在压力,以及撤诉会不会对公共利益或他人权益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原告或者上诉人申请撤诉,人民法院
裁定不予准许的,原告或者上诉人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而中途退庭的,人民法院可以缺席判决.人民法院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以裁定
的方式作出,并且不能上诉.
申请撤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人民法院才能批准:
(1)申请人必须是原告、上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以及原告特别授权的诉讼代理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后处于同原告相同地位,也可申请撤诉,但他的撤诉并不影响原告和被告之间诉讼的正常进行;
(2)撤诉必须是原告自愿;
(3)撤诉必须合法;
(4)必须撤销全部诉讼请求;
(5)必须在法院宣判之前提出;
(6)必须经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此外,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92条和适用该法司法解释第143条规定:“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
延伸阅读
结语:撤诉是原告专有的诉讼权利,但必须经法院裁定准许方能实现。法院审查申请撤诉的真实意愿、是否受外在压力以及对公共利益和他人权益的影响。若法院不准许撤诉且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中途退庭,法院可作缺席判决。申请撤诉需满足条件:申请人必须是原告、上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原告特别授权的诉讼代理人。第三人在与原告同地位下可申请撤诉,但不影响原告和被告之间的诉讼。撤诉需自愿、合法,且撤销全部诉讼请求,必须在宣判前提出并经法院裁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若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中途退庭,可按撤诉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三十二条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的抗诉,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并且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将抗诉书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且将抗诉书副本送交当事人。
上级人民检察院如果认为抗诉不当,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撤回抗诉,并且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二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 第二十七条 人民陪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经所在基层人民法院会同司法行政机关查证属实的,由院长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免除其人民陪审员职务:
(一)本人因正当理由申请辞去人民陪审员职务的;
(二)具有本法第六条、第七条所列情形之一的;
(三)无正当理由,拒绝参加审判活动,影响审判工作正常进行的;
(四)违反与审判工作有关的法律及相关规定,徇私舞弊,造成错误裁判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人民陪审员有前款第三项、第四项所列行为的,可以采取通知其所在单位、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人民团体,在辖区范围内公开通报等措施进行惩戒;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事诉讼撤诉的流程是什么?

民事诉讼撤诉流程有:申请撤诉,即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诉的要求;法院作出是否准许撤诉的裁定,若是法院不准许撤诉的,应当进行判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中起诉的程序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分析: 民事诉讼法中起诉程序的规定是:_x000D_ 1、起诉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四个条件,法院才会受理;_x000D_ 2、起诉一般需要提交书面起诉状,书面起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_x000D_ 3、法院对于符合起...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的程序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律师分析: 民事诉讼的程序如下:1、书写起诉状;2、向管辖法院递交起诉状以及相关证据材料;3、法院受理;4、法院调查;5、开庭审理;6、法庭调查;7、法庭辩论;8、法庭调解;9、宣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离婚诉讼流程是什么

离婚诉讼的程序包括三个阶段:(一)第一阶段:起诉阶段。这一阶段包括以下三个程序: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书、副本及相关的证据;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3、经审查起诉符合法律规定、要求,作出受理决定并立案,...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流程是怎么规定的

起诉,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关于撤诉的规定

民事诉讼司法解释:一审阶段原告撤诉后可以再次起诉,但离婚案件有期限限制。违法行为不准许撤诉,被告不同意撤诉也可不准许。二审阶段撤回起诉后不得再次起诉。审判监督程序中撤诉后不得再次起诉,除非有特别规定。再审申请需符合新证据、伪造证据...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撤诉期限如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一审原告宣判前可申请撤诉,由法院决定是否准许。而在二审中,撤诉权在上诉人手中,同样由法院决定是否准许。一审原告在再审程序中撤诉后重复起诉将不予受理。...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的诉讼流程是怎样的?

法院民事起诉流程是当事人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和副本及原被告主体资格的材料、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然后由立案庭予以审查,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的,说明理由并退回。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民事诉讼流程

法律分析:民事诉讼流程:1.起诉;2.审理;3.判决。民事诉讼的时间:在三年的诉讼时效内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程序的流程是怎样规定的

法律解析: 一审程序:起诉;法院经审查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进入法庭调查阶段。 ...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程序的流程是怎样规定的?

律师分析: 一审程序:起诉;法院经审查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进入法庭调查阶段。 ...查看全文

离婚起诉流程的民事诉讼法规定是什么?

民事诉讼法规定离婚起诉流程,包括向法院起诉、立案、通知被告答辩、安排开庭并作出判决。离婚案件起诉需满足条件: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明确被告身份、有具体请求和事实理由、适用受诉法院管辖。起诉地点需根据被告户籍或经常居住地决定。...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撤诉流程具体是怎么样的

法律分析:(一)申请撤诉申请撤诉,即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后,进行宣判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诉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查看全文

新民事诉讼法原告撤诉的规定

如何处理新民事诉讼法原告不合格 立案时发现原告主体不适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立案受理后发现原告主体不适格的,告知原告后,原告可以撤回起诉。若原告拒不撤回起诉的,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民事裁定书,裁定驳回原告的起诉。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如何撤诉?

律师分析: 在民事案件中,只有原告可以提出撤诉,被告及第三人都不可以。原告可以向承办法官提出口头或面申请,实务中一般要求书面申请,申请撤回起诉,由法院裁定是否准许撤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鉴定流程规定

当事人申请鉴定应在举证期限内提出,预交费用并提供相关材料。鉴定机构由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由法院指定。对法院委托的鉴定结论有异议时,可申请重新鉴定,需证明鉴定机构资格不合、程序违法、结论不足或不能作为证据等情形。对有缺陷的鉴定结论...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开庭审理程序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分析: 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开庭审理程序的规定是:_x000D_ 1、第二审法院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_x000D_ 2、第二审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的刑事诉讼流程

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1个月内作出是否提起公诉的决定;...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公民代理是如何规定的?

律师分析: 公民代理诉讼是指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当事人亲属或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与其他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可以担任公民代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公民代理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解析: 公民代理诉讼是指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当事人亲属或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与其他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可以担任公民代理。 【法律依据】: 《中华...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