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诉法关于辨认的规定有哪些?

律师回答
摘要:《刑诉法》对辨认的规定主要包括:辨认的决定权由检察长批准;辨认需由至少两名侦查人员主持;混杂辨认规则包括对犯罪嫌疑人、照片和物品等的辨认;单独辨认规则要求每名辨认人单独进行;辨认可有见证人在场;不得暗示被辨认对象特征;保密规则可保护辨认人身份;需制作辨认笔录并可能录音录像。《刑事诉讼法》第195条规定了法庭上的辨认程序和证据呈递要求。
刑诉法关于辨认的规定有哪些?
1、辨认的决定权
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应当经检察长批准。
2、辨认的主持者
不得少于2名侦查人员。
3、混杂辨认规则
公安机关:犯罪嫌疑人(7人);犯罪嫌疑人照片(10张);物品(5件);
场所、尸体等特定辨认对象,或者辨认人能够准确描述物品独有特征的,陪衬物不受数量的限制。
检察院:犯罪嫌疑人、被害人(5到10人);照片(5到10张);物品(5件),照片(5张)。
4、单独辨认规则
几名辨认人对同一被辨认人或者同一物品进行辨认时,应当由每名辨认人单独进行。
5、见证人规则
辨认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有见证人在场。
6、不得暗示的规则
在辨认前,应向辨认人详细询问被辨认对象的具体特征,避免辨认人见到被辨认对象,并应当告知辨认人有意作虚假辨认应负的法律责任。
7、保密规则
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辨认人不愿意公开进行时,可以在不暴露辨认人的情况下进行,并应当为其保守秘密。
8、辨认笔录
对辨认经过和结果,应当制作辨认笔录,由侦查人员、辨认人、见证人签名。
必要时,应当对辨认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
辨认的情况,应当制作笔录,由检察人员、辨认人、见证人签字。
对辨认对象应当拍照,必要时可以对辨认过程进行录音录像。
刑诉法关于辨认的规定的法条有哪些?
依据辨认标准的不同,辨认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1、根据辨认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人身辨认、照片辨认、物品辨认、场所辨认以及尸体辨认。
2、根据辨认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一对一”辨认和混杂辨认。其中混杂辨认中又包括了对照片、物品的混杂辨认以及对嫌疑人的列队辨认。
3、根据辨认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被害人辨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辨认以及证人辨认。
4、根据辨认阶段的不同,可以分为侦查辨认和法庭辨认。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五条
公诉人、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辨认,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意见、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审判人员应当听取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
延伸阅读
结语:刑诉法对辨认的规定包括:辨认的决定权由检察长批准,辨认应有不少于2名侦查人员主持,混杂辨认规则适用于公安机关和检察院,单独辨认规则要求每名辨认人单独进行,可以有见证人在场,不得暗示被辨认对象的规则,保密规则保护辨认人的隐私,辨认笔录和录音录像记录辨认过程。根据刑诉法第一百九十五条,公诉人、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并让当事人辨认,对其他证据应当当庭宣读,并听取各方意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侦查 第四节 勘验、检查 第一百三十条 侦查人员执行勘验、检查,必须持有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侦查 第五节 搜查 第一百三十六条 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侦查人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查。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刑诉法关于辨认的规定的法条有哪些

法律分析: 《刑诉法》关于辨认的规定的法条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五条。刑事诉讼法中辨认指的是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庭审出证质证环节,公诉人或辩护人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进行辨认。当事人辨认与案件相关或者为犯罪物品的可以作为该案定...查看全文

刑诉法关于辨认的规定的法条有哪些

法律分析: 刑事诉讼法中辨认指的是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庭审出证质证环节,公诉人或辩护人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进行辨认。当事人辨认与案件相关或者为犯罪物品的可以作为该案定罪证据。当事人否认该证据的,应该有侦查人员补充新的证据。 法律...查看全文

刑诉法关于辨认的规定的法条有哪些

法律分析: 《刑诉法》关于辨认的规定的法条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五条。刑事诉讼法中辨认指的是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庭审出证质证环节,公诉人或辩护人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进行辨认。当事人辨认与案件相关或者为犯罪物品的可以作为该案定...查看全文

刑诉法关于辨认要求的程序有哪些

根据公安部《规定》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规则》的有关规定,辨认应当遵循下列程序:1、人民检察院在自侦案件侦查过程中,需要辨认犯罪嫌疑人的,应当经检察长批准。2、辨认应当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主持辨认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在辨认前,...查看全文

刑诉法中关于辨认程序的规定

辨认程序应遵循:人民检察院需批准辨认犯罪嫌疑人,由2人以上侦查人员主持辨认,辨认前详细询问特征并告知法律责任,每位辨认人单独进行辨认,可有见证人在场,不得暗示辨认人,犯罪嫌疑人不少于7人,照片不少于10张,物品不少于5件。自侦案件...查看全文

刑诉法关于辨认犯罪嫌疑人的规定

我国刑诉法对于辨认程序的要求明确规定,包括检察长批准、侦查人员主持、单独辨认和禁止暗示等。《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第二百四十七条亦有相关规定。...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关于辨认的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刑事诉讼法规定辨认笔录是证据的一种,侦查人员在查明案情进行侦查活动时,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让案件的被害人、证人、犯罪嫌疑人对与案情有关的物品、文件、尸体、场所或者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2023刑事诉讼法关于辨认的规定是什么

《刑事诉讼法》关于辨认和期间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辨认笔录作为证据之一,侦查人员可以让相关人员对案情相关物品进行辨认。法定期间以时、日、月计算,开始时和日不计入期间。节假日的最后一日不延长期限,但在押人员期间不受影响。若因无法抗...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关于辨认条文有哪些标准呢?

律师解答: 公诉人、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辨认; 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意见、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审判人员应当听取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新刑事诉讼法中辨认的规则有哪些

法律解析: 刑事诉讼法中辨认有以下规则:1. 杂辨认规则;2. 单独辨认规则;3. 见证人规则 ;4. 不得暗示的规则;5. 保密规则。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二百四十八条 为了查明案情,解决案件中...查看全文

新刑事诉讼法中辨认的规则有哪些

法律分析:刑事诉讼法中辨认有以下规则:1. 杂辨认规则;2. 单独辨认规则;3. 见证人规则 ;4. 不得暗示的规则;5. 保密规则。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四十八条...查看全文

刑诉法辨认和指认的区别有哪些

法律分析: 刑事案件中辨认是指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由被害人、证人或者犯罪嫌疑人对涉案物品、场所等进行辨别和确认。指认的主体一般为犯罪嫌疑人,对象为犯罪地点等;指认一般只有一次,而辨认可以多次进行。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查看全文

刑诉法辨认和指认的区别有哪些

法律分析: 《刑诉法》辨认和指认的区别: 1、刑事案件中辨认是指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由被害人、证人或者犯罪嫌疑人对涉案物品、场所等进行辨别和确认,而指认的主体一般为犯罪嫌疑人,对象为犯罪地点等; 2、指认一般只有一次,而辨认可以多...查看全文

刑诉法辨认和指认的区别有哪些

法律分析: 《刑诉法》辨认和指认的区别: 1、刑事案件中辨认是指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由被害人、证人或者犯罪嫌疑人对涉案物品、场所等进行辨别和确认,而指认的主体一般为犯罪嫌疑人,对象为犯罪地点等; 2、指认一般只有一次,而辨认可以多...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里关于辨认数量的规定是什么

法律解析: 混杂辨认规则 公安机关:犯罪嫌疑人(7人);犯罪嫌疑人照片(10张);物品(5件); 场所、尸体等特定辨认对象,或者辨认人能够准确描述物品独有特征的,陪衬物不受数量的限制。 检察院:犯罪嫌疑人、被害人(5到10人);照...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里关于辨认数量的规定是什么?

律师分析: 混杂辨认规则 公安机关:犯罪嫌疑人(7人);犯罪嫌疑人照片(10张);物品(5件); 场所、尸体等特定辨认对象,或者辨认人能够准确描述物品独有特征的,陪衬物不受数量的限制。 检察院:犯罪嫌疑人、被害人(5到10人);照...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里关于辨认数量的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混杂辨认规则公安机关:犯罪嫌疑人(7人);犯罪嫌疑人照片(10张);物品(5件);场所、尸体等特定辨认对象,或者辨认人能够准确描述物品独有特征的,陪衬物不受数量的限制。检察院:犯罪嫌疑人、...查看全文

新刑事诉讼法中关于辨认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新刑事诉讼法辨认的法律规定是辨认笔录同勘验、检查、侦查实验等笔录一样属于证据的一种。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侦查人员可以让被害人、犯罪嫌疑人或者证人对与犯罪有关的物品、文件、尸体、场所或者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 刑事诉讼法关于辨...查看全文

刑诉法关于刑附民规定有哪些?

律师分析: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查看全文

刑诉法关于刑附民规定有哪些

法律分析: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查看全文