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网络诽谤?

律师回答

发帖网站一般是不需要承担侵权责任的,但是如果被侵权人在受到侵权之后,依法请求发帖网站对侵权的帖子进行删除,而发帖网站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条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权利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通知应当包括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及权利人的真实身份信息。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将该通知转送相关网络用户,并根据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和服务类型采取必要措施;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权利人因错误通知造成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如何应对网络诽谤罪?

网络诽谤罪和侮辱罪都涉及侵犯他人名誉权,但构成要件和处罚方式有所不同。诽谤罪是指捏造事实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且情节严重的行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侮辱罪是指以暴力或其他方式...查看全文

领导如何应对网络诽谤?

如何处理诽谤行为及网络诽谤罪的立案标准。对于被诽谤者,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通过报警、起诉等方式维护权益。恶意诽谤上级领导的员工可通过弄清原因、适当整治和拉拢同事来解决。网络诽谤罪的立案标准包括点击、转发次...查看全文

2023年如何应对网络诽谤?

造谣诽谤可以报警,但警方不一定会立案处理,属于自诉案件。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及国家利益的诽谤案件会立案并提起公诉。受害人需自行准备材料到法院起诉,如无证据,法院可要求公安协助调查。被造谣诽谤者可委托律师办理,需签订合同明确权利义务关系...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网络诽谤行为?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诽谤他人,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信息网络实施此类行为,被害人可向法院起诉,如证据困难,法院可要求公安机关协助。...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网络诽谤和谣言?

我国对诽谤谣言的处理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情节严重可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被害人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上述行为可向法院告诉,若提供证据困难,法院可要求公安机关协助。...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网络谣言诽谤?

被人在网上造谣诽谤时,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在侵害范围内消除影响。如果造成精神伤害,还可要求赔偿精神损失。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条和第一千条。对付背后造谣的人,可涉嫌诽谤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网络恶意诽谤?

遇到恶意诽谤,可通过自行协商、第三方调解或向法院起诉解决。根据《民法典》和《刑法》相关条款,侵害人格权可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恶意造谣、诽谤不构成犯罪时,可处拘留或罚款,严重后果则构成侮辱罪、诽谤罪...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网络诬告与诽谤?

网络诬告、诽谤的维权方法:当事人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警方介入处理;起诉对方侵犯名誉权,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并赔偿损失。法律依据为《刑法》第246条。报案人需保存证据材料后向公安机关派出所报案,具体所需材料因案情而异。报案人可咨...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网络上的诽谤与污蔑?

网上污蔑诽谤的法律处理方式:违反治安管理处罚可报警行政处罚;构成犯罪可向法院控告;严重情节可判三年以下刑罚。诽谤罪需证明捏造事实、散布虚假、针对特定人且情节严重。...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网络恶意诋毁诽谤?

网上诽谤他人有多种举报途径,可以在网络平台上举报或向法院提起诉讼。诽谤罪的标准在于主观故意和侵犯的客体,即故意侵犯他人的名誉权等。网上造谣诽谤他人的举报途径有向相关网络平台投诉和直接起诉。诽谤罪认定从客体、客观要件、主体和主观要件...查看全文

应对网络诽谤的方法

网络辱骂是对他人人格和名誉的侵害,应通过沟通解决矛盾,如无效可报警处理。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和名誉权受法律保护,任何侵害行为都将受到相应处罚,包括恐吓、诽谤、侮辱、捏造事实等行为。对于威胁、侮辱、殴打证人及其近亲属、发送淫秽信息、偷窥...查看全文

网络恶意诽谤罪的应对

法律所规定的“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诽谤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当地群众公愤的;诽谤外国人影响国际关系的,等等,如果受害人不告诉或不能告诉,...查看全文

网络诽谤如何判刑

法律分析: 网络诽谤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因诽谤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当地群众公愤的、诽谤外国人影响国际关系的,等等,如果受害人不告诉或不能告诉,人民检察院...查看全文

网络诽谤如何维权

法律分析: 面对网络诽谤,当事人应该选择报警。网络诽谤是指借助网络等现代传播信息手段,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查看全文

网络诽谤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 遇到网络诽谤的,能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人民法院判决对方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如果给被举报人造成实际损失的,可以要求赔偿,如果举报人不愿意支付的,可报警或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查看全文

如何界定网络诽谤?

网络诽谤是指故意散布虚假信息,贬损他人人格、破坏名誉的违法行为。点击次数达到5000次或转发次数达到500次可认定为情节严重,将受到法律制裁,包括拘役、管制、最高三年有期徒刑或剥夺政治权利。...查看全文

网络诽谤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 网络诽谤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人民法院判决对方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如果给被举报人造成实际损失的,可以要求赔偿,如果举报人不愿意支付的,可报警或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 ...查看全文

网络诽谤如何取证?

律师分析: 、网络诽谤取证方法如下:(1)截图留作证据; (2)申请人民法院从网站后台调取; 您需举证的方面有:主体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客体上,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主观方面,行为人明...查看全文

网络诽谤如何判刑

一、网络诽谤如何判刑 1、网络诽谤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因诽谤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当地群众公愤的、诽谤外国人影响国际关系的,等等,如果受害人不告诉或不能告...查看全文

网络诽谤如何界定

法律分析: 一、网络诽谤是指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并且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诽谤事件日益增多,因此网络诽谤罪...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